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50129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16350.5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青岛恒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14 , G06F16/172 , G06F16/16 , G06F1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海排污口数据整编评估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污口档案数据库;S2、将排污口的资料压缩包形成的文件实时上传至排污口档案数据库,对历史档案资料自动录入至排污口档案数据库;S3、进行多维度数据联合检索,创建新任务。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多人协同操作、移动端数据分级缓释、精准导航定位、超大文件实时传输、批量数据高效归并输出、多源历史资料分拣入库、多维度联合检索等方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501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416350.5
申请日:2023-04-1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 青岛恒天翼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F16/21 , G06F16/14 , G06F16/172 , G06F16/16 , G06F16/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入海排污口数据整编评估方法,属于数据处理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排污口档案数据库;S2、将排污口的资料压缩包形成的文件实时上传至排污口档案数据库,对历史档案资料自动录入至排污口档案数据库;S3、进行多维度数据联合检索,创建新任务。本发明的优点是:解决多人协同操作、移动端数据分级缓释、精准导航定位、超大文件实时传输、批量数据高效归并输出、多源历史资料分拣入库、多维度联合检索等方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1243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483885.9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调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潮间带生物调查的防陷工具车,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安装有座椅,底板的前部安装有方向支架,的方向支架的顶部两侧安装有扶手杆,底板的前部还安装有驱动仓,底板的底部安装有滚轮,驱动仓的两侧安装有脚蹬板,底板的外侧安装有充气囊,底板的上部外侧安装有护栏,护栏上设置有若干悬挂槽。用于潮间带生物调查的防陷工具车中,通过设置座椅、方向支架和扶手杆,为科研人员提供了舒适且稳定的操作环境,有效减轻了长时间行走的疲劳感,提高了调查工作的效率和舒适度,且方向支架能够带动工具车进行方向调节,方便进行行走。充气囊的设置通过气泵进行充气,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形成漂浮救生筏。
-
公开(公告)号:CN115644107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75804.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涉及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包括矩形礁体机构,所述矩形礁体机构包括一号混凝土底座,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混凝土底梁,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立柱和一号吊环,多个所述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本发明设计满足近岸水域构建海藻场和牡蛎礁的多功能礁体,能够防止牡蛎礁在浅滩沉降,同时固定海藻,防止受波浪作用产生位移,礁体空间设计需考虑海藻生长的水深和透明度条件,避免了水深太深无法接受足够光照的问题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6339796B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610677219.4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污染风险评估和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风险源评估;②风险扩散计算;③敏感度分析;④溢油风险区划;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基于研究海域不同季节海洋环境、水动力特征及风场变化,采用油粒子漂移扩散模拟方法,建立气候态海洋溢油风险扩散模型,分月份计算各溢油风险源风险扩散场,并叠加计算确定溢油危险度等级。本发明建立气候态海洋溢油风险扩散模型,既满足了高分辨率计算溢油风险扩散精度要求,又节省了计算量,使海区级的综合溢油风险计算具有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44298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54269.8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分布式采集、集中检测的海洋环境在线监测系统,采用一拖多的方式,包括在线监测系统主站和若干预设子站点,所述在线监测系统主站对预设子站点进行采水操作,并可远程设定采样周期、分析顺序进行自动分析。本发明通过一拖多的方式实现对多个预设子站点的分布式采集和集中检测,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提高了监测效率。系统采用了多种灵活的采样方式,包括通过小型无人船进行分布式采水,以及通过海底采水管路进行直接采集,提高了采样的灵活性和便捷性,扩大了监测范围,相较于传统单站单点或多站多点在线监测方式,实现了单站多点在线监测大范围海域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66492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705434.0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IPC: A01K61/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木桩固定为基础的牡蛎生态礁群,涉及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一种以木桩固定为基础的牡蛎生态礁群,包括牡蛎礁体,所述牡蛎礁体三个一组;所述牡蛎礁体包括原地面,所述原地面表面贯穿设置有松木杆,所述松木杆的杆身上端通过多根固定绳固定设置有网袋,所述网袋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礁体和多个内容物。本发明设计满足近岸潮间带水域的牡蛎增殖生态礁群,能够防止牡蛎礁在浅滩沉降,同时防止受波浪作用产生位移,构建以多个牡蛎礁体为基础的生态礁群,达到减弱区域水动力条件防止岸线侵蚀的目的,礁体增殖需考虑固定杆材质、附着基种类、投苗密度和礁体空间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339796A
公开(公告)日:2017-01-18
申请号:CN201610677219.4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污染风险评估和监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方法。所述海洋溢油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①风险源评估;②风险扩散计算;③敏感度分析;④溢油风险区划;步骤②的具体操作为:基于研究海域不同季节海洋环境、水动力特征及风场变化,采用油粒子漂移扩散模拟方法,建立气候态海洋溢油风险扩散模型,分月份计算各溢油风险源风险扩散场,并叠加计算确定溢油危险度等级。本发明建立气候态海洋溢油风险扩散模型,既满足了高分辨率计算溢油风险扩散精度要求,又节省了计算量,使海区级的综合溢油风险计算具有可行性。
-
公开(公告)号:CN218635064U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22935831.0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多功能礁体,涉及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该适用于浅水区域牡蛎和藻类增殖的矩形礁体,包括矩形礁体机构,所述矩形礁体机构包括一号混凝土底座,所述一号混凝土底座的上端固定设置有一号混凝土底梁,所述一号混凝土底梁的上端面分别固定设置有多个混凝土立柱和一号吊环,多个所述混凝土立柱的上端通过扎带固定设置有矩形玄武岩纤维格栅。本实用新型设计满足近岸水域构建海藻场和牡蛎礁的多功能礁体,能够防止牡蛎礁在浅滩沉降,同时固定海藻,防止受波浪作用产生位移,礁体空间设计需考虑海藻生长的水深和透明度条件,避免了水深太深无法接受足够光照的问题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220630687U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321519606.7
申请日:2023-06-15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监北海区检验鉴定中心)
IPC: A01K61/7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木桩固定为基础的牡蛎生态礁群,涉及海洋生态修复技术领域。一种以木桩固定为基础的牡蛎生态礁群,包括牡蛎礁体,所述牡蛎礁体三个一组;所述牡蛎礁体包括原地面,所述原地面表面贯穿设置有松木杆,所述松木杆的杆身上端通过多根固定绳固定设置有网袋,所述网袋的内部设置有多个礁体和多个内容物。本实用新型设计满足近岸潮间带水域的牡蛎增殖生态礁群,能够防止牡蛎礁在浅滩沉降,同时防止受波浪作用产生位移,构建以多个牡蛎礁体为基础的生态礁群,达到减弱区域水动力条件防止岸线侵蚀的目的,礁体增殖需考虑固定杆材质、附着基种类、投苗密度和礁体空间布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