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1637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2292.3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山东建筑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 G06F119/02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围岩变形主动控制的深埋隧道初期支护设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初期支护设计方法只是与锚杆或支护单纯结合的问题,具有基于围岩变形、结合锚杆和支护对隧道初期支护进行设计、使得隧道初期支护结构设计准确度较高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确定围岩变形控制值;确定初期支护结构初始预设计参数,根据初期支护结构初始预设计参数确定锚固承载层等效支护力、支护承载层的支护反力;根据锚固承载层等效支护力、支护承载层的支护反力建立围岩‑支护相互作用力学计算模型,对隧道洞周围岩变形进行全过程求解,得到隧道洞周围岩最终变形值;根据确定的围岩变形控制值,判断围岩变形是否满足控制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1916477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1470511.X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研究隧道掌子面‑超前‑喷锚支护协同作用机理的模型试验装置及方法,模型试验系统主要由模型试验装置、模拟开挖装置以及监测系统组成,并给出了对应的试验步骤;在模型试验箱内填充有围岩相似材料,在围岩相似材料内预埋有土压力采集传感器、初期支护结构、掌子面支护结构、超前支护结构,锚固层在模型试验箱外设置有摄像装置、光源,所述的受力检测传感器、土压力采集传感器、摄像装置和计算机相连。
-
公开(公告)号:CN1190470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211574.3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考虑掌子面锚杆加固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计算方法及系统,涉及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基于等效体积原则,建立掌子面挤出变形与掌子面前方围岩收敛变形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基于现有隧道纵向变形曲线典型计算公式,建立以掌子面挤出变形表征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计算模型;计算掌子面挤出变形值、掌子面开挖扰动范围值、掌子面支护力,结合以掌子面挤出变形表征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计算模型,得到纵向变形曲线。本发明考虑了掌子面稳定性对隧道纵向变形曲线的影响作用,将掌子面稳定性用掌子面挤出变形进行表征,建立了以掌子面挤出变形表征的隧道纵向变形曲线计算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475528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3015.3
申请日:2024-11-08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超前支护作用效应的隧道预应力锚固层设计方法,首先构建预应力锚固层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其次采用Mohr‑Coulomb强度理论,推导极限平衡状态下预应力锚固层抗压强度计算方法,提出考虑超前支护荷载折减机制的围岩松动压力修正计算方法,最终形成隧道基于围岩松动压力的预应力锚固层支护设计方法,为隧道锚喷支护的精确设计提供了计算依据;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预应力锚固层荷载‑结构计算模型;S2、推导极限平衡状态下预应力锚固层抗压强度计算方法;S3、提出考虑超前支护荷载折减机制的围岩松动压力修正计算方法;S4、基于修正荷载计算方法,采用荷载‑结构模型,对预应力锚固层的设计参数进行计算。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952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08289.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时间效应的TBM隧道初期支护受力计算方法;TBM施工过程中,受围岩释放和支护材料性能变化影响,其各个时间阶段的受力状态是不同的,TBM施工过程受力分析应探明各个时间阶段初期支护受到的围岩压力和初期支护材料性能。首先,提出考虑时间效应的围岩压力修正系数,根据围岩压力释放规律建立围岩压力修正系数计算方法,形成考虑时间效应的围岩压力计算法方法。随后考虑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初期支护抗弯刚度计算方法。最后综合围岩荷载计算方法和初期支护刚度计算方法建立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分析初期支护各时间段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516895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210808289.4
申请日:2022-07-11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时间效应的TBM隧道初期支护受力计算方法;TBM施工过程中,受围岩释放和支护材料性能变化影响,其各个时间阶段的受力状态是不同的,TBM施工过程受力分析应探明各个时间阶段初期支护受到的围岩压力和初期支护材料性能。首先,提出考虑时间效应的围岩压力修正系数,根据围岩压力释放规律建立围岩压力修正系数计算方法,形成考虑时间效应的围岩压力计算法方法。随后考虑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力学性能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建立初期支护抗弯刚度计算方法。最后综合围岩荷载计算方法和初期支护刚度计算方法建立荷载结构计算模型,分析初期支护各时间段受力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15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804079.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地下空间侧向明挖对称扩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基坑及其外围第一设定范围内区域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施工基坑外围的围护桩;基坑开挖前,对既有结构顶部两侧第二设定范围内的覆土进行放坡开挖卸土;对既有结构两侧的基坑进行同步对称开挖;基坑开挖后,在两侧的基坑内同步施工扩建结构;对扩建结构和既有结构之间进行侧墙接驳施工,接驳施工完成后,对扩建结构和既有结构的接驳位置处进行防水施工;对扩建结构和既有结构进行同步的回填施工,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明挖扩建施工所面临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2815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804079.9
申请日:2023-12-25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建筑大学工程鉴定加固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既有地下空间侧向明挖对称扩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基坑及其外围第一设定范围内区域的土体进行注浆加固;施工基坑外围的围护桩;基坑开挖前,对既有结构顶部两侧第二设定范围内的覆土进行放坡开挖卸土;对既有结构两侧的基坑进行同步对称开挖;基坑开挖后,在两侧的基坑内同步施工扩建结构;对扩建结构和既有结构之间进行侧墙接驳施工,接驳施工完成后,对扩建结构和既有结构的接驳位置处进行防水施工;对扩建结构和既有结构进行同步的回填施工,采用本发明的施工方法解决了明挖扩建施工所面临的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17578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4
申请号:CN202411522306.3
申请日:2024-10-29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 , 山东建筑大学
IPC: B28B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预制构件的张拉台车及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张拉设备容易损伤预制构件的问题,具有可实现对地下预制构件进行横向拼装利于横向张拉、实现纵向张拉且避免对地下预制构件造成损伤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用于地下预制构件的张拉台车,包括主体结构,主体结构可沿着地下预制构件的表面移动,主体结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侧向梁,侧向梁相对于主体结构能够进行X向的伸缩运动,侧向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多向伸缩臂,多向伸缩臂可进行Y向的伸缩和Z向的伸缩,多向伸缩臂的底部设置第一夹持件以从一侧夹持第一预制构件,侧向梁设置多处能够进行Z向方向伸缩的滑移伸缩臂。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101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0882378.8
申请日:2023-07-18
Applicant: 山东建筑大学 , 山东建大工程鉴定加固设计有限公司 , 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既有地下结构上部增层施工安全评价方法及系统,发利用薄层单元法和滑楔体理论对土体进行三种破坏模式土压力计算,得到各破坏模式下地下结构侧墙所受横向荷载计算公式。该过程给出了对应破坏模式中,各深度下地下结构的侧向荷载,提供了明挖增层施工中既有地下结构侧墙荷载的计算方法。在得出地下结构侧向荷载后,可以依据计算结果对地下结构结构设计进行安全评价,可保证下部暗挖地下结构的安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