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容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8197663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335460.3

    申请日:2024-03-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应堆容器,所述反应堆容器包括容器本体、外接腔室和限制块,所述容器本体内部用于充满液态介质,所述外接腔室设在所述容器本体上,并与所述容器本体的内部连通,以使所述液态介质的液面位于所述外接腔室的内部,所述限制块位于所述外接腔室内,且所述限制块的外周面与所述外接腔室的内周面相抵,所述限制块用于浮设在所述液态介质的液面上,并随所述液态介质的液面高度变化移动。本发明的反应堆容器在容器本体上设置外接腔室,以使液态介质充满容器本体,并使液态介质的液面位于外接腔室内,从而避免液态介质的液面在容器本体内晃荡,外接腔室内设有浮设在液态介质的液面上的限制块,通过限制块能够限制液态介质的液面产生晃荡。

    液态金属堆核能耦合铜氯循环制氢系统及制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72356A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1328694.2

    申请日:2022-10-27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液态金属堆核能耦合铜氯循环制氢系统及制氢方法,包括:热解装置,用于发生Cu2OCl2的热解化学反应,其蒸汽入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出口连接;干燥装置,用于将液态CuCl2干燥为固态CuCl2;水解装置,用于发生固态CuCl2的水解反应,其蒸汽出口与蒸汽发生器的二次侧入口连接;氢气发生装置,水解装置的反应出料口与氢气发生装置的反应进料口连接,用于将水解装置中产生的HCl输送到氢气发生装置中,与热解装置中产生的CuCl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电解过程由发电装置供电;热解装置与水解装置、干燥装置以及氢气发生装置之间均设有换热装置。本申请将核能中温制氢方案和铜氯四步法热化学循环方案相结合,利用核电站余热、制氢转化效率高。

    核反应堆和核反应堆中氧气浓度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6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0928989.8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反应堆和核反应堆中氧气浓度的控制方法,所述核反应堆包括反应堆容器、堆芯、蒸汽发生器、控制棒组件、供气装置、测氧装置和氧气调节装置,反应堆容器内具有液态金属冷却剂,堆芯设在反应堆容器内,蒸汽发生器设在反应堆容器的外围环腔内,控制棒组件设在反应堆容器内且位于堆芯正上方,供气装置的出气口位于堆芯上方且与堆芯在上下方向上间隔开,供气装置将氧气和循环控制气体输送到液态金属冷却剂内,测氧装置用于检测液态金属冷却剂内的氧浓度,氧气调节装置与供气装置和测氧装置相连以调节供气装置输送到液态金属冷却剂内的氧气量。本发明的核反应堆可以减缓结构材料的腐蚀,提高冷却剂循环流动速度。

    电磁泵散热装置和反应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214218A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410322661.X

    申请日:2024-03-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磁泵散热装置和反应堆系统,所述电磁泵散热装置包括:管道、电磁泵、发电模块和散热器,管道具有流通液态金属的流体腔,电磁泵包括外铁芯和多个绕组,多个绕组套设于管道外且沿管道的轴向依次布置,绕组穿设于外铁芯,发电模块包括套管和磁体,套管安装在管道上且与流体腔连通,套管具有两个沿第一方向相对布置的导电板,磁体沿第二方向布置在套管的相对两侧,两组磁体朝向套管的一端的磁极相反,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正交于套管的轴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具有夹角,散热器的正负极分别与两个导电板连接,散热器邻近电磁泵布置。本发明的电磁泵散热装置不需要依赖外部的电源,有利于电磁泵长期稳定的运行,经济效益较高。

    液态铅铋综合实验系统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69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211318935.5

    申请日:2022-1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态铅铋综合实验系统,包括工质充排系统,流量标定系统,热工系统,膨胀罐和置换系统,工质充排系统包括熔化罐和储存罐;流量标定系统包括高位罐、流量计和至少一个标定罐;热工系统包括试验段和第一换热器、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试验段设于第一支路,第一换热器设于第二支路,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均与储存罐并联布置,且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可串连以形成自然循环回路;工质充排系统、流量标定系统、热工系统与膨胀罐连通,工质充排系统、流量标定系统、热工系统、膨胀罐与置换系统连通。本发明的实验系统解决了相关技术中的铅铋实验装置功能单一的问题,实现了设备、资源的共享和有效利用。

    一种液态金属动力泵的标定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86928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411865.2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液态金属流量测量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液态金属动力泵的标定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标定装置能够对液态金属动力泵进行动态标定,以获得动力泵在输送液态金属时的性能参数,其中电磁泵作为标定装置的调试泵,并且对测试回路不会产生负担,且有较好的实际效益。通过液态金属环境下关键动力泵的测试,可以为动力泵的设计方法、分析手段、优化设计、耦合设计、材料验证等方面提供大量实际的数据,为液态金属环境下的关键设备研发和材料测试提供必要的手段。本装置还可以建立加深对液态金属反应关键设备和材料设计、性能和规律的认识,搭建实验研究平台,提高实验设施的经济性和靠性,对加快液态金属反应堆工程化示范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