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松坠砣限制架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272665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20040601.4

    申请日:2024-01-08

    Abstract: 一种防松坠砣限制架,包括竖直设置的限制导管及位于限制导管一侧的上托架、下托架及上水平支撑和下水平支撑,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的一端分别与上托架、下托架连接固定,限制导管的上端或下端外壁上具有限位面,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的另一端分别套装在限制导管的两端,上水平支撑或下水平支撑的另一端相对面上设置有限位槽,且限位面与限位槽的侧壁贴合限制所述限制导管转动;限制导管的两端均具有内螺纹,通过螺栓穿过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的另一端与内螺纹螺纹连接,将限制导管的两端与上水平支撑及下水平支撑连接固定。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由于振动导致的限制导管连接处出现松动现象,以保障列车的安全运行。

    一种防疲劳弹性吊索线夹

    公开(公告)号:CN221272663U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20084156.1

    申请日:2024-01-11

    Abstract: 一种防疲劳弹性吊索线夹,包括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上夹板下端面设置有第一弧形凹槽,中夹板上端面设置有第二弧形凹槽,中夹板的下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三、四弧形凹槽,且在二者衔接处形成第一限位台肩;下夹板上端面同轴设置有第五、六弧形凹槽,且在二者衔接处形成第二限位台肩;上夹板、中夹板、下夹板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在一起。将承力索夹持在第一、三弧形凹槽内,将弹性吊索夹持在第三、五弧形凹槽内,将弹性护套夹持在第四、六弧形凹槽内。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弹性吊索弯折处套装弹性护套并将其抵在限位台肩上,缩小了弹性吊索弯折处的夹角,减少摩擦损伤,降低了断丝、断股的风险,进而提高了线索固定处的耐疲劳性能,保证线路运营安全。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线夹

    公开(公告)号:CN222473959U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20076599.6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一种高速铁路接触网定位线夹,包括主夹板、副夹板、定位销钉、紧固组件,主夹板与副夹板顶端对称设有半圆形孔、中部对称设有矩形通孔、下部内侧具有对称的牙型角;所述半圆形孔的内壁上周向设有半圆形凹槽,定位销钉的下部具有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定位销钉设置在相对布置的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主夹板、副夹板通过紧固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将定位销钉夹持在主夹板和副夹板之间,并使第一环形凸台嵌入两个半圆形凹槽围合形成的环形凹槽中,第二环形凸台伸入两个矩形通孔中。本实用新型消除了定位销钉轴向串动和左右晃动的缺陷以及磨损严重的问题,且运行过程中定位精准,保证了机车受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种分体式腕臂连接器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974074U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20076596.2

    申请日:2024-01-12

    Abstract: 一种分体式腕臂连接器,包括两个抱箍连接器和连接螺栓副,两个抱箍连接器均包括主抱箍、副抱箍;所述主抱箍的一端具有第一连接孔、另一端具有第一铰接耳和连接板,且第一铰接耳位于凹进圆弧面一侧,连接板位于第一铰接耳外侧;所述副抱箍的一端具有第二连接孔、另一端具有第二铰接耳,且所述第二铰接耳与第一铰接耳通过铰接杆铰接、第二连接孔与第一连接孔通过紧固螺栓副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具有第三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副穿过第三连接孔将两个抱箍连接器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通过调整两个独立腕臂连接器的相对位置,即可实现调节斜腕臂管上端部的高度,无需更换腕臂管。

    一种双叠自锁止动垫圈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85420U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20503489.3

    申请日:2024-0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铁路接触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叠自锁止动垫圈,包括上垫片、下垫片以及自下垫片向外延伸形成的以对螺母进行轴向限位的止动挡板,所述上垫片与下垫片相互靠近的一面均为斜齿面,相互远离的一面均为凸纹面,两个斜齿面相互啮合,所述止动挡板向上垫片的方向弯折以构成预弯,止动挡板与下垫片的连接部位形成弯折段且弯折段开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将将双叠自锁功能、止动功能集中于同一双层垫圈,实现物理自锁功能的同时实现了物理止动,且止动挡板进行预弯可减少现场因折弯凸缘导致下垫片底部变形的现象,另外弯折段预留通孔,可降低折弯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