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舱边角处理方法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129815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110390598.6

    申请日:2011-11-30

    Inventor: 齐祥安 龙磊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舱边角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待处理的方舱边角的内角及外角的蒙板上涂抹第一密封材料,将包角板固定在内角及外角上;S2.在所述包角板上钻孔,将外表面蘸第二密封材料的拉铆钉放入所述孔中,并进行拉铆以及填孔操作;S3.固化所述第一密封材料及第二密封材料,对所述拉铆钉外露的部分打磨并涂抹第三密封材料,并固化;S4.喷涂底漆并固化,在底漆上刮涂填平材料,并对其进行固化以及打磨处理后,在其上喷涂中涂;S5.固化所述中涂并打磨,在其上喷涂面漆,固化所述面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方舱边角进行处理,可避免方舱边角的“鱼眼”现象,提高方舱的外观形象及质量。

    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及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7778B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0910243775.0

    申请日:2009-12-24

    Inventor: 何远 胡斌 齐祥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其具有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和中间输送平台。入口垂直升降装置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出口垂直升降装置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中间输送平台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和出口输送平台之间并包括上、下输送层。输送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下输送层的上端的多个托辊;分别设置用于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中间输送平台的上、下输送层的驱动装置,其驱动所述多个托辊同步移动,以输送放置在所述多个托辊之上的滑撬。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解决了小型客车快速输送的问题,实现了小型客车的安全检查。

    方舱边角处理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129815A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110390598.6

    申请日:2011-11-30

    Inventor: 齐祥安 龙磊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舱边角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S1.在待处理的方舱边角的内角及外角的蒙板上涂抹第一密封材料,将包角板固定在内角及外角上;S2.在所述包角板上钻孔,将外表面蘸第二密封材料的拉铆钉放入所述孔中,并进行拉铆以及填孔操作;S3.固化所述第一密封材料及第二密封材料,对所述拉铆钉外露的部分打磨并涂抹第三密封材料,并固化;S4.喷涂底漆并固化,在底漆上刮涂填平材料,并对其进行固化以及打磨处理后,在其上喷涂中涂;S5.固化所述中涂并打磨,在其上喷涂面漆,固化所述面漆。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对方舱边角进行处理,可避免方舱边角的“鱼眼”现象,提高方舱的外观形象及质量。

    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及滑撬式车辆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07778A

    公开(公告)日:2011-06-29

    申请号:CN200910243775.0

    申请日:2009-12-24

    Inventor: 何远 胡斌 齐祥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滑撬式车辆输送系统,其具有入口输送平台、出口输送平台和中间输送平台。入口垂直升降装置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输送装置设置成能够在向前和向后的水平方向输送物体;出口垂直升降装置能够在第一水平位置和第二水平位置之间垂直移动;中间输送平台设置在入口输送平台和出口输送平台之间并包括上、下输送层,上输送层位于第二水平位置并设置成能够在向前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下输送层位于第一水平位置并设置成在能够在向后的水平方向上输送物体和多个滑撬。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上述车辆输送系统的输送方法。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解决了小型客车快速输送的问题,实现了小型客车的安全检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