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66763B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310389365.3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混凝搅拌的设计方法,通过选取合适范围内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G值及合适的桨直径及桨高相对应于当量直径的参数,依据速度梯度公式进一步计算出合适的当量直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的搅拌桨直径和高度,根据进水量及水力停留时间设计装置高度和配水槽的大小。总进水量通过进水阀门控制,装置中的水量通过止回阀控制,出水量通过蠕动泵控制,加药量经设计计算后通过加药泵控制。加药后胶体颗粒、溶解性物质经混凝、絮凝、沉淀作用后经由排泥管排出,排泥量由排泥阀控制。本方法适用的混凝沉淀装置的主体外形为圆形或方形,中间用环周挡板隔开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进行混凝过程,下段进行絮凝过程,本发明集混凝、絮凝、沉淀于一体,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3466763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89365.3
申请日:2013-09-0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PC: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处理中高效混凝搅拌的设计方法,通过选取合适范围内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G值及合适的桨直径及桨高相对应于当量直径的参数,依据速度梯度公式进一步计算出合适的当量直径、混凝和絮凝两阶段的搅拌桨直径和高度,根据进水量及水力停留时间设计装置高度和配水槽的大小。总进水量通过进水阀门控制,装置中的水量通过止回阀控制,出水量通过蠕动泵控制,加药量经设计计算后通过加药泵控制。加药后胶体颗粒、溶解性物质经混凝、絮凝、沉淀作用后经由排泥管排出,排泥量由排泥阀控制。本方法适用的混凝沉淀装置的主体外形为圆形或方形,中间用环周挡板隔开分为上下两段,上段主要进行混凝过程,下段进行絮凝过程,本发明集混凝、絮凝、沉淀于一体,结构合理、紧凑、出水水质好、处理效率高、适应性强,易于操作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