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047494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502319.9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IPC: H01H71/6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H71/6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万能断路器自动合闸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通过低压万能断路器的一对常闭辅助触头(DF)接低压万能断路器的电源进线,该控制单元包括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该时间继电器(KT)的第一常开触点(KT-1)与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后与前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而该时间继电器(KT)的第二常开触点(KT-2)与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也与前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经过试用证明,采用本发明的自动合闸装置后,有效缩短了小区变对用户的恢复送电时间,增加了售电量,提高了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204834537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615737.4
申请日:2015-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吴忠供电公司
IPC: H01H7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压万能断路器自动合闸装置。其特点是:包括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通过低压万能断路器的一对常闭辅助触头(DF)接低压万能断路器的电源进线,该控制单元包括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该时间继电器(KT)的第一常开触点(KT-1)与第一交流接触器(KM1)的线圈串联后与前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而该时间继电器(KT)的第二常开触点(KT-2)与第二交流接触器(KM2)的线圈串联后也与前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并联。经过试用证明,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合闸装置后,有效缩短了小区变对用户的恢复送电时间,增加了售电量,提高了配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了服务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8875202B
公开(公告)日:2021-04-16
申请号:CN201810617026.9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动态等值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特征提取的多指标面板数据的同调机组分群方法,包括:在故障条件下仿真得到机组从发生故障到故障切除后的3个指标:功角摇摆曲线、机端电压曲线、转子角速度,形成面板数据;将面板数据做正向化、归一化处理;在时间序列上提取N台机组在3个指标下的多个特征量:绝对值特征、波动特征、偏度特征和峰度特征以及趋势特征;基于提取的特征量,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利用熵权法计算3个指标权重及各指标下提取的特征值的权重,并计算N台机组间在3个指标下多个特征量的距离矩阵,最终得到计算N台机组的加权距离矩阵,利用Ward.D聚类法实现同调机组的分群。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633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10131811.0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组态在仿真与控制系统间相互直接使用的方法及分散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分散处理单元DPU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仿真文件;如果所述DPU收到仿真命令,则根据所述仿真文件将控制组态在仿真系统中运行,否则将所述控制组态在控制系统中运行;其中,所述控制组态在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仿真系统中运行时不发生变化。这种方法不需要对控制组态做任何修改,使得同一套控制组态既可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又可用于仿真系统中,使用方便,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098619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535742.9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500kV避雷器盆式防鸟隔离器。该隔离器包括两个左右对称的半圆扣罩,两个半圆扣罩之间配设有连接结构;所述半圆扣罩由半圆状的上部封隔网以及连接在上部封隔网外沿的半圆带状的周隔离裙网构成,所述半圆状的上部封隔网上中央开有半圆开口。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接线操作简便、结果可靠、误差较小等优点。本发明其效果突出,安全且固定牢靠,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易被风吹散。
-
公开(公告)号:CN104485204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80521.3
申请日:2014-12-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1F27/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气压监测及充气功能的变压器呼吸器转接装置。其包括H型连通管,该管与变压器呼吸器连通管尺寸一致;其中H型连通管路的一个开口接口一通过法兰及胶垫连接一个有气压表;位于上述接口一下方的与接口一直通的开口接口二连接有充气备用接头,充气备用接头在变压器运行时利用盖板及胶垫封堵,检修充气时打开盖板与充气泵管路连接进行充气;H型连通管上与接口一并排的开口接口三上设有连接法兰,使用时与变压器的油枕胶囊连接;H型连通管上位于上述开口接口三下方的开口接口四上设有法兰,在使用时与变压器的呼吸器连接。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效果突出的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662126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210165128.4
申请日:2012-05-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IPC: G01R3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便携式仪器失地报警、保护装置,其由地线监测电路部分和异常报警保护电路部分构成;所述地线监测电路部分包括滤波电感、电源、保护二极管和电阻,滤波电感一端接地,滤波电感另一端依次串联电源、保护二极管和电阻,电阻的另一端接在仪器外壳的接地端上;所述异常报警保护电路部分包括双稳态电路模块、三极管、双通道继电器、报警器,双稳态电路模块的输入接口接仪器外壳的接地端,双稳态电路模块的输出接口接三极管的基极,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双通道继电器的线圈,三极管驱动双通道继电器的动作,其中双通道继电器的一个常开触点一端接仪器外壳的接地端,另一端接地构成保护回路;双通道继电器的另一个常开触点一端接三极管的集电极并连接一电源,另一端接报警器构成报警回路。本发明能够保证仪器可靠接地,防止因仪器意外失地带来的设备损失和有可能造成的人身伤害。
-
公开(公告)号:CN104111633A
公开(公告)日:2014-10-22
申请号:CN201310131811.0
申请日:2013-04-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5B19/4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组态在仿真与控制系统间相互直接使用的方法及分散处理单元,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分散处理单元DPU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仿真文件;如果所述DPU收到仿真命令,则根据所述仿真文件将控制组态在仿真系统中运行,否则将所述控制组态在控制系统中运行;其中,所述控制组态在所述控制系统和所述仿真系统中运行时不发生变化。这种方法不需要对控制组态做任何修改,使得同一套控制组态既可用于实际控制系统中,又可用于仿真系统中,使用方便,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4243172A
公开(公告)日:2014-12-24
申请号:CN201310226400.X
申请日:2013-06-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国电智深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散控制系统的扩展输入输出装置和方法。涉及计算机应用领域;解决了现有被控对象设备类型不同引进的软件稳定性差和版本维护成本高的问题。该装置包括协议层和传输层,所述协议层向DPU控制器提供多种应用层接口,所述协议层通过统一接口调用所述传输层通讯;所述协议层将所述多种应用层接口对应的不同设备的数据进行相应的协议转换后,经由所述统一接口调用所述传输层传输;所述协议层通过所述统一接口接收所述传输层的数据,经协议转换为不同协议类型的数据,并经由相应的应用层接口传输至所述DPU控制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适用于DCS,实现了通用的控制器与被控对象之间的连接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628964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116046.0
申请日:2012-04-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河北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电站接地网导体及网格结构探测系统,其由探测信号发生部分和信号探测部分组成,所述探测信号发生部分为电流恒流源,电流源采用正弦波工作方式,其信号输出端接于接地网的两下引导体之间;所述信号探测部分包括探测线圈L、测距脉冲发生电路、信号处理电路和采集分析系统C,所述探测线圈L的信号输出端接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入端,信号处理电路的输出端接采集分析系统的输入端,测距脉冲的输出端接数据采集卡的触发输入端。本发明结构简单,可在变电站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对变电站接地网地下导体、位置及结构进行探测,可满足实际现场的测量与探测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