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60971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0875960.6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理论温度场模拟的配电表箱老化分析方法,通过无线无源配电表箱以及外界环境温度采集、配电表箱基础数据和参数信息收集、测点温度数据存储,进行理论热损耗功率计算,建立理论空间温度场模拟模型,通过测点温度与理论温度场的比对计算和趋势分析,分析出配电表箱的老化过程,根据结果进行自动化告警;本发明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理论温度场模拟建立和测点数据的分析计算,实现对配电网中配电表箱老化的判定和异常状况的分析,降低配电表箱因分布和数量巨大等原因造成的人工运维检修成本,及时发现配电表箱老化或异常状况,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860971B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710875960.6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理论温度场模拟的配电表箱老化分析方法,通过无线无源配电表箱以及外界环境温度采集、配电表箱基础数据和参数信息收集、测点温度数据存储,进行理论热损耗功率计算,建立理论空间温度场模拟模型,通过测点温度与理论温度场的比对计算和趋势分析,分析出配电表箱的老化过程,根据结果进行自动化告警;本发明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理论温度场模拟建立和测点数据的分析计算,实现对配电网中配电表箱老化的判定和异常状况的分析,降低配电表箱因分布和数量巨大等原因造成的人工运维检修成本,及时发现配电表箱老化或异常状况,提升配电网运行安全水平和自动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253B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710875987.5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根据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历史采集温度数据和设备所在地的历史气象数据,考虑当前环境温度,判定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并依据当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数据,进行报警提示,达到快速发现超标点排除故障隐患的作用;本发明克服了无源无线测温装置报警温度阈值设定经验主义,单一固定、不够精确的缺陷,避免了常规有源测温装置在停电后无法工作而且无法及时更换的技术难点,提高了分析数据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727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875987.5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判定及报警方法,根据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历史采集温度数据和设备所在地的历史气象数据,考虑当前环境温度,判定无源无线测温装置的报警温度阈值;并依据当前无源无线测温装置采集到的温度信息数据,进行报警提示,达到快速发现超标点排除故障隐患的作用;本发明克服了无源无线测温装置报警温度阈值设定经验主义,单一固定、不够精确的缺陷,避免了常规有源测温装置在停电后无法工作而且无法及时更换的技术难点,提高了分析数据源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280617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35026.X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K7/20 , G01K1/20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PT100的高精度温度采集器,采用低温漂精密电阻作参考电阻,传感器和参考电阻串联后通过相同的恒流源,其电压信号接到同一放大器和A/D电路,另外还引入DS18B20测量HMTS工作的环境温度,将参考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值引入存储器里,通过比较参考电阻和传感器电压值以达到温度的高精度测量;本实用新型采用低温漂精密电阻作参考电阻,传感器和参考电阻串联后通过相同的恒流源,其电压信号接到同一放大器和A/D电路,另外还引入DS18B20测量HMTS工作的环境温度,将参考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值引入存储器里,通过比较参考电阻和传感器电压值以达到温度的高精度测量。
-
公开(公告)号:CN207280603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1234443.2
申请日:2017-09-25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驻马店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K1/02 , G05B19/042 , H04L29/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测温采集与传输的测温网关,包括接口板、核心板、主板和电源板,核心板是通过两个双列双排针插座连接到主板,接口板通过排线连接到主板,电源板给主板提供5V直流电压,电源板上设置有提供直流输出和交流输出并具有电压调节输出和不停电供电功能的电源模块;接口板上设置有可根据实际使用条件选择以太网通讯单元、RS485接口、RS232接口、干接点接口和GPRS/CDMA模块用于外部主机和PC机通讯及数据信息采集的通讯模块;本实用新型采用单总线和RS485总线相结合的方式,由片上微处理器为核心构成采集和传输系统,巡回采集多通道温度,并具有报警指示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171318A
公开(公告)日:2017-09-15
申请号:CN201710437199.8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Abstract: 一种配电网层间供电能力匹配度评价方法,首先根据已知配电网确定不同电压等级,分析其电网结构,针对不考虑上级配电网限制的下级配电网与考虑上级配电网限制的下级配电网,分别计算其最大供电能力,建立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然后将配电网原始数据代入到上述模型之中,最终,得出配电网层间供电能力匹配度。本发明在于涉及配电网不同电压等级间整体匹配度评价方法,能够较为直观的反映出上下两级配电网的匹配程度,使计算结果更具有实际参考价值,并且能够深入研究不同结构的上下级配电网的具体匹配状况,为网络的优化改造提供更有价值的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05552891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510992565.7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磁控变压器专用直流控制装置,包括电流、电压的采用和调理电路、DSP主控单元、驱动电路和可控直流电源电路。该直流控制装置对磁控变压器二次侧电压和电流做闭合处理,电流和电压信号经过采样电路和调理电路后;输入直流控制装置的主控DSP进行数据采样和滤波;对所得数据,DSP进行数据计算、分析,并与控制要求进行比较,从而给出调整控制信号,即PWM脉冲信号;驱动电路收到控制信号后,直接控制IGBT的开通与关断;从而实现直流控制电路的直流电源大小的实时和快速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429156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999226.1
申请日:2015-12-28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J3/1878 , H02J3/1864
Abstract: 一种新型可控连续无功补偿系统,包括上位机、DSP、电容器、磁控变压器、直流电源及若干传感器。DSP作为中央控制单元,根据上位机的用户控制需求,及根据传感器所反馈的现有网侧和用户侧的电网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并输出控制信号;控制信号通过驱动电路直接控制直流电源的输出,实现对磁控变压器感性无功补偿的连续控制;结合电容器的容性无功补偿,最终实现系统对电网的连续无功补偿。同时,该系统在进行无功补偿的同时,利用磁控变压器实现功率传递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281976A
公开(公告)日:2015-01-14
申请号:CN201310285908.7
申请日:2013-07-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枣庄供电公司 , 上海博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6Q5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力二次系统可靠性评估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电力二次系统划分为通信子系统、控制子系统、保护子系统和站控层子系统;B、将各个子系统中所涉及到的各台设备或装置,抽象概括为构成各个子系统的不同元件;C、分别采集各个子系统中各个元件的平均无故障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进而得到各元件的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D、得到各个元件的可用度;E、得到各子系统的可用性框图;F、得到各个子系统的系统可用度;G、提高各个子系统的系统可用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电力二次系统的可靠性、提高了供电质量等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