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4742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770041.8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2 , G21C7/12 , G21D9/00 , G21C15/243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核供热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干井与移动式换热器的核供热堆、供热系统;该基于干井与移动式换热器的核供热堆包括: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地基内设有反应堆,反应堆上设有安全阀,且在反应堆内设有支撑组件;堆芯,设于支撑组件上,且在堆芯的顶部设有干井,干井内设有控制棒;热升管,设于反应堆内,且围绕干井设置,热升管内设有移动式换热器;气区换热器,设于反应堆的顶部;换热器驱动机构,设于干井内,换热器驱动机构与移动式换热器通过管路调节器连接。该基于干井与移动式换热器的核供热堆采用全自然循环,省去主泵、简化结构,提高了固有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64162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762943.7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243 , G21C13/00 , G21D9/00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闪蒸驱动的自然循环式核供热反应堆,属于核反应堆领域。解决闪蒸现象导致的大幅度振荡以及反应堆结构复杂排放余热需要动力的问题。它包括反应堆容器、堆芯、支撑座、控制棒及其驱动机构、热升隔板、扰流组件、液区换热器、气区换热器和非能动气冷余热排出系统,堆芯通过支撑座连接在反应堆容器的内部底壁上,热升隔板将反应堆容器内分隔成热升隔板内的上升通道以及热升隔板与反应堆容器壁面之间的下降通道,反应堆容器内部上方设置气区换热器,非能动气冷余热排出系统与反应堆容器的侧壁相连用于停止堆芯后带出堆芯衰变热,反应堆容器内容置冷却液,扰流组件用于将热升隔板内分成多个流道。它主要用于反应堆的散热。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8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8321.5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催化元件、氢气复合器以及氢气复合器的工作方法,属于核能工业部门的氢气安全技术领域。该催化元件呈水滴形,催化元件的三维流线型实体结构能由二维流线以中轴线为轴旋转360°得到,催化元件的底部的面积大于顶部的面积。该催化元件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消氢性能并减小流动阻力,进而提高氢气复合器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779197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62942.2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5/243 , G21C13/00 , G21C15/18 , G21D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带有干井的可调节功率的核供热反应堆,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核供热反应堆功率受限的问题。它包括反应堆容器、堆芯、干井、控制棒、热升隔板、扰流组件和可调节功率换热系统,所述堆芯和干井设置在反应堆容器内部,所述干井内为常压且无冷却剂,多个控制棒设置在干井内并插入堆芯中,所述干井外侧设置有热升隔板,通过热升隔板隔离出冷却剂的上升通道和下降通道,冷却剂在上升通道内发生闪蒸,每个分流道内均设置有扰流组件,所述可调节功率换热系统包括总线和若干子换热系统,所述总线设置在干井中,每个分流道中均一个子换热系统,所述子换热系统与总线相连。它主要用于核供热反应堆。
-
公开(公告)号:CN11929682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408320.0
申请日:2024-10-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采用水滴形催化元件的氢气复合器及其工作方法,属于核能工业部门的氢气安全技术领域。该采用水滴形催化元件的氢气复合器包括催化通道和催化元件层,催化通道依次设有入口、高速催化段、烟囱段和出口,催化元件层设置于高速催化段,催化元件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催化元件,催化元件呈水滴形。该采用水滴形催化元件的氢气复合器能够有效提高氢气复合器整体的消氢性能以及消氢效率,并减小装置内部的流动阻力,更好的维持自然循环流动的建立,进而提高氢气复合器的综合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165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770032.9
申请日:2023-06-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21C13/02 , G21C7/12 , G21D9/00 , G21C15/243 ,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循环式核供热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干井与热升管的自然循环式核供热堆、供热系统;该带有干井与热升管的自然循环式核供热堆,包括:混凝土地基,混凝土地基内设有反应堆容器,反应堆容器上设有安全阀,且在反应堆容器内设有支撑组件;堆芯组件,设于支撑组件上,且在堆芯组件上设有干井,干井内设有控制棒驱动机构;热升管,设于反应堆容器内,且设于堆芯组件上,热升管内设有液区换热器和扰流组件;气区换热器,设于反应堆容器的顶部。该带有干井与热升管的自然循环式核供热堆采用全自然循环,省去主泵、简化结构,提高了固有安全性。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