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91907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091070.1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点低压喷射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及燃烧组织方法,包括气缸套、气缸盖、活塞、燃油箱、液氨储存罐、高压共轨管、液氨共轨管,气缸套、气缸盖和活塞形成燃烧室,气缸盖上设置主喷油器、副喷油器、进气阀、排气阀,燃烧室通过进气阀连接进气道,燃烧室通过排气阀连接排气道,进气道里安装液氨喷射阀,燃油箱通过低压供油泵、第一泄压阀、高压油泵连接高压共轨管,高压共轨管分别连接主喷油器和副喷油器,液氨储存罐通过减压阀、流量计连接液氨共轨管,液氨共轨管连接液氨喷射阀。本发明组织混合气形成合理的活性浓度梯度分层,保证各负荷工况下双燃料发动机的可靠着火与稳定燃烧,从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91071.6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气液两相流耦合的柴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包括气缸套、气缸盖、活塞,所述气缸套、气缸盖和活塞形成燃烧室,气缸盖上设置主喷油器、副喷油器、液氨喷射阀、进气门、排气门,燃烧室通过进气门连接进气道,燃烧室通过排气门连接排气道,主喷油器垂直安装在气缸盖内,副喷油器倾斜安装在气缸盖内靠近排气道的一侧。本发明根据发动机不同运行工况,灵活调节燃油与液氨的喷射正时、喷射压力、喷射规律和喷射量,优化缸内燃料的空间分布状态,实现缸内混合气反应活性和浓度梯度耦合分层,实现各负荷下双燃料发动机的稳定着火与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1907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91070.1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多点低压喷射氨、柴油双燃料发动机及燃烧组织方法,包括气缸套、气缸盖、活塞、燃油箱、液氨储存罐、高压共轨管、液氨共轨管,气缸套、气缸盖和活塞形成燃烧室,气缸盖上设置主喷油器、副喷油器、进气阀、排气阀,燃烧室通过进气阀连接进气道,燃烧室通过排气阀连接排气道,进气道里安装液氨喷射阀,燃油箱通过低压供油泵、第一泄压阀、高压油泵连接高压共轨管,高压共轨管分别连接主喷油器和副喷油器,液氨储存罐通过减压阀、流量计连接液氨共轨管,液氨共轨管连接液氨喷射阀。本发明组织混合气形成合理的活性浓度梯度分层,保证各负荷工况下双燃料发动机的可靠着火与稳定燃烧,从而提高双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能和排放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949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608841.1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缸压反馈的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燃烧闭环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信号采集系统、燃烧特征参数识别系统和电子控制系统ECS。本发明基于CA50和IMEP双燃烧特征参数为基础的燃烧闭环控制策略,即保证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的动力性需求,又改善了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的燃烧合理性。本发明并行式采集和集成式放大的信号处理手段,使发明通过较低成本高效、准确的识别缸内压力变动情况,实现高转速下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的动态控制,显著提高低碳/零碳燃料发动机在稀燃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
公开(公告)号:CN116044584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0091071.6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气液两相流耦合的柴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包括气缸套、气缸盖、活塞,所述气缸套、气缸盖和活塞形成燃烧室,气缸盖上设置主喷油器、副喷油器、液氨喷射阀、进气门、排气门,燃烧室通过进气门连接进气道,燃烧室通过排气门连接排气道,主喷油器垂直安装在气缸盖内,副喷油器倾斜安装在气缸盖内靠近排气道的一侧。本发明根据发动机不同运行工况,灵活调节燃油与液氨的喷射正时、喷射压力、喷射规律和喷射量,优化缸内燃料的空间分布状态,实现缸内混合气反应活性和浓度梯度耦合分层,实现各负荷下双燃料发动机的稳定着火与燃烧,从而提高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46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091069.9
申请日:2023-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采用废气回流捕气活性重整的柴油、氨双燃料发动机燃烧系统及燃烧方法,包括进气道、进气门、液氨喷射阀、主喷油器、副喷油器、排气门、排气道、滚流燃烧室、凸顶活塞、气缸套和气缸盖等。本发明通过设计双峰型线排气凸轮,在进气冲程后期二次开启排气门,实现废气回流活性重整,起到强化燃烧的效果;通过优化进气系统、燃料喷射系统和燃烧室结构匹配设计,合理组织双燃料喷射射流与进气滚流、回流废气的耦合流动过程,控制缸内可燃混合气与回流废气分层分布,达到改善双燃料发动机燃烧效率和排放性能,从而实现在全工况范围内高效清洁运行的目的。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