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69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631530.1
申请日:2023-11-30
申请人: 四川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G06F30/18 , H02J3/00 , G06F30/27 , G06Q50/06 , G06F111/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力系统宽频振荡阻尼系数智能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本生成;S2,基于PageRank算法进行测点重要性排序;S3,测点阻尼系数计算;S4,系统阻尼系数增强。本发明精度高:能够有效提升系统振荡风险评估精度至98.5%;测量要求低:可仅采集系统约40%左右线路的量测信号下实现系统振荡风险评估;计算速度快:相较于传统基于CPU的振荡风险评估,通过神经网络内嵌计算调用GPU,计算速度约提升16倍。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314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701577.X
申请日:2022-06-20
申请人: 四川大学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分类号: H02J3/38 , H02J3/48 , H02J3/50 , H02J3/32 , H02J3/24 , H02J3/16 , H02J7/34 , F03D7/02 , F03D17/00 , F03D7/04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用于增强系统电压稳定的双馈风机联合控制策略,属于电力系统控制领域,首先在考虑风电场无功输出极限与并网系统无功补偿需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绘制风电场功率特性曲线及并网系统功率特性曲线,确定电压联合控制临界运行点;基于电压联合控制状态判定策略,确定双馈风机需启动的控制,即ω‑β联合控制及联合β控制,修正控制参数实现风电场对并网系统的电压支撑;混合储能系统依据联合储能能量管理策略补偿机组有功功率,能够有效避免一次能源的浪费。考虑风速变化、风电场无功输出极限、并网系统无功补偿需求、混合储能系统能量管理等多重因素,控制效果明显,使双馈风电场抑制并网系统的电压波动,提高系统的稳定性,适用于工程实际。
-
公开(公告)号:CN118399347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484353.7
申请日:2024-04-22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属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故障限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考虑换流器控制的柔性直流电网自适应限流方法,包括:S1、在源侧设置基于半桥型MMC的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在网侧设置固态式故障限流器FCL;S2、故障模拟,记录严重故障下的故障电流初始变化率的最小值D1,轻微故障下的故障电流初始变化率的最大值D2;S3、实际发生故障时,获取故障发生时刻故障电流的一阶电流采样值Dsample;若Dsample≥D1则转到S4;若D1>Dsample>D2则转到S5;若Dsample≤D2则转到S6;S4、立刻触发FCL;同时触发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MC限流控制;S5、根据计算得到的投入时间tn来触发FCL;S6、依靠预设的保护系统指令触发FCL。本方法可以降低FCL的配置成本,并解决限流参数与故障严重程度难以匹配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4455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11767101.7
申请日:2023-12-20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MC‑HVDC系统离散状态空间建模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稳定分析技术领域,步骤如下:S1、建立系统各元件的连续状态空间模型;S2、基于梯形积分规则,对各元件的连续状态空间模型进行离散化,得到各元件离散状态空间模型;S3、根据系统各元件与网络之间的连接方式,求取支路-节点关联矩阵;S4、基于离散状态空间模型,得到节点电导矩阵;S5、基于支路-节点关联矩阵和节点电导矩阵,求全系统离散状态空间模型;本发明采用离散状态空间建模法,选取历史电流项为状态变量,避免了大规模系统建模时存在的状态变量选择难题;求取离散特征值时保留了系统的结构信息,有利于实现大规模复杂电力系统的特征值求取。
-
公开(公告)号:CN117556641A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410040594.2
申请日:2024-01-11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0 , G06F113/04 , G06F111/10
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Boost‑全桥变流器解耦的恒定等效电导电磁暂态建模方法,包括:采集新能源并网系统的参数,所述的参数包括太阳能光伏电池阵列、风力发电机、储能装置、电力电子设备的电阻、电感和电容数量以及电阻值、电容值、电感值等数据;将新能源并网系统分成新能源部分和Boost‑全桥变流器部分;对新能源部分进行电磁暂态仿真;对Boost‑全桥变流器部分进行等效电导的电磁暂态建模,保持导纳矩阵恒定,确保整个系统仿真的快速性以及稳定性。通过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提高仿真效率,同时保持足够的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992774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33346.7
申请日:2023-08-15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G06F30/27 , G06N3/092 , G06N3/042 , G06N3/0464 , G06N3/048 , G06F111/06 , G06F113/04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系统可观性的深度强化学习PMU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传输网络结构和总线信息形成任务初始环境,初始化计数器;步骤2:构建GCN‑DDPG网络,得到一个动作即PMU需要放置的母线;步骤3:当初始环境接收到动作后,转换为新的环境;若该环境是不可观的,则返回放置奖励并返回步骤2;若该环境可观则返回可观性奖励并更新计数器;步骤4:将交互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根据该数据训练GCN‑DDPG网络;步骤5:判断计数器是否达到最大迭代次数,若否则返回步骤1;若是则在初始环境中采用训练后的GCN‑DDPG网络得到最优配置方案;本发明以交互方式解决OPP问题,可以直接优化策略,评估任务状态的值,具有更好的收敛和优化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91483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91932.9
申请日:2023-07-18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光伏双极直流电网的分布式协调模量控制方法,主要步骤:S1、将集成有电力弹簧的光伏阵列发电模块通过DC/DC变换器升压并联接入到直流母线,以构建成全光伏双极直流电网的模型;S2、构建全光伏双极直流电网中的电压环控制和电压下垂控制;S3、综合S1、S2构造带有光伏‑电力弹簧模块的全光伏双极直流电网的分布式协调模量控制;具体是:基于模数电压控制和传统正负电压控制的组合控制结构,采用共识算法开发差模和共模电压的分布式控制系统,收集每个节点的差模电压和共模电压作为状态变量,然后应用共识算法以确保平均值恒定。本发明可以有效控制双极直流电网的电压不平衡系数和电压偏差,以达到对正负极电压的调控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855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1494501.0
申请日:2022-11-25
申请人: 四川大学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一种基于模量分解的双极直流配电系统有源阻尼控制方法,将线路耦合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判据和有源阻尼参数设计中,推导出金属回流双极直流配电系统的极模变换矩阵,得到双极直流线路在模分量空间的解耦模型;推导了源侧变换器和负载的模量模型;基于所建立的双极直流配电系统在模分量空间的解耦模型,提出基于模量分解的有源阻尼控制方法。本发明考虑了直流配电线路对稳定的影响,将线路耦合考虑到系统的稳定判据和有源阻尼参数设计中。本发明所提出的模量阻尼控制方案可以更有效的抑制由于恒功率负载的负阻抗特性引起的不稳定,也为参数调节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5912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1169.2
申请日:2022-11-25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H02J3/00 , G06N3/0464 , G06N3/08 , G01R31/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压缩感知和图卷积神经网络的宽频振荡扰动源定位方法,包括离线训练和在线定位两个环节;离线训练环节中,利用实际系统的量测数据或基于算例仿真,得到次/超同步宽频振荡模式下的电气量,构建宽频振荡离线样本库;采用压缩感知对离线样本库中的电气量进行编码压缩,得到训练集和测试集;采用训练集对构建的GCN定位模型进行训练学习,直到测试集达到目标定位精度,得到宽频振荡定位模型。在线定位环节中,子站采集电气量数据并用压缩感知技术压缩编码;将子站数据上传至主站;在主站将特征矩阵和系统邻接矩阵输入到训练好的GCN定位模型中,输出得到振荡源位置。本发明的方法对适用于多种运行条件下的宽频振荡扰动源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115758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59738.5
申请日:2022-11-16
申请人: 四川大学
IPC分类号: G06F18/214 ,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涉及宽频振荡扰动源定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生成对抗网络的宽频振荡数据集增强方法,包括通过生成对抗插补网络对宽频振荡样本进行插补修复,得到修复数据集;通过条件生成对抗网络对所述修复数据进行定向扩增,得到扩增数据集;通过生成对抗插补网络对所述扩增数据集进行质量增强,得到增强数据集。基于双生成对抗网络的协同工作使残缺的量测样本集特征与完整的生成样本集特征相融合,提高定向生成样本的质量,实现宽频振荡数据集增强。解决了实际量测获取的宽频振荡样本数量缺乏,难以构建宽频振荡扰动源定位模型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