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UPFC的输电线路过载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53320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09038.3

    申请日:2017-03-3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UPFC的输电线路过载控制方法,其首先通过计算电网中各输电线路电流幅值对UPFC有功潮流设定值变化的敏感度,确定受监控保护的母线集合;然后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监测集合中输电线路的电流幅值,当监测到输电线路过载时,通过本发明控制策略能够自动调节UPFC有功潮流设定值,将输电线路负载控制在安全稳定运行范围内。本发明线路过载控制策略可以自动解决由于故障或负荷/发电量波动带来的输电线路过载问题,保证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对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UPFC的工程应用以及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综合能源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9444B

    公开(公告)日:2019-09-20

    申请号:CN201710495806.6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综合能源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日级调度层、协调控制层、实时控制层和数据采集层;日级调度层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模块、能源需求预测模块和日前计划及日内滚动修正调度模块;协同控制层包括电力协同控制单元、热力协同控制单元和天然气协同控制单元;实时控制层包括电、热和气设备的本地控制装置;数据采集层包括电力节点数据采集子站、热力节点数据采集子站和天然气节点数据采集子站。信息交互总线汇集系统信息及各层级的协调配合。本发明可实现全局长时间尺度优化运行和短时间尺度安全稳定控制,适应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运行需求,适用于包含电、热、气能源供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一种综合能源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329444A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10495806.6

    申请日:2017-06-26

    Abstract: 一种综合能源多时间尺度协调控制系统及方法,属于综合能源运行控制技术领域。该系统包括日级调度层、协调控制层、实时控制层和数据采集层;日级调度层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预测模块、能源需求预测模块和日前计划及日内滚动修正调度模块;协同控制层包括电力协同控制单元、热力协同控制单元和天然气协同控制单元;实时控制层包括电、热和气设备的本地控制装置;数据采集层包括电力节点数据采集子站、热力节点数据采集子站和天然气节点数据采集子站。信息交互总线汇集系统信息及各层级的协调配合。本发明可实现全局长时间尺度优化运行和短时间尺度安全稳定控制,适应综合能源系统协调控制运行需求,适用于包含电、热、气能源供应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

    一种规模化电动汽车汇聚等效储能能力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480848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495818.9

    申请日:2017-06-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10/06393

    Abstract: 一种规模化电动汽车汇聚等效储能能力的评估方法,该方法首先获取一定区域内电动汽车日充电汽车数量、动力电池容量、充电初始荷电状态和充电初始时刻参数的样本分布,并生成单辆电动汽车的动力电池容量、充电初始荷电状态等参数;进而计算单辆电动汽车的等效负荷向量、等效储能最大充/放电功率向量以及等效储能的最高/低存储电量向量;通过叠加计算一定电动汽车数量汇聚后的等效负荷向量、等效储能最大充/放电功率向量和等效储能的最高/低存储电量向量,得到一定规模电动汽车汇聚等效储能的参数。本发明适用于不同电动汽车类型、充电设施类型和使用场所,可为配电网或充电设施运营管理者对电动汽车的汇聚管理提供依据。

    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能效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00104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0976874.X

    申请日:2016-11-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90/82 G06Q10/0639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综合能源系统能效的评估方法,包括:在各个综合能源系统中,采集能效准侧层的参数,所述能效准则层的设备包括:分布式电源、配电网、热力网、储能系统和负荷设备;每个设备至少包括一个指标;确定所述能效准则层的每个指标的能效评估指标的评估值Ei,并与其对应的指标权重系数Wi,确定每个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目标层的能效量化值E=∑(Wi×Ei);i为正整数;将任意两个综合能源系统的能效量化值E、以及相同指标的能效评估指标的评估值Ei进行比较;在能效量化值E相对较低的综合能源系统中,筛选能效评估指标的评估值Ei也较低的指标,对所述指标归属的设备进行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