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455743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740876.5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IPC: G06Q50/26 , G06N3/0464 , G06Q10/10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疏浚泥资源化利用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资源利用技术领域。首先获取疏浚泥样本;其次将所述疏浚泥样本进行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得到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再将疏浚泥样本图像输入到图像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然后将所述图像特征、所述物理特征、所述化学特征和所述生物特征输入到资源网络中进行识别,输出资源利用方式;最后根据所述资源利用方式进行规划,得到规划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评价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潜力,提高疏浚泥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疏浚泥的环境影响和处理成本,实现了对疏浚泥资源化利用潜力的高效、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5731758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70579.2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11/127 , C02F11/008 , C02F11/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海洋疏浚淤泥脱水固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通过挖泥船将疏浚淤泥吸到挖泥船上,挖泥船抵达海上处理平台后,将疏浚淤泥输送到泥水分离装置内,通过泥水分离装置对疏浚淤泥进行离心脱水,将脱水后的尾水输送到尾水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将浓缩淤泥输送到固化装置,并将固化材料罐内的固化材料一起输送到固化装置,对浓缩淤泥与固化材料进行充分搅拌得到固化土,通过运泥船将固化土运到填海区域进行填海。本发明脱水固化效果好,处理疏浚淤泥的效率高、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且作业全过程淤泥不落地、无需堆场、无二次污染,处理后的疏浚淤泥达标可直接用于工程回填,且无二次泥化,有效地解决了疏浚淤泥的处置难题及高效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16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210318583.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托海洋疏浚泥的海底采砂坑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海水、海底、投放船、投放仓及多个修复栅格板,所述海底上开设采砂坑,所述修复栅格板外侧壁固接保护膜,所述修复栅格板与保护膜之间固接孢子液,多个所述修复栅格板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修复栅格板上垂直固接多个分离杆,所述修复栅格板表面固接多个珊瑚礁生态群,所述投放仓底面固接多个分离柱,多个所述分离柱底面分别开设多个分离插槽。本发明设置了多个修复栅格板,多个修复栅格板形成立体结构,避免表面的孢子液接触海底面,保证了孢子液均与海水接触,提高了孢子液内孢子的成活率,修复效率更高,此外本发明采用电磁铁的方式进行修复栅格板的投放,对比金属线的方式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4737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318583.7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依托海洋疏浚泥的海底采砂坑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海水、海底、投放船、投放仓及多个修复栅格板,所述海底上开设采砂坑,所述修复栅格板外侧壁固接保护膜,所述修复栅格板与保护膜之间固接孢子液,多个所述修复栅格板相互平行,多个所述修复栅格板上垂直固接多个分离杆,所述修复栅格板表面固接多个珊瑚礁生态群,所述投放仓底面固接多个分离柱,多个所述分离柱底面分别开设多个分离插槽。本发明设置了多个修复栅格板,多个修复栅格板形成立体结构,避免表面的孢子液接触海底面,保证了孢子液均与海水接触,提高了孢子液内孢子的成活率,修复效率更高,此外本发明采用电磁铁的方式进行修复栅格板的投放,对比金属线的方式更加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1745574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311740876.5
申请日:2023-12-18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IPC: G06Q50/26 , G06N3/0464 , G06Q10/10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疏浚泥资源化利用评价方法及系统,属于资源利用技术领域。首先获取疏浚泥样本;其次将所述疏浚泥样本进行物理分析、化学分析和生物分析,得到物理特征、化学特征和生物特征;再将疏浚泥样本图像输入到图像特征提取网络中进行特征提取,得到图像特征;然后将所述图像特征、所述物理特征、所述化学特征和所述生物特征输入到资源网络中进行识别,输出资源利用方式;最后根据所述资源利用方式进行规划,得到规划方案。本发明能够有效地评价疏浚泥的资源化利用潜力,提高疏浚泥的处理效率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减少疏浚泥的环境影响和处理成本,实现了对疏浚泥资源化利用潜力的高效、准确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205590538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68115.0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海洋疏浚淤泥脱水固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挖泥船、海上处理平台及运泥船;所述海上处理平台上设有泥水分离装置、尾水处理装置、固化装置及固化材料罐,泥水分离装置设有尾水出口及淤泥出口,尾水出口连接尾水处理装置,淤泥出口连接固化装置的淤泥入口,固化材料罐连接固化装置的固化材料入口;固化装置设有固化土出口。本实用新型一种海洋疏浚淤泥脱水固化处理一体化装置脱水固化效果好,处理疏浚淤泥的效率高、成本低,自动化程度高,且作业全过程淤泥不落地、无需堆场、无二次污染,处理后的疏浚淤泥达标可直接用于工程回填,且无二次泥化,有效地解决了疏浚淤泥的处置难题及高效的资源化利用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