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7274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44685.X
申请日:2023-09-25
Inventor: 姜晨醒 , 赵国锋 , 曾德鹏 , 张恒诚 , 倪世威 , 王曦 , 徐含章 , 陈宇璇 , 曹海峰 , 李昱堃 , 孙兆澎 , 阳莲 , 赖华春 , 赖虹羽 , 赵璐 , 周美琴
IPC: G06F30/23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的多物理场耦合振动仿真方法,其包括步骤:基于电磁场获取电机在运行过程中的热源损耗;结合材料导热系数,获取电机中的导热边界条件;根据电机的内部与外部的流体流动状态以及温度条件,获取电机的对流边界条件;基于以上条件获取稳态温度场;将稳态温度场反馈至电磁场,获取定子磁密、绕组磁密、永磁体变化以及气隙磁密,完成磁热双向耦合;将经过磁热双向耦合后的温度场带入应力场,结合材料刚度参数,获取电机的热应力形变;根据形变对电磁场重构,最终获取校正后的电磁激励力。借助此种多物理场耦合振动仿真方法,能够精准判断电机在负载工况下的温度场以及振动形变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785242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667360.2
申请日:2023-12-06
IPC: G06F30/28 , G06F30/15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桨轴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螺旋桨在初始化的流场中的第一非定常水动力及轴系的结构场的质量阵、刚度阵和阻尼阵;根据第一非定常水动力及结构场的质量阵、刚度阵和阻尼阵,构建桨轴系统动力学方程,对桨轴系统动力学方程进行迭代求解,得到求解结果收敛后的第一螺旋桨运动轨迹;分别对螺旋桨进行自转模拟和公转模拟,以实现螺旋桨的运动轨迹更新,得到更新后的第二螺旋桨运动轨迹;确定第二螺旋桨运动轨迹对应的第二非定常水动力,若第二非定常水动力未收敛,则将第二非定常水动力作为新的第一非定常水动力,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得到收敛后的第二非定常水动力,以实现桨轴系统动力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7614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667963.2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分体式电机端盖,其包括内部端盖和外部端盖。内部端盖用于耦接电机的转子,外部端盖连接内部端盖,并用于耦接电机的定子,其中,外部端盖和内部端盖的材料不同,内部端盖的材质包括阻尼合金材料。借此设置,相较于传统的一体式端盖而言,可有效规避电机振动激励带来的端盖共振,可以有效减弱从电机转子端向定子机壳传递的机械振动激励。
-
公开(公告)号:CN11731346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4166.3
申请日:2023-09-25
IPC: G06F30/23 , G06F17/10 , G06F17/16 , G06F119/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永磁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永磁电机的电磁振动分析方法及系统。具体包括步骤:基于分离变量法和保角映射法计算永磁电机的空载工况下定子开槽时的气隙磁密;基于保角映射法计算电枢反应气隙磁密;将上述二者进行线性叠加以得到负载工况下气隙总磁密;基于Maxwell应力张量法计算电磁激振力,基于矩阵计算公式计算齿槽转矩和电磁转矩;建立永磁电机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将上述参数加载于三维结构有限元模型中,以进行瞬态分析求解振动响应。不仅具有计算精度高、计算速度快、理论机理明确等特点,还可以适用于不同安装状态和不同运行工况下的电磁振动分析,为振动预测和减振降噪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772326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67376.3
申请日:2023-12-06
IPC: G01M10/00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桨‑轴系统实验平台,包括循环水洞、非均匀来流发生装置、桨‑轴耦合单元、测量单元和不平衡激励结构:所述非均匀来流发生装置和所述循环水洞的试验段连接,用于在所述试验段内产生非均匀来流;所述桨‑轴耦合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螺旋桨、推进轴系和驱动元件,所述螺旋桨设置于所述循环水洞的试验段内;所述测量单元用于测量所述推进轴系的动力学响应数据,所述不平衡激励结构用于动态模拟所述推进轴系的不平衡激励。
-
公开(公告)号:CN11762240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675734.5
申请日:2023-12-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螺旋桨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多因素的螺旋桨性能试验装置及推进轴系扭振特性的模拟方法,该螺旋桨性能试验装置包括电机、驱动轴、转盘结构、多个螺旋桨叶和多个伸缩桨叶,驱动轴连接于电机,转盘结构连接于驱动轴,多个螺旋桨叶间隔地安装在转盘结构上,各螺旋桨叶上设置有安装槽,多个伸缩桨叶设置在安装槽内,伸缩桨叶可相对于螺旋桨叶进行伸缩。借此设置,可以方便试验在考虑螺旋桨叶的叶片宽度、叶片角度以及推进轴系扭振等因素下对螺旋桨水动力性能的影响,提高船舶航行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84464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325065.1
申请日:2025-03-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F16L55/033 , F17D5/00 , G10K11/172 , G06F30/20 , G06F30/17 , G01H13/00 , G06F119/14 , G06F119/10 , G06F30/2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解耦管路系统旁支管道流声共振的结构及方法,在主管路的管壁连接有一段支管,形成三通管结构,多条旁支管路一端连通至支管,另一端各自延伸,末端封闭的管路系统中,由主管路和支管连接处的漩涡脱落主导产生压力脉动频率,若在旁支管路的声腔模态频率,与压力脉动频率出现耦合,导致流声共振时,通过增设连通管路,使连通管路连通两条旁支管路,来改变旁支管路的声腔模态频率,使其声腔模态频率远离压力脉动频率,进行解耦。使得本发明能够实现对管路系统的消声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112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210818729.4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轴系扭振与缸压耦合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预测方法,建立考虑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与缸内压力耦合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求取耦合后的缸压曲线;通过考虑耦合后的缸内压力曲线求取引起整机振动的相关激励;将该耦合激励带入至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整机震动预测仿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内燃机轴系扭振与机体表面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使得内燃机机体表面振动的预测响应计算更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099112A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210818729.4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17/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轴系扭振与缸压耦合的内燃机表面振动预测方法,建立考虑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与缸内压力耦合模型,并通过该模型求取耦合后的缸压曲线;通过考虑耦合后的缸内压力曲线求取引起整机振动的相关激励;将该耦合激励带入至有限元模型中进行整机震动预测仿真。本发明充分考虑了内燃机轴系扭振与机体表面振动之间的耦合关系,使得内燃机机体表面振动的预测响应计算更为精确。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43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818747.2
申请日:2022-07-1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喷油提前角耦合作用的内燃机轴系扭振计算方法,将内燃机轴系扭转振动模型与喷油提前角调控进行耦合,并用轴系瞬时扭转振动信号对每周期喷油提前角进行实时修正。本发明将轴系瞬时扭转振动信号作为耦合系统的反馈信号实现了闭环控制,能够得到喷油提前角和内燃机轴系扭振的动态平衡,实现轴系系统的平稳运转,并可以作为轴系扭转振动抑制的有效优化手段。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