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2110318732.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机侧变流器补偿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涉及直驱永磁风机变流器并网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弱电网情况下,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容易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机侧变流器补偿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是在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出现次同步振荡时进行的,首先,对直流母线电压扰动信号进行滤波后生成次同步振荡补偿信号,然后,将次同步振荡补偿信号反馈到机侧变流器控制系统电流环的输入端,实现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本发明考虑到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振荡对机侧变流器控制的影响,将扰动补偿项加在电流环,从而有效的抑制直驱永磁风电变流器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3067371B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318732.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机侧变流器补偿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涉及直驱永磁风机变流器并网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弱电网情况下,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容易发生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机侧变流器补偿的直驱永磁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是在直驱永磁风电机组出现次同步振荡时进行的,首先,对直流母线电压扰动信号进行滤波后生成次同步振荡补偿信号,然后,将次同步振荡补偿信号反馈到机侧变流器控制系统电流环的输入端,实现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本发明考虑到了直流母线电压的振荡对机侧变流器控制的影响,将扰动补偿项加在电流环,从而有效的抑制直驱永磁风电变流器系统的次同步振荡。
-
公开(公告)号:CN113938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2111296909.2
申请日:2021-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P21/14 , H02P21/22 , H02P9/00 , H02P101/15 , H02P103/20
Abstract: 双馈风电机组电压源电流源双模式运行切换控制方法,涉及风电机组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风电机组电流源与电压源控制模式之间切换时,功率输出上会出现功率波动的问题。双馈风电机组电压源电流源双模式运行切换控制方法,采集双馈风电机组在电压源控制模式下的d轴和q轴电流参考分量,以及双馈风电机组在电流源控制模式下的d和q轴电流参考分量;当电压源控制模式切换为电流源控制模式时,采用数值缓启动器控制方程,计算电压源切换为电流源时的d轴和q轴电流参考分量过渡值;当电流源控制模式切换为电压源控制模式时,采用数值缓启动器控制方程计算电流源切换为电压源时的d轴和q轴电流参考分量过渡值。
-
公开(公告)号:CN112838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5-25
申请号:CN202110319648.5
申请日:2021-03-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供串补电网下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抑制方法,涉及双馈风电机组并网控制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抑制双馈风电串补系统引发的次同步振荡,在电压源型双馈风电机组出现次同步振荡的条件下,在双馈风电机组串补系统中采集转子侧变流器电流实际值,对转子侧变流器电流实际值进行滤波和增益获得次同步振荡频率的扰动信号,将扰动信号补偿到双馈风电机组串补系统的电流内环输出信号中,更新电流内环的输出信号,实现风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本发明不改变系统原有基本控制特性,只是通过附加扰动信号来增大系统等效阻尼的大小,从而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7-06
申请号:CN201811435127.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弱电网下基于电压扰动补偿的并网变换器控制方法,涉及电气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提高并网变换器在弱电网下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的弱电网下基于电压扰动补偿的并网变换器控制方法,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包含电流环、锁相环和直流电压环等环节的三相并网变换器阻抗模型;结合阻抗模型中各变量的传递关系,分析并网点电压对锁相环和直流电压环输出的扰动通道,推导出扰动分量对控制器输出影响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将锁相环和直流电压环输出扰动补偿项添加到d轴和q轴电流环控制器,以实现并网电压扰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9301874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435127.0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弱电网下基于电压扰动补偿的并网变换器控制方法,涉及电气控制领域。本发明是为了提高并网变换器在弱电网下的稳定性。本发明所述的弱电网下基于电压扰动补偿的并网变换器控制方法,首先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包含电流环、锁相环和直流电压环等环节的三相并网变换器阻抗模型;结合阻抗模型中各变量的传递关系,分析并网点电压对锁相环和直流电压环输出的扰动通道,推导出扰动分量对控制器输出影响的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将锁相环和直流电压环输出扰动补偿项添加到d轴和q轴电流环控制器,以实现并网电压扰动补偿。
-
公开(公告)号:CN106992548A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710364496.4
申请日:2017-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J3/38
Abstract: 一种提高并网变换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并网变换器锁相环与复杂的电网运行条件相互耦合,从而造成系统不稳定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提高并网变换器稳定性的控制方法,对锁相环引起的误差给变换器系统电流控制带来的影响项进行前馈消去,获得前馈项;在变换器系统中加入滤波器,对前馈项进行滤波,获得改进前馈项;利用改进前馈项和变换器系统q轴小信号电压值获得实际前馈项;在电流环PI输出项加入实际前馈项,进行补偿,使得变换器获得稳定输出,完成对逆变器侧电路的开关控制。本发明适用于对并网变换器进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728B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310325749.9
申请日:2013-07-3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P2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30
Abstract: 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电流传感器故障判断方法,属于电气控制领域。为了解决双馈风电系统的定转子电流传感器发生故障后影响整个系统的可靠性的问题。本方法是在双馈风力发电机的电压方程和磁链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定转子电流状态方程,根据自适应调节律建立了定转子电流模型观测器;通过比较定转子电流模型观测器的电流各相观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判断感器的故障。并根据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流各相观测值与静止两相坐标系下的电流各相观测值比较获得故障具体来源。它用于判断双馈风力发电机定转子电流传感器的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03001521B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10579045.X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7/493
Abstract: 基于零序电流无差拍控制的多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抑制方法,属于变流器并联系统的控制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多变流器并联系统中,多个变流器给定电流不同及交流侧滤波电感不同时,环流抑制动态响应慢的问题。它提出了一种虚拟模块的概念,即在处理N个变流器并联的系统的环流时,将其中N-1个并联的变流器视为一个虚拟模块,并在离散的零序电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涉及多个变流器SVPWM中零矢量及非零矢量占空比,和交流侧滤波电感的零序电流无差拍控制,具有较高的动态响应速度,不考虑直流母线电压容量,系统零序电流将在下个采样周期前达到给定值0。本发明适用于对多变流器并联系统的环流抑制。
-
公开(公告)号:CN103973151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242168.3
申请日:2014-06-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2M7/5387
Abstract: 电感不平衡条件下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方法,本发明属于电气控制领域。为了解决在三相PWM并网逆变器交流侧电感不平衡时无法实现对dq轴有效解耦的问题。包括:获得电网三相电压信号和逆变器交流侧三相电流信号;将获得的信号分别经Clark变换和Park变换获得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电网电压信号和交流侧电流信号;根据逆变器在三相静止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且逆变器交流侧三相电感不平衡时,建立逆变器在两相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和获得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信号,建立同步旋转坐标系的电流环控制器,实现在电感不平衡时对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的解耦控制。它用于对电感不平衡的三相PWM并网逆变器的进行解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