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58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302870.3
申请日:2023-03-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太阳光模拟器的太阳能高温热转换器热效率测试装置及标定方法。测试装置包括:聚集太阳光能模拟器、能流密度测试系统、光热转换系统、测试和光功率校准系统。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利用标准测试能流方法获得高温热转换器未安装之前光学窗口区域能流密度分布和光功率;(2)安装高温热转换器,其光学窗口外表面对应太阳模拟器的焦斑面,完成热功率测试;(3)直接在高温热转换器表面安装校准靶,观察太阳能模拟器烧蚀校准靶位置,测量校准靶几何中心与烧蚀中心的距离,计算太阳模拟器实际投射到光学窗口的光功率。利用上述发明解决太阳能高温热转换器安装误差带来的入射功率测试误差,进而提高其热效率测试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876753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280489.5
申请日:2019-04-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B01J19/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相变储能与化学储能的太阳能高温反应器,属于太阳能高温热利用领域。石英玻璃板连接于反应器壳体的左侧开口端,并与反应器壳体构成反应腔,工质入口设置于反应器壳体的左侧,工质出口设置于反应器壳体的右侧,整体式多孔催化剂设置于反应器壳体中,相变储能器安装于反应器壳体的外侧面上,相变储能器壳体设置于相变储能器的外表面上,保温层包裹在相变储能器壳体上。本发明在光照不稳定和阴影时依然能提供反应所需的热能,保持化学反应连续进行;另外,可维持化学反应层多孔结构边缘的温度,增大反应区域的同时,降低径向温度梯度,防止应力集中而导致结构塌陷;且回收了废气中的部分热量对进气进行了预热。
-
公开(公告)号:CN104697751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25367.0
申请日:2015-03-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M11/02
Abstract: 复杂空间光学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多尺度仿真方法,涉及光学探测系统的杂散辐射领域,本发明以光辐射传播的蒙特卡罗法为基本计算原理,在多尺度空间几何结构以及能量级下进行建模,进而对光谱特性和能量级信息特征标识进行仿真计算,在计算过程中,引入尺度间耦合关系作为不同尺度下几何特征和光学特性的结合点,这些耦合关系包括区域虚拟界面光辐射特性、界面能量级分裂倍数与抽样概率模型、微结构散射等效面的双向反射分布函数,再综合运用多层次区域分解技术、多能级光线分裂技术、反向/双向蒙特卡罗法光线跟踪技术求解方法,进而实现对空间光学系统多尺度杂散辐射传输的有效仿真。它可用于光学探测系统的多尺度杂散辐射的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9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27166.1
申请日:2019-06-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二维渗流效应的微纳孔隙材料高温气体渗透率的测量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待测样品微纳孔隙材料为圆盘状,安放在上、下两个腔体之间的连通管的支座上,实验气体由气瓶提供,并经减压阀、第一真空阀和稳压罐进入加热器,被加热到实验温度后进入带保温和预热功能的上腔体内;下腔体利用真空泵抽真空到实验初始压力,上腔体内的恒压高温气体在上、下腔体的压差作用下,经过待测样品渗流进入下腔体,并导致下腔体内压力和温度逐渐升高;本发明基于渗流方程组,设计搭建了实验台,运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能够更加精确的测量微纳孔隙材料的渗透率,可应用于多种微纳孔隙材料在多种气体温度下渗透率的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102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210047939.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测量各向异性材料高低温导热物性参数的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固体材料热物性参数测试领域。解决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测量问题,最终通过反演测试方法获得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冷却系统、真空系统、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加热/冷却系统与测量系统连接,为其提供稳定的高温/低温气流;真空系统与加热/冷却系统和测量系统连接,实现通气加热前装置内部真空;测量系统用于对试件进行试件导热物性参数的测量,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复合材料、建筑保温、飞行器热防护等技术领域的设备热分析、设计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428102A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210047939.8
申请日:2022-01-1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测量各向异性材料高低温导热物性参数的装置及测试方法,属于固体材料热物性参数测试领域。解决了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导热系数测量问题,最终通过反演测试方法获得材料的热物性参数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加热/冷却系统、真空系统、测量系统和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所述加热/冷却系统与测量系统连接,为其提供稳定的高温/低温气流;真空系统与加热/冷却系统和测量系统连接,实现通气加热前装置内部真空;测量系统用于对试件进行试件导热物性参数的测量,测量系统与数据采集处理系统连接,将测量结果反馈给数据采集处理系统。本发明可应用于复合材料、建筑保温、飞行器热防护等技术领域的设备热分析、设计和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9709633B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1910169009.8
申请日:2019-03-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2B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散光抑制遮光罩,具体涉及用于星载光学系统杂散光抑制的含双层微蜂窝遮光罩。所述含双层微蜂窝遮光罩包括罩体壁、内蜂窝层、外蜂窝层、罩底固定环和罩顶固定环;所述内蜂窝层以一侧层面为粘接面粘接在罩体壁内表面;所述内蜂窝层的另一侧层面上粘接有所述外蜂窝层,并且所述内蜂窝层上的蜂窝孔与外蜂窝层上的蜂窝孔保持开口交错形式;所述内蜂窝层和外蜂窝层在遮光罩内,并且所述内蜂窝层和外蜂窝层的上下两个边沿分别与所述罩底固定环和罩顶固定环相连。所述含双层微蜂窝遮光罩能够有效阻挡视场外杂散光向光学系统内部的传播,满足星载光学系统高分辨的探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07829B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1910463343.4
申请日:2019-05-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仪同时获取材料温度及光谱方向发射率的测量方法,包括:对光谱仪进行标定,得出光谱仪特征函数中的系数;将待测样片置于样片槽内,将样片加热至T1,通过光谱仪测量待测样片表面辐射得到曲线一;微调加热片使被测样片的测量温度发生小于5K的热响应变化;重复步骤二,此时被测样片温度为T2,通过光谱仪测量样片表面光谱辐射能量曲线二;选取两个特定的波长λ1和λ2,得到以下式子:利用全局最优算法解出T1和T2,得到不同时刻被测样片的真温和相对应波长的发射率。本发明是一种仅根据两组相差很小温度下的方向光谱辐射测量曲线同时获取材料光谱方向发射率与温度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739B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10098245.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包括光学窗口、石英泡沫、多孔吸热芯组和隔热层;其中,多孔吸热芯为不同参数和材质梯级组合并通过间隙式布置的泡沫材料,气流工质从工质入口流入,经过环形通道预热,再依次通过石英泡沫和多孔吸热芯组,最后由工质出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热器容易导致热斑、流动不稳定性、热应力集中,换热不充分,整个多孔吸热芯的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吸热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提高太阳能高温光‑热转换效率的同时,可优化吸热器内部换热环境,增加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80739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98245.5
申请日:2019-01-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包括光学窗口、石英泡沫、多孔吸热芯组和隔热层;其中,多孔吸热芯为不同参数和材质梯级组合并通过间隙式布置的泡沫材料,气流工质从工质入口流入,经过环形通道预热,再依次通过石英泡沫和多孔吸热芯组,最后由工质出口排出。解决了现有技术的吸热器容易导致热斑、流动不稳定性、热应力集中,换热不充分,整个多孔吸热芯的温度差异较大,进而影响吸热器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含石英泡沫的梯级间隙式太阳能多孔吸热器,提高太阳能高温光-热转换效率的同时,可优化吸热器内部换热环境,增加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