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81474B
公开(公告)日:2017-05-03
申请号:CN201410349429.1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赵杰 , 王硕 , 刘国平 , 黄朝晖 , 方永毅 , 史文丽 , 王敬引 , 山春凤 , 杨建华 , 武剑 , 宋静 , 刘卉 , 陈元元 , 程慧琳 , 杨华 , 李吉昌 , 马乐 , 王清亮 , 陈子来 , 沈洋 , 王小丹 , 李佳琪 , 肖莹 , 米超 , 曹培
IPC: G01R3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采集直流侧的电流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基于谐波的比例因子K;根据公式计算整定阈值Th;若K<Th,则判定光伏并网逆变器未发生故障;若K>Th,则判定光伏并网逆变器发生故障。本发明在现有逆变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谐波比例因子K的自适应保护方案的判断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适应不同逆变器的故障类型的判断,并且不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判断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474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49429.1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公司石家庄供电分公司
Inventor: 赵杰 , 王硕 , 刘国平 , 黄朝晖 , 方永毅 , 史文丽 , 王敬引 , 山春凤 , 杨建华 , 武剑 , 宋静 , 刘卉 , 陈元元 , 程慧琳 , 杨华 , 李吉昌 , 马乐 , 王清亮 , 陈子来 , 沈洋 , 王小丹 , 李佳琪 , 肖莹 , 米超 , 曹培
IPC: G01R31/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判断光伏并网逆变器故障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采集直流侧的电流数据;根据公式计算基于谐波的比例因子K;根据公式计算整定阈值Th;若K<Th,则判定光伏并网逆变器未发生故障;若K>Th,则判定光伏并网逆变器发生故障。本发明在现有逆变器保护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谐波比例因子K的自适应保护方案的判断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适应不同逆变器的故障类型的判断,并且不受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判断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712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82522.X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W72/12
Abstract: 一种基于路径损耗的电力无线专网上行资源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载波级调度和RB级调度,首先进行载波级调度:依据用户的路径损耗和平均损耗值的大小对用户进行分组,确定各组用户的优先级并将所有用户按照优先级排序,再将电力业务进行分类,确定各类业务的优先级,并将各组用户集合中所有电力业务类型按照优先级递减的顺序排序;然后进行RB级调度:将多个载波的物理资源块分配给用户。本发明在保证用户业务质量要求和公平性的同时,还可提高吞吐量和频谱利用率,为电力无线通信提供了有力的信息传输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04125224B
公开(公告)日:2018-07-31
申请号:CN201410349419.8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陕西银河景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刘英挺 , 李炜 , 程效伟 , 李文辉 , 马乐 , 张帆 , 王玉亭 , 肖鑫 , 汪文晋 , 周进艳 , 曲倩 , 刘超 , 张暐 , 王丽丹 , 刘豆 , 李洋 , 张鑫 , 陈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种异构网络多链路并行移动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配合设置的用户界面控制层、业务逻辑控制层、网络控制层、设备管理层和设备控制层,其中:网络控制层实现网络切换控制、网络协议控制、数据传输控制;设备管理层实现视频、音频采集控制和编解码;设备管理层实现Modem识别与管理;设备控制层实现视频、音频采集控制;业务逻辑控制层实现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层进行逻辑控制。本发明所述异构网络多链路并行移动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靠性低、实时性差和人工劳动量大等缺陷,以实现可靠性高、实时性好和人工劳动量小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561462B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310465990.1
申请日:2013-10-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 , 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完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平台的室内定位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Wi‑Fi定位模块和步态定位模块。本发明所述完全基于智能移动终端平台的室内定位系统和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精度低、结构复杂和能耗高等缺陷,以实现精度高、结构简单和能耗低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629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690478.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进入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等电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通过接地的直线塔抵达与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体平行的位置,并保持与所述带电体的距离为第一预定距离;所述作业人员离开所述直线塔,向所述带电体靠近,并保持所述直线塔至所述作业人员的距离与所述作业人员至所述等带电体的距离之和为第二预定距离;所述作业人员到达所述带电体,并保持与所述直线塔的距离为第三预定距离。通过本发明的方法,解决了在高压、高海拔环境下作业人员会发生触电伤害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68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011182552.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力多业务承载的无线专网与公网混合组网方法,所述方法首先采用融合基站和统一核心网的方式,将两种电力无线专网进行跨频段融合,再采用松耦合的方式与无线公网进行组网,建立混合组网架构;然后根据混合组网架构,从混合组网的终端身份验证,基于电力业务QOS保障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通信加密三个方面,建立混合组网的信息安全路线,实现电力多业务的承载与调度。本发明在电力无线专网异频混合组网的基础上再与公网进行融合,并建立混合组网的信息安全路线,实现电力多业务的承载与调度,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网络容量、提升电力业务承载力和宽带传输能力,满足电力业务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367686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82552.0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一种面向电力多业务承载的无线专网与公网混合组网方法,所述方法首先采用融合基站和统一核心网的方式,将两种电力无线专网进行跨频段融合,再采用松耦合的方式与无线公网进行组网,建立混合组网架构;然后根据混合组网架构,从混合组网的终端身份验证,基于电力业务QOS保障的网络选择与资源分配,通信加密三个方面,建立混合组网的信息安全路线,实现电力多业务的承载与调度。本发明在电力无线专网异频混合组网的基础上再与公网进行融合,并建立混合组网的信息安全路线,实现电力多业务的承载与调度,该方法可有效提高网络容量、提升电力业务承载力和宽带传输能力,满足电力业务广覆盖、大连接、低时延、高可靠、高安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715630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310690570.3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IPC: H02G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进入同塔双回交流输电线路直线塔等电位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作业人员通过接地的直线塔抵达与高压交流输电线路的带电体平行的位置和/或与带电体距离最近的位置,并至少保持第一距离,其中,第一距离为作业人员至带电体的距离;作业人员离开直线塔,向带电体靠近,并至少保持第二距离,其中,第二距离为直线塔至作业人员的距离、与作业人员至带电体的距离之和;作业人员到达带电体,并至少保持第三距离,其中,第三距离为作业人员至直线塔的距离。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在交流高压、高海拔环境下作业人员容易发生触电伤害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4125224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410349419.8
申请日:2014-07-2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信息通信公司 , 陕西银河景天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网络多链路并行移动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主要包括配合设置的用户界面控制层、业务逻辑控制层、网络控制层、设备管理层和设备控制层,其中:网络控制层实现网络切换控制、网络协议控制、数据传输控制;设备管理层实现视频、音频采集控制和编解码;设备管理层实现Modem识别与管理;设备控制层实现视频、音频采集控制;业务逻辑控制层实现业务逻辑;用户界面层进行逻辑控制。本发明所述异构网络多链路并行移动通信传输系统及方法,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可靠性低、实时性差和人工劳动量大等缺陷,以实现可靠性高、实时性好和人工劳动量小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