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5116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411664214.9
申请日:2024-11-20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3 , G06Q50/26 , G06F18/25 , G06F18/23213 , G06F18/24 , G06F18/15 , G06N3/0464 , G06N3/0475 , G06N3/04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资源开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深海结壳资源评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多波段声学数据、磁场数据和海水化学参数数据;S2:识别出生态敏感区域;S3:提取与结壳资源分布相关的深度和密度特征;S4:采用生成对抗网络模拟不同资源开采情境下的生态影响变化;S5:构建协同评价模型;S6:对协同评价模型进行动态更新;S7:生成目标区域的资源与生态影响分布图。本发明,通过构建协同评价模型,将深海结壳资源的精确评估与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相结合,实现了资源开发优先级的科学划分和生态保护需求的精准设定,为深海资源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有效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962419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160431.2
申请日:2025-02-1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G06Q10/0637 , G06Q50/02 , G06F18/2131 , G06F1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生态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高效附着基的深海采矿生态修复及恢复潜力评估系统,包括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高效附着基设计与布放模块、深海噪声识别与生物附着预测模块、修复策略生成模块以及修复效果评估模块,其中;所述环境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环境数据;所述高效附着基设计与布放模块设计用于深海环境的高效附着基;所述深海噪声识别与生物附着预测模块预测附着基表面的附着行为特征;所述修复策略生成模块生成针对性的修复策略;所述修复效果评估模块定量分析生态系统的修复进展。本发明,增强了复杂深海环境中的数据采集精度和处理能力,为深海附着基布放及生态恢复提供了可靠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5973329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1576565.5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B63B22/00 , G01D21/02 , G01N33/18 , G01C13/00 , G01W1/02 , B63B22/24 , B63B22/18 , B63B22/04 , H02J7/35 , G08C17/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文气象自动观测装置及其实时数据传输系统,涉及观测领域。该水文气象自动观测装置及其实时数据传输系统,包括漂浮箱,所述漂浮箱顶部安装有多个感应器,多个感应器收集水域水文气象信息,所述漂浮箱顶部和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有控制箱和水质检测箱。该水质检测箱内部检测出的数据以及多个感应器收集的水文气象数据通过控制箱内部处理后,被定时自动工作的4G/5G数据收发器输送到数据库,完成水文气象信息的收集以及实时传输工作,通过漂浮箱、水质检测箱、控制箱、太阳能发电器等零件组成一个自动实时输送水文气象数据的观测装置,只需要根据水深将拉线从收纳增重箱内部放出,即可使漂浮箱被锚定在不同水深的水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4225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985202.X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底栖生物原位沉积物覆盖试验装置及其观测系统,涉及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轨,滑轨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固定架前侧安装有观测罩,观测罩顶部固定连接有摄像头,观测罩内部滑动连接有载料板。使载料板上装载的沉积物下落并覆盖到生物上方,并同步观测生物行为响应,根据测量变量调整摄像头的观测角度和观测生物移动轨迹,并对受试生物进行遮罩。本发明与潜水器配合可以实现在深海海底原位开展数天的底栖生物沉积物覆盖试验,并同步自容式进行全周期且清晰的摄像,解决了因摄像机漂移而影像质量不高和试验生物逃逸的问题,为深海采矿环境影响评估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663923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31372.5
申请日:2023-07-2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深海采矿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深海采矿环境观测的巡游式监测装置及其方法,针对深海水下巡游式监测装置在通过推进器移动时,推进器的轮叶容易受到水下废弃缆绳的缠搅,不仅会影响推进器轮叶的旋转移动,且容易损坏推进器,同时,废弃缆绳缠绕后需要通过人工去除,大大影响了该装置的监测效率,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外框架和支架,位于同一侧的两个所述支架的一侧设置有同一个清理组件,且清理组件包括安装圆板,两个所述安装圆板的一侧设置有推进器本体。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深海采矿环境观测的巡游式监测装置及其方法,具有避免海底废弃缆绳缠住推进器本体,同时可以对废弃缆绳进行清理,提升其监测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773278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116207.4
申请日:2023-02-15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深海水体剖面颗粒物分级过滤采样器,包括采样罐,所述采样罐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采样罐的内底壁从左至右依次卡接有第一收集桶和第二收集桶。本发明通过第一通孔板和第二通孔板上孔径大小的不同,当第二通孔板上的孔洞过多的与第一通孔板上的实心区域进行接触时,可减缓水流的流入速率,反之则加快水流的流入速率,以适用不同水流情况下,调控水流进入量的快慢,增添装置的适用性,通过两组限流板的设置,减缓水流下落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的冲击作用,对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升降架的闭合同样可对采样罐内所收集的样品进行封闭保护。
-
公开(公告)号:CN116605386B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873883.6
申请日:2023-07-17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IPC: B63C11/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海洋水下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针对需要在多处安装此类观测平台,这导致了观测平台的设备使用量增加,提高了探测成本,现提出以下方案,包括主座,所述主座的上端开设有两个对称的安装槽,两个安装槽的内部均活动连接有翻转台,且两个翻转台的下侧均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的底附座,底附座的下方均设置有收展组件,所述主座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底台。本发明公开的一种水下移动式观测平台及其使用方法,利用主座搭配两个活动式的翻转台,在观测时两个翻转台处于水平,便于观测的进行,在移动时,两个翻转台翻转与主座之间呈倾斜状,模拟鱼类的鱼鳍,提高装置在水下移动时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14821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626177.2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深海资源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富钴结壳原位探测的结壳厚度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并记录当前区域的磁场强度和方向,建立初始磁场数据;S2:识别异常的磁场波动区域;S3:利用设备周围预设的磁屏蔽层对测量波动区域进行屏蔽;S4:调整接收到的声波信号的幅度和相位,以消除或减少由磁场变化带来的信号偏差;S5:获得代表结壳厚度的综合回波信号;S6:计算出富钴结壳的厚度;S7:生成结壳厚度分布图。本发明,通过多频段声波融合、实时磁场校正和厚度分布图生成技术,实现了富钴结壳厚度的高精度抗干扰测量及直观可视化,为深海资源开发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6267827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310454900.2
申请日:2023-04-25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底栖生物观测和诱捕一体化装置,涉及底栖生物诱捕装置技术领域。该底栖生物观测和诱捕一体化装置,包括钛底架和钛框架,所述钛底架和钛框架之间焊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钛底架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诱捕网箱,所述诱捕网箱一端内部焊接有前支架,所述诱捕网箱一端内部转动连接有转筒,所述转筒内部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一端转动连接有移动架,所述诱捕网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支撑框,所述诱捕网箱内部一侧设置有放饵组件,两个所述诱捕网箱之间设置有端足目捕捉组件,所述钛框架顶部设置有辅助组件。该底栖生物观测和诱捕一体化装置,防止诱捕生物逃脱,便于出料,使诱饵进行扩散,方便进行诱捕,同时对端足目生物进行捕捉。
-
公开(公告)号:CN116216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310510212.3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洋地震勘探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海上三维地震勘探的双联电缆同步布放回收系统,所述箱体前侧末端输缆限位机构,所述输缆限位机构包括所述箱体前侧末端左右对称可拆卸连接的连接板,可实现地震双缆同时布放回收作业。系统由两部绞车组成,绞车滚筒可满足装载的电缆弯曲半径为≥60cm,单台绞车容缆量可达1000米以上,适用于多种地震电缆,可广泛应用于海洋地震勘探任务,实现三维地震探测。两部绞车集成安装于一个长20英尺的加强型集装箱内,从集装箱一侧短边出缆,两台绞车一前一后排列,集装箱出缆口安装外挂式可拆卸排缆器,形成具备双缆同时布放回收作业的绞车系统,能够兼容其他科考船舶的可移动装载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