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混凝搅拌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676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389365.3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混凝搅拌的设计方法,通过选取合适范围内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G值及合适的桨直径及桨高相对应于当量直径的参数,依据速度梯度公式进一步计算出合适的当量直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的搅拌桨直径和高度,根据进水量及水力停留时间设计装置高度和配水槽的大小。总进水量通过进水阀门控制,装置中的水量通过止回阀控制,出水量通过蠕动泵控制,加药量经设计计算后通过加药泵控制。加药后胶体颗粒、溶解性物质经混凝、絮凝、沉淀作用后经由排泥管排出,排泥量由排泥阀控制。本方法适用的混凝沉淀装置的主体外形为圆形或方形,中间用环周挡板隔开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进行混凝过程,下段进行絮凝过程,本发明集混凝、絮凝、沉淀于一体,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管理。

    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混凝搅拌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6676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9365.3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混凝搅拌的设计方法,通过选取合适范围内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G值及合适的桨直径及桨高相对应于当量直径的参数,依据速度梯度公式进一步计算出合适的当量直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的搅拌桨直径和高度,根据进水量及水力停留时间设计装置高度和配水槽的大小。总进水量通过进水阀门控制,装置中的水量通过止回阀控制,出水量通过蠕动泵控制,加药量经设计计算后通过加药泵控制。加药后胶体颗粒、溶解性物质经混凝、絮凝、沉淀作用后经由排泥管排出,排泥量由排泥阀控制。本方法适用的混凝沉淀装置的主体外形为圆形或方形,中间用环周挡板隔开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进行混凝过程,下段进行絮凝过程,本发明集混凝、絮凝、沉淀于一体,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管理。

    一种基于碳源回收的低能耗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57349B

    公开(公告)日:2013-06-05

    申请号:CN201210012247.6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源回收的低能耗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流程包括快速混凝池、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自然复氧器、厌氧发酵反应器和气体收集器。低浓度有机污水在快速混凝池进行高效絮凝后,进入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实现固液分离,出水经自然复氧后,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同时回收的低品质碳源(厌氧污泥)进入厌氧发酵反应器,通过水解-发酵产酸-产甲烷途径,最终使污水中能源物质以挥发性脂肪酸(VFAs)或甲烷等高品质碳源形式回收。该工艺通过物化分离手段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耦合,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实现低浓度有机污水的高效处理,并对污水中有机碳源进行回收。该工艺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最大程度实现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

    一种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76055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26503.X

    申请日:2011-05-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膜污染的新方法,涉及控制膜-生物反应器中膜组件污染的技术,适用于膜-生物反应器对水和废水的处理。本发明通过在反应器内投加一定量的填料作为生物膜的载体,形成生物膜法与膜-生物反应器的双重系统,从而降低膜组件表面的污染速率;同时,优化的曝气方式可通过控制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来进一步减缓膜污染,并降低能耗。本发明方法对原有的膜-生物反应器无须进行结构上的改造,只需投加一定量的填料,而且本发明方法能进一步降低能耗,适用于各种膜组件形式的膜-生物反应器,实用性较强,适用范围广,具有运行成本低,操作管理方便等优点。本发明通过生物膜法与膜-生物反应器的高效融合,兼具有优化的曝气方式,能很好地控制膜污染,降低能耗,实现膜-生物反应器的长期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碳源回收的低能耗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557349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12247.6

    申请日:2012-0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碳源回收的低能耗污水处理工艺及装置,属于污(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该工艺流程包括快速混凝池、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出水自然复氧器、厌氧发酵反应器和气体收集器。低浓度有机污水在快速混凝池进行高效絮凝后,进入厌氧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实现固液分离,出水经自然复氧后,水质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同时回收的低品质碳源(厌氧污泥)进入厌氧发酵反应器,通过水解-发酵产酸-产甲烷途径,最终使污水中能源物质以挥发性脂肪酸(VFAs)或甲烷等高品质碳源形式回收。该工艺通过物化分离手段与厌氧生物处理工艺的耦合,在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内,实现低浓度有机污水的高效处理,并对污水中有机碳源进行回收。该工艺能够在常温条件下高效厌氧处理低浓度有机污水,最大程度实现污水处理的节能降耗。

    一种柔性平板膜在线自动物理清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331103B

    公开(公告)日:2015-06-03

    申请号:CN201310275038.5

    申请日:2013-07-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高效柔性平板膜在线自动物理清洗装置,涉及膜-生物反应器的平板膜清洗,适用于处理各类可生化降解污水的柔性平板膜膜-生物反应器的清洗。本发明由动力系统、传动系统、清洗系统、平衡系统和支撑系统五部分组成。动力系统为一切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电设备。清洗系统为开导流孔的错位刮刀。动力系统通过传动系统带动清洗系统沿平行于膜面方向移动、擦除膜面污染物。平衡系统维持清洗系统不发生水平方向的位移,且使竖直方向的移动更加平稳。支撑系统支撑整个在线自动物理清洗装置。本发明具有提高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能力、减少平板膜清洗成本、增加系统运行的稳定性的优点,同时占地面积小、运行成本低、可以流水线生产组装、大规模推广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