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纯凝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9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98561.6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纯凝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火电机组冷端的余热不能被充分利用,循环用水量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它包括高中压缸、低背压低压缸和低真空高背压低压缸首尾依次通过管道相连,低背压低压缸的排放端通过管道与常规凝汽器连接,低真空高背压低压缸的排放端通过管道与低真空凝汽器连接,常规凝汽器与第一循环管道入水管和第一循环管道出水管连接,低真空凝汽器的进水管口通过联管与第二循环管道入水管和热网回水管连接,低真空凝汽器的出水管口通过联管与第二循环管道出水管和热网给水管连接。本发明用于发电和供热系统领域。

    一种侧向排汽凝汽器用管束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1593537U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22657132.9

    申请日:2023-09-28

    Abstract: 一种侧向排汽凝汽器用管束结构,涉及凝汽器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的侧向排汽凝汽器中的管束结构无法保证介质的流通以及良好的空气排出效果,导致抽空气效果较差,从而导致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采用两个凝结管束的输出端通过抽空气管道连接,且每个凝结管束的输出端与抽空气管道端部的连接处设有挡板,在空冷区处上方设置了挡板,该挡板可以充分阻挡蒸汽,从而改善抽空气效果;并且抽空气管道与凝结管束的输出端相连,即抽空气管道与空冷区上方的空气出口相连,畅通无阻;此种结构可以减小抽出空气的阻力,更完全地抽出空气,保证了介质的流通以及良好的空气排出效果。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凝汽器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平衡排汽装置水位的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163882U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822242819.5

    申请日:2018-12-28

    Abstract: 一种用于平衡排汽装置水位的系统,涉及一种水位平衡系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汽轮机两个排汽装置背压不同,导致水位存在差异,对高压侧排汽装置造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两个压差形成器分别设置在低压侧排汽装置热井内和高压侧排汽装置热井内;所述两个压差形成器分别用于采集低压侧排汽装置的压力信号和高压侧排汽装置的压力信号;两个压差形成器的压差信号输出端分别连接一号压差变送器的信号输入端和二号压差变送器的信号输入端;低压侧排汽装置热井和高压侧排汽装置热井之间通过管道连接,电动水泵设置在所述管道上,电动水泵与低压侧排汽装置热井之间的距离和与高压侧排汽装置热井之间的距离相等。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水位平衡系统使用。

    一种发夹式换热器尾部防振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853227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682148.5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一种发夹式换热器尾部防振结构,它涉及一种防振结构。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夹式换热器在工作时,在换热介质的流动下会引起换热管振动,进而影响整个换热器使用寿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防振板和第二防振板按照相互交替的方式布置在尾部U形弯管内,换热管穿设在第一防振板和第二防振板上。通过内形固定板、外U形固定板、第一拉筋和第二拉筋将第一防振板和第二防振板牢固地固定在尾部U形弯管内,且最后一张第一防振板与换热器折流板不进行连接,起到换热器尾部防振的作用,同时满足管束和防振结构的受热膨胀问题,延长防振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防振技术领域。

    一种用于单支撑轴向排汽轮机的刚性连接凝汽器

    公开(公告)号:CN210509308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388178.2

    申请日:2019-08-23

    Abstract: 一种用于单支撑轴向排汽轮机的刚性连接凝汽器,涉及表面式凝汽器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凝汽器无法满足单支撑轴向排汽汽轮机的配置要求的问题。所述凝汽器包括壳体、热井、排汽过渡壳体、膨胀节、进出口水室和折返水室,所述凝汽器还包括排汽加长段、排汽加长段支撑座、两个固定爪、两个锚固板、四个滑动支撑座和一个固定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兼顾凝汽器形成真空的功能和汽轮机组滑销系统的功能,并承担一部分汽轮机载荷(如自重、推力、叶片飞射不平衡力等),保障汽轮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一种带有四流程的凝汽器

    公开(公告)号:CN209214394U

    公开(公告)日:2019-08-06

    申请号:CN201822122731.X

    申请日:2018-12-17

    Abstract: 一种带有四流程的凝汽器,它涉及表面式凝汽器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单壳体凝汽器存在难以保证冷却水流量少时凝汽器换热管内水速,且凝汽器长度不能满足电站厂房的布置要求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前水室和第二前水室沿竖直方向并列设置在壳体的一侧管板上,第二前水室的下部设有冷却水入口,第二前水室的上部设有冷却水出口,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之间的第二前水室内部设有水室隔板,所述水室隔板将第二前水室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第一后水室和第二后水室沿水平方向并排设置在壳体的另一侧管板上,壳体的内部设有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形成四个独立的管束区域。本实用新型用于保证冷却水流量少时凝汽器换热管内水速。

    一种用于轴排凝汽器的热井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2528368U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21353490.9

    申请日:2024-06-13

    Abstract: 一种用于轴排凝汽器的热井结构,属于凝汽器领域。为了解决现阶段的凝汽器与热井采用一体式结构,在凝汽器使用需求增加的情况下,无法通过调换或者调节高度来适应凝汽器的使用需求,使得凝汽器的使用受到局限。本实用新型包括凝汽器承载台、热井本体和若干根支撑柱,若干根所述的支撑柱分为两列且并排布置,凝汽器承载台安装在两列支撑柱的顶部且用于凝汽器的支撑;所述的热井本体固装在凝汽器承载台的底部并悬空,凝汽器承载台的底部开有疏水孔来实现凝汽器内部及热井本体内部的连通。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稳定凝汽器的出水温度及保证凝结水的除氧效果。

    一种用于纯凝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053646U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821938497.1

    申请日:2018-1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纯凝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背压低真空供热系统,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火电机组冷端的余热不能被充分利用,循环用水量大,经济效益低的问题,它包括高中压缸、低背压低压缸和低真空高背压低压缸首尾依次通过管道相连,低背压低压缸的排放端通过管道与常规凝汽器连接,低真空高背压低压缸的排放端通过管道与低真空凝汽器连接,常规凝汽器与第一循环管道入水管和第一循环管道出水管连接,低真空凝汽器的进水管口通过联管与第二循环管道入水管和热网回水管连接,低真空凝汽器的出水管口通过联管与第二循环管道出水管和热网给水管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发电和供热系统领域。

    一种错流换热器介质进出口消音板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20853270U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322682093.8

    申请日:2023-10-07

    Abstract: 一种错流换热器介质进出口消音板结构,它涉及换热器介质进出口消音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错流换热器存在壳体内空间受限,进出口消音板缺少支撑,导致噪音污染没有合适的消音板布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多个支撑板沿错流换热器的管束长度方向由前至后依次均匀布置,支撑板上、下端分别加工有可与消音板匹配的插槽,两个消音板分别布置在壳体进口与对应的支撑板之间和壳体出口与对应的支撑板之间,消音板与支撑板垂直设置,消音板一端插入支撑板的插槽中,每个消音板的前后两侧分别沿其长度方向由左至右依次均匀固定连接有多组肋板。本实用新型用于减轻换热器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噪音污染,使换热器结构更加合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