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14273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440197.0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及管口设计方法,该压接管包括一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管口端面为一平直面,所述管口端面与所述管本体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以分别形成一外倒角和一内倒角,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外表面相切,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口端面相交,并且所述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t=0.5×T;L=(3.5~4.5)×t;R=(t2+L2)/2t;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拉线的集中应力,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5178677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19815.5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晋 , 赵江涛 , 胡劲松 , 李本良 , 侯中伟 , 田雷 , 李显鑫 , 任胜军 , 施菁华 , 张哲鑫 , 卢飞 , 冯勇 , 戴雨剑 , 刘学军 , 陈大斌 , 刘灏 , 范龙文 , 李琳 , 张新奇
IPC: E04H1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两极垂直排列的直线塔,包括塔头和塔身,其特征在于:塔头包括左下曲臂,左下曲臂一端与塔身连接,另一端依次与左竖直曲臂、顶部横担、右竖直曲臂和右下曲臂连接,右下曲臂的另一端也与塔身连接;顶部横担上平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地线支架;顶部横担下平面与左竖直曲臂连接处设置有第一V串挂点,顶部横担下平面与右竖直曲臂连接处设置有第二V串挂点;左竖直曲臂中部的横材上设置有第三V串挂点,右竖直曲臂中部的横材上设置有第四V串挂点;上极导线悬挂设置在封闭塔窗上部,下极导线悬挂设置在封闭塔窗下部。本发明结构对称,受力更合理,可以在特高压直流线路走廊拥挤地区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214273A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410440197.0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及管口设计方法,该压接管包括一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管口端面为一平直面,所述管口端面与所述管本体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以分别形成一外倒角和一内倒角,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外表面相切,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口端面相交,并且所述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t=0.5×T;L=(3.5~4.5)×t;R=(t2+L2)/2t;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本发明能够有效降低拉线的集中应力,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05595726U
公开(公告)日:2016-09-21
申请号:CN201620365208.8
申请日:2016-04-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四平线路器材厂
IPC: H02G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式均压屏蔽环,它包括两支架、一均压屏蔽环、一连接座和一可调式支臂;两支架均为近似V形结构,每个支架两端均与均压屏蔽环固定连接,两支架的V形结构底端均与连接座固定连接,连接座与可调式支臂活动连接。连接座通过焊接方式与均压屏蔽环和两支架固定连接,连接座上设置有两个螺栓孔。可调式支臂水平方向并排设置有两个调节孔,两螺栓分别穿过两个调节孔将可调式支臂与连接座活动连接,可调式支臂竖直方向设置有若干并排的调节孔。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的均压屏蔽环为固定方式无法进行调节,与引流跳线易发生相碰撞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04876745U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520638077.1
申请日:2015-08-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晋 , 赵江涛 , 胡劲松 , 李本良 , 侯中伟 , 田雷 , 李显鑫 , 任胜军 , 施菁华 , 张哲鑫 , 卢飞 , 冯勇 , 戴雨剑 , 刘学军 , 陈大斌 , 刘灏 , 范龙文 , 李琳 , 张新奇 , 潘祖杰 , 何江
IPC: E04H12/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用于特高压直流线路的两极垂直排列的直线塔,包括塔头和塔身,其特征在于:塔头包括左下曲臂,左下曲臂一端与塔身连接,另一端依次与左竖直曲臂、顶部横担、右竖直曲臂和右下曲臂连接,右下曲臂的另一端也与塔身连接;顶部横担上平面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地线支架;顶部横担下平面与左竖直曲臂连接处设置有第一V串挂点,顶部横担下平面与右竖直曲臂连接处设置有第二V串挂点;左竖直曲臂中部的横材上设置有第三V串挂点,右竖直曲臂中部的横材上设置有第四V串挂点;上极导线悬挂设置在封闭塔窗上部,下极导线悬挂设置在封闭塔窗下部。本实用新型结构对称,受力更合理,可以在特高压直流线路走廊拥挤地区中广泛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992494U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20518902.4
申请日:2015-07-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G7/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导线布置方式特高压直流线路,其特征在于:该特高压直流线路包括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其中,正极导线的截面小于负极导线的截面。在满足输送容量的前提下,正极导线的截面小于负极导线截面,负极导线截面较大,直流线路满足电磁环境要求,正极导线截面较小,可以降低杆塔重量,减少绝缘子吨位,因此不仅满足输送容量和电磁环境要求,而且有利于降低线路本体投资,提高全寿命周期内的经济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风电、水电等损耗小时数较小的直流输电线路中,有利于降低本体投资。
-
公开(公告)号:CN204130718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587837.6
申请日:2014-10-1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置式接地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四个铁塔基础,四个铁塔基础均呈方形立柱结构且两两对称设置于地面的四角以构成一矩形空间,每一铁塔基础上均紧固连接有一铁塔塔腿;在四个铁塔基础构成的矩形空间内侧设置有一方框形接地装置,且方框形接地装置平行于四个铁塔基础所构成的矩形空间;方框形接地装置的各边上均连接一接地引下线的一端,接地引下线的另一端与设置在铁塔塔腿上的地上接地线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由于布置在杆塔基础占地范围内,不需要额外征地,因此减少了建设期和运行维护过程中的测量、更换等施工阻力。同时,本实用新型可以依据工程所用到的最小杆塔跟开和杆塔基础尺寸,仅设计一种尺寸的接地装置,便于接地装置的标准化。
-
公开(公告)号:CN204127204U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20499383.7
申请日:2014-09-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F16G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线塔用压接管,它包括一管本体,所述管本体的管口端面为一平直面,所述管口端面与所述管本体之间通过两圆弧过渡结构连接以分别形成一外倒角和一内倒角,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本体的内、外表面相切,两所述圆弧过渡结构与所述管口端面相交,并且所述圆弧过渡结构满足如下的几何关系:t=0.5×T;L=(3.5~4.5)×t;R=(t2+L2)/2t;上式中:T表示拉线与压接管压接时压接钢模的压缩量;t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垂直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高度;L表示圆弧过渡结构在平行于管本体1方向上的长度;R表示圆弧过渡结构的弧半径。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拉线的集中应力,增加拉线及金具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2663826A
公开(公告)日:2012-09-12
申请号:CN201210049883.6
申请日:2012-02-29
Applicant: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网全息数字地图系统辅助输变电工程设计评审的方法,其步骤为:(1)设置包括海量地理信息服务发布模块、通用数据服务引擎模块、工程三维信息构建模块、三维模型及空间数据动态调度模块、多源专题数据叠加模块、模拟多媒体播放模块和工程设计评审单元的电网全息数字地图系统;(2)通过工程设计评审单元获得由工程三维信息构建模块完成工程现场环境模拟信息;(3)由模拟多媒体播放模块浏览电网工程初步设计情况;(4)通过查找定位查看工程热点信息;(5)由多源专题数据叠加模块展示设计线路约束信息;(6)由三维模型及空间数据动态调度模块对设计线路进行模拟展示;(7)在线路展示区域信息标注,对重点关注地区进行记录,方便重新查看重点关注的杆塔附近的影像、地形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202474764U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1120555365.2
申请日:2011-12-27
Applicant: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跳线抗舞动悬挂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圆形框架和间隔设置在所述框架周缘处的四个线夹主体;所述框架上,与各所述线夹主体对应位置处设置有扇形调节板,每个所述扇形调节板上间隔设置有三个安装孔,所述框架通过所述安装孔螺栓连接所述线夹主体。本实用新型能有效防止线夹主体对导线造成损伤,并可以有效抑制导线的振动,同时保证悬挂间隔棒与跳线拉杆能在垂直方向上进行调节。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在电力系统架空输电线路中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