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柔性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提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578143A

    公开(公告)日:2018-01-12

    申请号:CN201710642800.7

    申请日:2017-07-31

    IPC分类号: G06Q10/06 G06Q50/06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柔性交直流混联电网可靠性提升方法,属电力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针对柔性交直流混联电网拓扑结构和功能分析,在直流电网及交直流混联电网两种工作模式下,生成可靠性框图,结合不同的可靠性准则,计算系统可靠性指标;通过可靠性指标的灵敏度分析,判断系统中的薄弱元件。在此基础上,针对薄弱元件进行详细的可靠度分析,采用摄动法分析薄弱元件构成部件的灵敏度,结合经济性分析,确定提升元件可靠性应改进的构成部件。最终确定提升系统可靠性水平的关键元件和改造建议。本发明可应用于电网规划及运行阶段,对分析系统薄弱环节,提升电网可靠性水平,继而指导电网的后期升级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电网差异化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1777B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02646.6

    申请日:2013-03-27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差异化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力系统中线路和节点的重要性,引用风险理论的知识,通过计算线路的风险指标来获得线路的重要度,并基于图论知识评估节点重要度;基于线路和节点的重要度构建核心骨干网架搜索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网架进行搜索获得用于构建核心骨干网架的线路和节点。本发明采用线路退运风险评估线路重要性,更能从电气量变化的角度来反应线路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线路退运风险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一种交直流输电适用范围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097343.X

    申请日:2013-03-25

    IPC分类号: G06Q50/06

    CPC分类号: Y02E40/76 Y04S10/54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输电适用范围的获取方法,它能够在给定的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下建立从电源到受端电网的各高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功率传输特性、电磁环境特性、经济性等多因素的交直流输电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基于最优组合权重的综合优选方法,结合交直流输电模型,对多组典型输电情景进行交直流输电方式的综合优选,总结得到了交直流输电方式适用范围。该方法对于未来电网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为各大能源基地外送输电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基于电网差异化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51777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02646.6

    申请日:2013-03-27

    IPC分类号: H02J3/00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网差异化的核心骨干网架构建方法,本发明方法综合考虑了电力系统中线路和节点的重要性,引用风险理论的知识,通过计算线路的风险指标来获得线路的重要度,并基于图论知识评估节点重要度;基于线路和节点的重要度构建核心骨干网架搜索模型,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网架进行搜索获得用于构建核心骨干网架的线路和节点。本发明采用线路退运风险评估线路重要性,更能从电气量变化的角度来反应线路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模糊隶属度的线路退运风险评估方法,充分考虑了电力系统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更符合实际情况。

    一种交直流输电适用范围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602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097343.X

    申请日:2013-03-25

    IPC分类号: G06Q50/06

    CPC分类号: Y02E40/76 Y04S10/545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直流输电适用范围的获取方法,它能够在给定的输电距离和输电容量下建立从电源到受端电网的各高电压等级交直流输电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功率传输特性、电磁环境特性、经济性等多因素的交直流输电方式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采用基于最优组合权重的综合优选方法,结合交直流输电模型,对多组典型输电情景进行交直流输电方式的综合优选,总结得到了交直流输电方式适用范围。该方法对于未来电网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特别是为各大能源基地外送输电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