-
公开(公告)号:CN11642074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10278350.3
申请日:2023-03-21
IPC分类号: A01N65/44 , A01N63/23 , A01N63/22 , A01N63/20 , A01P1/00 , A01P3/00 , A01P7/00 , A01G18/00 , A01G18/20
摘要: 一种桑黄种植用的复合生物药剂,是以黄芩、苦参、大蒜、黄连、栀子和新鲜甘蔗为发酵原料,以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进行发酵得发酵液,即为复合生物药剂,所述发酵分为两段发酵,具体是先加入嗜酸乳杆菌进行第一段发酵,发酵结束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第二段发酵。本发明通过制备复合生物药剂,在养菌和出菇管理过程中喷洒,结合基质中加入固体氧气珠,协同有效防治桑黄在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杂菌感染和病虫害等问题,从而提高了桑黄出菇成活率,出菇管理第三年成活率保持在97%以上,桑黄质地坚硬密实,且种植的桑黄中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增加,总黄酮和总三萜的含量占比为81.29%和0.71%。
-
公开(公告)号:CN116420741B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0278350.3
申请日:2023-03-21
IPC分类号: A01N65/44 , A01N63/23 , A01N63/22 , A01N63/20 , A01P1/00 , A01P3/00 , A01P7/00 , A01G18/00 , A01G18/20
摘要: 一种桑黄种植用的复合生物药剂,是以黄芩、苦参、大蒜、黄连、栀子和新鲜甘蔗为发酵原料,以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杆菌进行发酵得发酵液,即为复合生物药剂,所述发酵分为两段发酵,具体是先加入嗜酸乳杆菌进行第一段发酵,发酵结束后加入枯草芽孢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进行第二段发酵。本发明通过制备复合生物药剂,在养菌和出菇管理过程中喷洒,结合基质中加入固体氧气珠,协同有效防治桑黄在长时间的高温高湿环境下出现杂菌感染和病虫害等问题,从而提高了桑黄出菇成活率,出菇管理第三年成活率保持在97%以上,桑黄质地坚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840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455203.3
申请日:2024-04-16
摘要: 一种黑木耳菌株,所述菌株的分类名为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延农科2号,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M2024330,保藏日期为2024年2月26日。经DUS测试,本发明的黑木耳菌株延农科2号,是一个新品种,子实体出耳表现为单片,耳片为深褐色,质地中,子实体长度为51.46~62.87 mm,宽度为31.65~42.76 mm,厚度为1.34~1.92 mm,菌种从接种到采收第一潮耳需95~110天,为中晚熟品种。该黑木耳品种具有产量高、多褶、催芽齐、抗杂能力强,污染率在2%以下,耐水,高温高湿不烂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633599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409965.7
申请日:2022-11-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移动式采集菌包上黑木耳的方法,包括:通过行走机构(120)移动,利用驱动装置(60)实现抓取,利用定轨装置(50)获取转动轨迹,利用采摘装置(40)实现采摘、同时利用收集装置(30)实现收集,通过驱动装置(60)实现原位放置。该方法无需人工搬运菌包、即可实现对菌包上黑木耳的采摘,提高采摘的自动化程度,减少劳动力的消耗,提高采摘效率;同时,该方法还能有效分辨大耳与小耳,避免对小耳的过度采摘,从而增加下一茬黑木耳的产量,有效提高黑木耳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454980.6
申请日:2024-04-16
摘要: 一种黑木耳菌种延农科3号,所述菌种分类名为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延农科3号,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M2024331,保藏日期为2024年2月26日。本发明延农科3号黑木耳经DUS测试,是一个新的黑木耳品种,子实体为单片至散朵,耳片圆形;片耳浅褐色,单个耳片长度55‑65mm,宽度45‑55mm,厚度1.6‑1.9mm,属于晚熟品种,产量高、多褶、催芽齐、抗杂能力强,污染率在2%以下,耐水,高温高湿不烂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840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455203.3
申请日:2024-04-16
摘要: 一种黑木耳新菌株,所述菌株的分类名为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延农科2号,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M2024330,保藏日期为2024年2月26日。经DUS测试,本发明的黑木耳新菌株延农科2号,是一个新品种,子实体出耳表现为单片,耳片为深褐色,质地中,子实体长度为51.46~62.87 mm,宽度为31.65~42.76 mm,厚度为1.34~1.92 mm,菌种从接种到采收第一潮耳需95~110天,为中晚熟品种。该黑木耳品种具有产量高、多褶、催芽齐、抗杂能力强,污染率在2%以下,耐水,高温高湿不烂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07100B
公开(公告)日:2024-10-11
申请号:CN202410454980.6
申请日:2024-04-16
摘要: 一种黑木耳菌种延农科3号,所述菌种分类名为黑木耳(Auriculariaheimuer)延农科3号,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CCTCC),保藏地址为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八一路299号,保藏编号为CCTCCM2024331,保藏日期为2024年2月26日。本发明延农科3号黑木耳经DUS测试,是一个新的黑木耳品种,子实体为单片至散朵,耳片圆形;片耳浅褐色,单个耳片长度55‑65mm,宽度45‑55mm,厚度1.6‑1.9mm,属于晚熟品种,产量高、多褶、催芽齐、抗杂能力强,污染率在2%以下,耐水,高温高湿不烂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617059B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037387.1
申请日:2024-01-10
发明人: 王旭 , 胡志强 , 王鑫 , 杜忠伟 , 李健 , 孙元寿 , 宫国富 , 孙克香 , 徐连春 , 王冶 , 刘枫 , 宋洪花 , 金美玉 , 王婷 , 金光春 , 王艳丽 , 于海茹 , 朴姬妍
摘要: 一种提高黑木耳品质的栽培方法,是以木屑、稻糠、玉米面、石膏、氢氧化钙、缓释氢氧化钙和复合生物药剂为原料混合制成栽培料,装袋灭菌后进行接种、养菌、困菌、催芽、出耳管理和采收,所述复合生物药剂是由徐长卿、山苍子、丁香、桂皮和黄柏经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得,所述微生物菌剂为产朊假丝酵母、嗜热链霉菌和嗜酸乳杆菌组成。本发明通过在栽培料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和复合生物药剂,起到高效抗菌的同时,解决了在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受阻,菌袋流黄水的问题,以及菌丝缺氧基内自溶,烂棒、导致畸形等问题,此外,还调节了栽培料的营养架构,提高了木耳出耳一致性,有效提高黑木耳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63360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211409986.9
申请日:2022-11-11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黑木耳采摘装置,包括行走支架(10)与安装支架(20),安装支架(20)固定设置在行走支架(10)上端;行走支架(10)上设置收集组件(30),安装支架(20)一端设置采摘组件(40)、安装支架(20)另一端设置开顶组件(50),采摘组件(40)与开顶组件(50)之间的安装支架(20)上端设置驱动组件(60)。该采摘装置能有效控制采摘部件针对大耳进行采摘,不伤害耳芽、不过度采摘小耳,有效确保木耳种植的经济价值与产量,且人工投入少、效率高;同时,该采摘装置还能在采摘过程中实现木耳的开顶工作,从而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量,进一步提高木耳产量。
-
公开(公告)号:CN117617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410037387.1
申请日:2024-01-10
发明人: 王旭 , 胡志强 , 王鑫 , 杜忠伟 , 李健 , 孙元寿 , 宫国富 , 孙克香 , 徐连春 , 王冶 , 刘枫 , 宋洪花 , 金美玉 , 王婷 , 金光春 , 王艳丽 , 于海茹 , 朴姬妍
摘要: 一种提高黑木耳品质的栽培方法,是以木屑、稻糠、玉米面、石膏、氢氧化钙、缓释氢氧化钙和复合生物药剂为原料混合制成栽培料,装袋灭菌后进行接种、养菌、困菌、催芽、出耳管理和采收,所述复合生物药剂是由徐长卿、山苍子、丁香、桂皮和黄柏经微生物菌剂发酵制得,所述微生物菌剂为产朊假丝酵母、嗜热链霉菌和嗜酸乳杆菌组成。本发明通过在栽培料中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和复合生物药剂,起到高效抗菌的同时,解决了在栽培过程中菌丝生长受阻,菌袋流黄水的问题,以及菌丝缺氧基内自溶,烂棒、导致畸形等问题,此外,还调节了栽培料的营养架构,提高了木耳出耳一致性,有效提高黑木耳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