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842278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471113.3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一种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体系包括横梁、立柱和连接节点,横梁和立柱通过连接节点连接形成单个矩形模块单元,多个矩形模块单元交错堆叠形成多层矩形主体结构;连接节点包括垂直插接的两个连接件,连接件具有至少一C形插接块和至少一C形插接筒,C形插接块可插接于C形插接筒内形成一容纳空间;两个连接件插接时,两个连接件的C形插接筒之间形成缓冲间隙。本发明为了更好的传递立柱的弯矩,将插接块设计为C形,通过C形插接筒,可使得两个连接件的插接结构与立柱的截面完全相对应,从而能达到受拉和受弯与被连接的立柱达到等强,进一步提高模块化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的安全性。

    交错堆叠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1851706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802474.1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错堆叠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连接节点包括结构相同且能够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板、固定于连接板一侧面上的插接块和插接筒,以及固定于插接筒相邻两侧壁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锚固型钢;插接块和插接筒的横截面呈均C形;第一连接件的插接块插接于第二连接件的插接筒后形成第一注浆空间,第二连接件的插接块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接筒后形成第二注浆空间;第一连接件的插接筒和第二连接件的插接筒之间形成缓冲空间;第一锚固型钢用于与模块梁锚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节点,采用C形的插接块和插接筒,能更好地传递模块柱的弯矩,提高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793164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310404546.2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上模块柱、上模块梁、下模块柱和下模块梁,上模块柱和下模块柱的内壁均焊接有内隔板;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内筒;灌浆料。内隔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传递模块梁上下翼缘的拉压力,避免柱壁撕裂,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筒受拉被拔出。内筒在绕柱轴线扭矩作用下的抗扭能力强,另一方面由于其与灌浆料接触面积大,能提供更高的抗拉和抗弯承载力。因此,根据模块化结构实际工作可能的受力形式,设计的该节点能达到构造简单、传力合理与连接可靠的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无需制造单独的外筒,通过设计合理的灌浆路径,达到施工快捷方便,不影响模块在工厂实现全部装修,模块的组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交错堆叠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

    公开(公告)号:CN222649004U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421428349.0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交错堆叠混凝土模块结构体系及其连接节点,连接节点包括结构相同且能够相互插接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包括连接板、间隔地固定于连接板一侧面上的插接块和插接筒,以及固定于插接筒相邻两侧壁的外壁面上的第一锚固型钢;插接块和插接筒的横截面呈均C形;第一连接件的插接块插接于第二连接件的插接筒后形成第一注浆空间,第二连接件的插接块插接于第一连接件的插接筒后形成第二注浆空间;第一连接件的插接筒和第二连接件的插接筒之间形成缓冲空间;第一锚固型钢用于与模块梁锚固。本申请提供的连接节点,采用C形的插接块和插接筒,能更好地传递模块柱的弯矩,提高抗震性能和安全性。

    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体系

    公开(公告)号:CN222183692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818848.4

    申请日:2024-04-18

    Abstract: 一种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体系主要由多个矩形模块单元交错堆叠形成多层矩形主体结构,矩形模块单元包括横梁、立柱和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接板、连接在连接板的一C形插接块和一C形插接筒,C形插接块可插接于C形插接筒;立柱两端分别与连接件的连接板焊接,横梁两端分别与连接件的C形插接筒焊接,上下相邻两个矩形模块单元的连接件插接后形成注浆空间,通过注浆将两个矩形模块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为了更好的传递立柱的弯矩,将插接块设计为C形,通过C形插接筒,可使得两个连接件的插接结构与立柱的截面完全相对应,从而能达到受拉和受弯与被连接的立柱达到等强,进一步提高模块化结构的抗震性能,从而提高交错堆叠模块化结构的安全性。

    一种模块化抗震减振立体化车库

    公开(公告)号:CN217872055U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20935716.0

    申请日:2022-04-21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模块化抗震减振立体化车库,包括:第一柱、第二柱以及第一耗能板其中,第一耗能板设置有第一缺口,以使得第一柱与第二柱产生相对位移时使第一耗能板由第一缺口所处的部位进行形变。本申请中的方案能够降低第一柱与第二柱的相对变形,最终提升立体车库整体的安全性能。并且,由于第一耗能板通过单边螺栓连接还能连接固定第一柱以及第二柱,从而降低了采用其他部件固定第一柱以及第二柱的装配难度。此外,模块组装为车库时,模块与模块间的水平连接采用梁通过销轴连接,在模块间形成空间以安装升降电梯,该连接方便现场施工组装,受力明确,便于设计分析,也便于模块化抗震减振立体化车库的快速组装与拆卸。

    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377509U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20926643.3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一种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包括:上模块柱、上模块梁、下模块柱和下模块梁,上模块柱和下模块柱的内壁均焊接有内隔板;连接件,包括连接板和内筒;灌浆料。内隔板的设置,一方面可以传递模块梁上下翼缘的拉压力,避免柱壁撕裂,另一方面能防止内筒受拉被拔出。内筒在绕柱轴线扭矩作用下的抗扭能力强,另一方面由于其与灌浆料接触面积大,能提供更高的抗拉和抗弯承载力。因此,根据模块化结构实际工作可能的受力形式,设计的该节点能达到构造简单、传力合理与连接可靠的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模块化钢结构连接节点,无需制造单独的外筒,通过设计合理的灌浆路径,达到施工快捷方便,不影响模块在工厂实现全部装修,模块的组装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