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77915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23038.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四川大学 , 国网江苏省电力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T17/0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建筑材料自然三维形状特征的颗粒堆积体仿真模型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自然颗粒仿真模型;将随机生成的三维坐标控制点赋予颗粒自然球度和圆度,以得到自然颗粒仿真模型;步骤2:制作颗粒堆积体仿真模型;将步骤1得到的自然颗粒仿真模型填充为离散元团块,通过离散元方法对离散元团块施加重力沉积,以得到颗粒堆积体仿真模型,本发明实现了建筑材料自然三维形状特征的颗粒堆积体的无前置扫描信息的快速仿真,为探究接触颗粒堆积体的微观几何特征对土木工程材料宏观力学性能提供坚实的基础,为高效生成具有精确接触信息的颗粒堆积体数据库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1597709A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2010410597.2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482 , G06F3/0484 , G09B9/00 , G09B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站仪虚拟仿真教学系统,涉及教学系统研发技术领域,其包括场景模块、环境修改模块、仪器模块、场景切换模块和视图命令模块,其对于实践实习测量,不会出现学生失误操作造成的仪器损失或实习过程靠队员不认真的现象,测量精度、效率更高,能够自动的对数据进行处理;丰富了测量场地,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能够切换使用不同型号的全站仪模型,解决了教学试验设备陈旧,更新速度与社会和教学实际脱离的问题;能够模拟全站仪模型在3D场景模型内的移动、架设、旋转、面板参数设置以及照准测量,整个画面为3D场景,能更好的满足学生真实动手操作的要求,保证了仿真模拟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965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79479.4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建设分公司 , 四川大学
IPC: E02D13/06 , G01B11/02 , G06T7/62 , G06T7/246 , G06V10/25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自注意力机制深度学习的桩长实时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若干摄像头安装到施工现场,并采集现场图片和视频;S2:构建目标识别模型对预制桩进行识别;S3:构建目标追踪模型对预制桩进行实时检测跟踪;S4:进行预制桩桩长测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测量,通过将若干摄像头安装到施工现场采集现场图片和视频,目标识别模型对预制桩进行识别以及目标追踪模型对预制桩进行实时检测跟踪,并引入长短期自注意力机制使模型适应复杂的施工现场环境,实现预制桩沉桩过程中对桩长实时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08425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109315.9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堆石级配信息检测方法,包括分割模型生成和堆石级配获取,分割模型生成包括训练数据集构建、分割模型搭建、分割模型训练和分割模型调试四个步骤,堆石级配获取包括堆石点云获取、点云数据预处理、分割模型应用和堆石级配计算四个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割模型生成和堆石级配获取两部分,利用构建的网络模型,可以直接快速完成堆石料点云的分割与级配信息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908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310109315.9
申请日:2023-02-14
Applicant: 四川大学
IPC: G06T7/00 , G06T7/13 , G06N3/0464 , G06N3/09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边缘检测的堆石级配信息检测方法,包括分割模型生成和堆石级配获取,分割模型生成包括训练数据集构建、分割模型搭建、分割模型训练和分割模型调试四个步骤,堆石级配获取包括堆石点云获取、点云数据预处理、分割模型应用和堆石级配计算四个步骤。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分割模型生成和堆石级配获取两部分,利用构建的网络模型,可以直接快速完成堆石料点云的分割与级配信息的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210797433U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921234207.X
申请日:2019-08-01
Applicant: 四川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降雨型滑坡防控结构,包括截排水沟、透水铺装坡道、生态植物带和跌水井,截排水沟设于坡体的顶部,跌水井设于坡体的底部,坡体的顶部与底部之间设有多条沿坡体向下的透水铺装坡道,相邻两条透水铺装坡道之间设有生态植物带,生态植物带遍及整个坡体,在不影响原有水文特征和山体形态的情况下,建立生态植物带,镶嵌结合,保证水分的高效吸收,多条透水铺装坡道与生态植物带镶嵌结合,将整个坡体分区管理吸收,利用生态植物带高效的吸水性、蓄水性、渗水性和净水性以及透水铺装坡道的透水性,将引导水流更大程度的吸收利用,并及时阻断对坡体本身的危害和渗透,减少对坡体岩石和岩土力学性质的破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