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056979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320230.6
申请日:2014-07-0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微山县供电公司 , 微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铝管扩口机,包括支架、输料机构、顶料机构、压料定位机构、扩口机构和出料机构;顶料机构包括顶壁设有半圆形支承槽的支承件、设置在支承件上的顶料气缸、用于向上顶起支承槽中料管的出料顶柱;支承件固定设置在支架上;支承件的顶壁上设有滑槽,出料顶柱在顶料气缸活塞的带动下沿滑槽作上下移动;出料顶柱的顶壁设有沿着从后往前方向向下倾斜的出料面;出料面包括位于出料顶柱顶壁后端的后斜面、位于出料顶柱顶壁前端的前斜面、以及连接前斜面和后斜面的弧形面;所述后斜面、弧形面和前斜面依次向下倾斜设置。本发明利用料管的自身重力,自动滚动送料和出料,从而有效提升加工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60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84555.8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微山县供电公司 , 微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检测装置、移动装置、控制器和两个固定夹,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固定避雷器的固定台,多个固定台水平固定在支撑座上;移动装置带动检测装置进行移动,移动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上方或支撑装置的一侧,检测装置和移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单独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个支撑座上设置多个避雷器,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检测装置实现对避雷器的漏电检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一条线上可以实现对多个避雷器的依次测量,实现了自动化测量,节省了人力;在一条线上当检测装置在测量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避雷器的时候,可将第一个避雷器恢复其引线,并拆卸,同时安装待检测的避雷器。
-
公开(公告)号:CN104849600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284555.8
申请日:2015-05-28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微山县供电公司 , 微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避雷器检测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检测装置、移动装置、控制器和两个固定夹,支撑装置包括多个用于固定避雷器的固定台,多个固定台水平固定在支撑座上;移动装置带动检测装置进行移动,移动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上方或支撑装置的一侧,检测装置和移动装置分别与控制器单独相连。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一个支撑座上设置多个避雷器,通过移动装置带动检测装置实现对避雷器的漏电检测;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一条线上可以实现对多个避雷器的依次测量,实现了自动化测量,节省了人力;在一条线上当检测装置在测量第二个或者第三个避雷器的时候,可将第一个避雷器恢复其引线,并拆卸,同时安装待检测的避雷器。
-
公开(公告)号:CN204238686U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20699209.7
申请日:2014-11-1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山东微山县供电公司 , 微山电力实业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户内柜门电磁锁,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活动锁栓及复位弹簧,活动锁栓上分别设有锁轴限位和锁板限位;电磁锁定机构,包括设在靠近活动锁栓的锁轴限位位置的电磁锁轴;电磁铁,及缠绕电磁铁上的电磁线圈;供电电路;行程开关常开点K串接在电磁锁定机构的供电电路上;壳体内设有语音提醒器;壳体面板上设有把手孔,把手孔上开有一限位凹槽;把手一端转轴轴线方向开有一对凹槽;机械锁板一端位于锁板限位旁,另一端连接转轴;转轴轴心孔内设有机械限位按钮;机械限位按钮一端设有限位销,限位销卡在限位凹槽;柜内不带电,把手转动带动机械锁板脱离锁板限位,活动锁栓拉动;柜内带电,电磁锁轴卡在锁轴限位上,活动锁栓闭锁。
-
公开(公告)号:CN107819328A
公开(公告)日:2018-03-20
申请号:CN201710889638.9
申请日:2017-09-2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网故障数据的存储方法和装置,该方法通过智能调度控制系统的总线接口获取电网故障信息,并从所述电网故障信息中获取故障设备的设备ID和故障发生时刻;根据所述设备ID和所述故障发生时刻,在所述智能调度控制系统上获取预设时间段的原始故障数据;根据所述原始故障数据,按照预设过滤原则,确定待存储故障数据文本。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从海量的电网数据中筛选出与故障相关的电网故障数据,并对数据进行集中地、标准化存储,提高了故障数据的可移植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402957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1710436201.X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
IPC: G06F16/2458 , G06F16/18
Abstract: 用户行为模式库的构建及用户行为异常检测方法、系统,包括:根据用户访问数据库时产生的审计日志和/或旁路监听方式获得审计数据,并从其中提取出包含用户行为的有效信息;从有效信息中提取出表征用户行为特征的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形成用户访问模式元组;根据所述用户访问模式元组建立用户行为模式库。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不仅使得数据库访问记录更为全面,而且从语法和数据两个层面对用户操作数据库的意图和访问到的数据及其价值进行分析,描述用户行为更加准确、直观和具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881110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1710326253.1
申请日:2017-05-10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态势评估与防御策略联合决策方法及系统,包括:对电网资产、威胁和脆弱性按照等级划分标准进行等级划分;将电网资产、威胁和脆弱性的等级划分代入工作流,进行电网攻防博弈状态评估工作流建模,形成攻防博弈图;基于构建的所述攻防博弈图,从脆弱性利用和资产安全态势评估值两个方面选取当前时刻系统的关键节点,选取安全防御策略。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波动性状态具有良好的预测效果,且建模复杂度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0691167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1710058902.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9/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广域互联网安全协同防护系统及其防护方法,通过增加融合安全接入网关和虚拟重构安全控制服务器两类主要的功能实体来构成协同防护的硬件体系,通过策略订阅实现协同防护的软件逻辑体系,并研究证据合成近似算法,设计证据投影分解方法,推到可信度转移公式。从而实现在电力广域互联网中各种末梢网络均可通过安全接入网关,利用现有的各种异构接入网络安全接入到位于IP核心网的安全服务平台,也可将安全服务命令和数据发送到末梢节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46427B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1610326131.8
申请日:2016-05-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柔性负荷的需求响应低碳效益评估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柔性负荷按生产特性分为两大类,包括连续型柔性负荷和离散型柔性负荷;(2)建立综合低碳效益的概念指标;(3)基于柔性负荷分类和所述综合低碳效益的概念指标建立优化调度模型,根据所述优化调度模型对需求相应低碳效益进行评估。本发明利用需求响应调度模型,促使电网侧和用户侧共同努力,在增加消纳新能源、缩减成本的同时,降低了碳排放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70904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2110813923.9
申请日:2021-07-1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华中分部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波 , 尚学伟 , 肖飞 , 汤卫东 , 刘冉 , 赵利 , 叶洪波 , 王治华 , 陈宏福 , 苏凡 , 韩水保 , 肖大军 , 宋明曙 , 马晓磊 , 张彦军 , 秦云高 , 林展华 , 刘文宗 , 朱晓松 , 潘建华 , 曹荣辉 , 周联友 , 向海 , 张耀 , 季小龙 , 张淼 , 刘必晶
IPC: H04L12/741 , H04L12/751 , H04L12/947 , H04L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PRP的跨三层交换并行冗余方法,网络A中的PRP节点通过第一网卡A、第二网卡B学习到三层交换机C1、三层交换机C2的物理MAC地址;PRP节点在冗余控制字段中保存发端MAC地址和报文序列号,PRP节点将新报文的目地MAC地址更新为与三层交换机C1、三层交换机C2一致,网络B中的PRP节点将发端MAC地址和序列号相同的一个新报文丢弃,另一个新报文被接收正常处理。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PRP的跨三层交换并行冗余方法,实现跨不同网络的并行冗余,从而支持更多的组网结构和方式,给实际应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