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46867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919369.6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3 , G06F30/28 , G06F119/14 , G06F11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相场法的锂电池多孔电极中裂纹扩展路径预测方法,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对锂电池多孔电极的裂纹进行正则化处理,并为多孔电极构建裂纹面密度泛函;S2、根据裂纹面密度泛函,确定断裂能,确定锂电池多孔电极的总势能泛函;S3、根据锂电池多孔电极的总势能泛函,确定多孔电极的裂纹扩展模型;S4、根据锂电池多孔电极的裂纹扩展模型,生成裂纹扩展路径。本发明在预测裂纹扩展路径的同时,更容易与多种物理场相耦合,充分考虑温度场、锂离子渗流场以及固体相的弹性场之间的相互耦合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329652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748950.6
申请日:2024-06-1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样品材料力电温多场耦合测试系统,涉及材料性能测试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力电温多场耦合测试中,无法实现极端高温条件下小样品力电温精确施加及耦合测试集成的问题,系统包括:控制计算机单元、温度控制单元、温度加载单元、力加载单元、应变测量单元、电压控制单元和电压加载单元;控制计算机单元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温度控制单元与温度加载单元连接,控制计算机单元与温度加载单元连接;控制计算机单元与力加载单元连接;控制计算机单元与应变测量单元连接;控制计算机单元与电压控制单元连接,电压控制单元与电压加载单元连接;本方案实现高温环境下温度、压力、电场的精确施加和耦合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77258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80390.9
申请日:2024-02-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7 , G06N3/0464 , G06N3/084 , G16C60/00 , G06N3/0455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属于寿命预测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金属材料的应力应变数据,并根据应力应变数据生成滞回曲线图像;S2、构建ConTrans模型;S3、将滞回曲线图像输入至ConTrans模型中,确定金属材料的寿命。本发明与现有的机器学习算法相比,能够高保真地利用滞回曲线图像的全局以及局部信息,实现端到端的映射函数,提高疲劳寿命预测的精度和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765019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1910184754.X
申请日:2019-03-1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共振多轴弯曲疲劳实验装置,包括辅助固定连接件,辅助固定连接件的一端设有试件,试件为长板和短板垂直相交形成的十字型结构,试件的四个交叉处均设有弧形开口,试件的长板包括加载段和试验段,加载段与辅助固定连接件连接,弧形开口均位于试验段内。本发明用于试验的试件采用非完全对称正交共振型试件设计,使试件能够在悬臂连接形式下实现两个方向的横波振动,在试件因两个方向的超声频率振动弯曲产生快速的多轴疲劳加载状态,保证试件的疲劳断裂发生位置在十字中心相交处;采用多螺孔将试件与辅助固定连接件连接,降低了加载位置的应力集中,最大限度降低了紧固连接对振动模态的影响,防止试件在加载段断裂。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93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010775012.7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混凝土冻融塑性的检测方法,对冻融混凝土试件进行特殊的制作方式和预处理,再根据冻融循环试获取试件动弹性模量,能够有效获得准确度高、且与实际冻融情况贴合度高的试件动弹性模量。再采用动弹性模量损失作为损失变量,建立混凝土冻融塑性‑损伤模型,将损伤累积模型成功用于混凝土服役环境下的冻融塑性检测,能够有效混凝土冻融塑性进行检测,实现冻融损伤下的强度、应力‑应变关系进行检测,检测精度高且与实际环境效果的贴合度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239479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110356761.0
申请日:2021-04-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焊缝位错缠绕沉淀相的循环硬化模型在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中的应用,其中的循环硬化模型为:式中,本发明以焊缝位错缠绕沉淀相为基础,同时考虑了焊缝位错缠绕沉淀相的不均匀位错结构引起的流动应力,焊缝中位错缠绕沉淀相引起的背应力和焊缝晶界对位错的阻碍作用产生的背应力对循环屈服强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焊接接头的循环硬化模型,该模型很好地解释了与最大应力、循环次数和塑性应变之间的关系,并解释了基于焊缝位错缠绕沉淀相的疲劳失效时的显微机理,能对焊接接头的循环变形行为进行更加快速、准确的评估,从而为焊接接头疲劳寿命的预测提供更优的理论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3147004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90181.6
申请日:2021-03-1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化智能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设备和加工方法,涉及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加工领域。该基于自动化智能柔性复合材料零部件生产线设备和加工方法,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工作台顶部设置有三组夹持运输装置,三组所述夹持运输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预加热装置和成型装置;所述夹持运输装置包括安装座。本发明设置有三组夹持运输装置,并配套设置有预加热装置和成型装置,通过夹持运输装置运输工件,通过预加热装置对工件进行加热任务,便于对装置进行工件进行加工,而成型装置的设置易于装置进行成型任务,完成成型后再通过夹持运输装置将工件运输至卸料板位置,工作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3029954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95785.X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材料性能可分批次分析仪器,涉及材料性能分析检测技术领域。该种智能材料性能可分批次分析仪器,包括设备本体,所述设备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设备本体的中心固定连接有固定隔板,所述设备本体中心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检测腔和空腔;所述设备本体前端的一侧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的中心嵌合有防护窗,所述检测腔中心的底部安装有多组材料定位模块;所述检测腔中心的底部安装有与材料定位模块相对应的光学检测模块,所述空腔的前端安装有与光学检测模块和强度检测模块相对应的控制模块。通过设计简单的组合式检测分析设备,既可以对材料进行光学检测,同时也可以对材料进行检测和分析,值得大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1523227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321382.3
申请日:2020-04-22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材料点与网格映射方法的变形物体应力计算方法,通过构建材料点存储计算过程的结果值,即网格只是参与计算,计算后利用网格和材料点的映射方法,实现计算结果存储在材料点,并且保持网格结果与材料点保存结果的一一对应,从而避免了大变形和裂纹扩展等计算过程网格畸变产生的不收敛问题,同时在计算过程中利用控制算法条件,实现了映射方法的高效、可靠运行。因此,本发明方法可以实现大变形和裂纹扩展等大规模计算工程的应用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0108561B
公开(公告)日:2020-06-12
申请号:CN201910438032.2
申请日:2019-05-2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1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得混凝土中骨料‑砂浆粘结强度变化情况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对混凝土试件进行劈裂抗拉强度试验;(2)采集其中一个劈裂面的图像;(3)对劈裂面图像中的劈裂骨料和脱浆骨料进行统计,计算二者的面积;(4)求取劈裂骨料面积与所有骨料面积的比例;(5)拟合劈裂骨料比例与劈裂抗拉强度的关系,并以此得到骨料‑砂浆界面强度的变化情况。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便捷,其以低成本的技术手段提出了一种可以获得混凝土骨料‑砂浆界面强度变化情况的参考依据,并且这种参考依据结合统计学的运用,完全可以自我修正,最终形成一种业内的指导标准。因此,本发明很好地实现了技术与成本之间的平衡,非常适于大规模推广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