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79139A
公开(公告)日:2017-12-15
申请号:CN201710690977.4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松 , 刘志松 , 李刚 , 贾凯 , 姚华为 , 万淑娟 , 李文娟 , 王君 , 魏庆平 , 朱万通 , 肖峥 , 冯艳 , 吴凡 , 石一辉 , 李豪 , 梁进国 , 张钟毓 , 尹晗 , 梁蓉 , 秦小安 , 方贞泽 , 邱新娟 , 徐士康 , 陈永博 , 陈徐荣
IPC: G02B6/3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6/3891 , G02B6/3825 , G02B6/38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多芯预制光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座壳体,插头外壳与插座壳体上设有相适配的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插头外壳和插座壳体的适配对接;一对具有两芯及以上芯数且相适配的插芯体,包含一个公插芯体和一个母插芯体,分别与插头外壳和插座壳体套接,并设有两个及以上的插孔;插孔包括若干个单模光纤插孔和若干个多模光纤插孔,单模光纤插孔用于与单模光纤连接,多模光纤插孔用于与多模光纤连接;双模光缆,双模光缆由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组合而成,并与插芯体连接。本发明实现了单模多模同时连接,提高了单模多模光缆安装过程中的模块化和整体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951620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400641.0
申请日:2015-07-09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王涛 , 刘志松 , 万淑娟 , 姚华为 , 王君 , 肖峥 , 冯艳 , 秦小安 , 余胜 , 王羿 , 邹芹 , 李文娟 , 魏庆平 , 朱万通 , 陈璐 , 王小波 , 涂璐 , 徐杰 , 刘熊 , 章琰天 , 丁希亮 , 修黎明 , 陈鑫 , 高秀荣 , 韩辉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业务规则的智能变电站配置文件SCD文件审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础模型定义,定义工程模板描述用到的模型类;所述模型类包括:智能装置类、输入虚端子类、输出虚端子类、输入虚端子集类、输出虚端子集类、虚拟二次回路类、虚拟二次回路组类、间隔类或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类;应用模型类,结合电力行业的相关标准规程规范和典型设计规范要求定义各类工程模板,具体包括定义标准智能装置模板、定义间隔类型模板和定义变电站设计方案规则模板;利用各类工程模板对SCD文件进行审核。本发明在变电站工程施工设计完成后即可提早检查出各种文件错误,保证智能变电站设计审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7051539U
公开(公告)日:2018-02-27
申请号:CN201721010412.9
申请日:2017-08-14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上海思方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松 , 刘志松 , 李刚 , 贾凯 , 姚华为 , 万淑娟 , 李文娟 , 王君 , 魏庆平 , 朱万通 , 肖峥 , 冯艳 , 吴凡 , 石一辉 , 李豪 , 梁进国 , 张钟毓 , 尹晗 , 梁蓉 , 秦小安 , 方贞泽 , 邱新娟 , 徐士康 , 陈永博 , 陈徐荣
IPC: G02B6/3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模多芯预制光缆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和插座壳体,插头外壳与插座壳体上设有相适配的定位件,定位件用于插头外壳和插座壳体的适配对接;一对具有两芯及以上芯数且相适配的插芯体,包含一个公插芯体和一个母插芯体,分别与插头外壳和插座壳体套接,并设有两个及以上的插孔;插孔包括若干个单模光纤插孔和若干个多模光纤插孔,单模光纤插孔用于与单模光纤连接,多模光纤插孔用于与多模光纤连接;双模光缆,双模光缆由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组合而成,并与插芯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单模多模同时连接,提高了单模多模光缆安装过程中的模块化和整体化。(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105260863A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510845900.0
申请日:2015-11-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武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力电缆故障信息的故障单影响因素分析方法,主要包括样本量估计和基于Cox比例风险模型的单影响因素分析两个步骤。首先,基于数据预处理原则对电缆故障数据进行预处理获得样本数据,基于样本数据估计样本量,以保障样本数据的适用性。然后,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电缆故障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影响因素分析。本发明方法可根据电缆故障数据,确定电缆故障的影响因素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指导电缆的采购、施工和维护,以提高电缆线路的可靠性和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81267A
公开(公告)日:2021-02-19
申请号:CN202011173809.6
申请日:2020-10-28
Applicant: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面向工业园区的供水‑供能耦合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分别建立配电网模型、供热网模型以及配水网模型;步骤2:基于所建立模型,搭建一个相互依赖和作用的水‑能联系网络的耦合规划模型,结合耦合元件搭建有相互耦合关系的具体规划模型;步骤3:结合水‑能网络构建以总投资运行成本为目标函数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通过IPOPT求解器对其进行优化求解,并给出最优供能方案,并探究如何合理配置储能、蓄水设备来优化投资运行成本。本发明为能源和资源的耦合作用下的联合规划提出了新方向,两者的耦合运行规划模型对将来构建智能一体化的社会综合能源与资源网络具有良好的社会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436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29626.X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7 , G06Q50/06 , G06N7/0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系统动力学的配电网动态评估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因素的耦合制约关系,从驱动因素、技术支持、中间因素和效果指标四个层级划分变量,构建配电网的指标层级网络;基于层级网络,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得到各变量之间的激励或反馈关系;基于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通过系统动力学算法建立分模块模型;将所有子模块整体地联接成一个系统,构建配电网动态评估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动态评估,使电网企业更高效的掌握配电网运营效益发展趋势,该模型可为电网短长期规划提供支撑,提高投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51217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1810599984.8
申请日:2018-06-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H02G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线融冰装置,包括导电体、与导电体抵接的导电体二、嵌设在导电体二内的绝缘密封装置及设于绝缘密封装置内的水;绝缘密封装置具有弹性,水为固态时绝缘密封装置膨胀变形顶开导电体使导电体与导电体二抵接面分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地线引流线通过本发明的地线融冰装置与地线横担相连,当线路履冰时,绝缘密封装置内的水也会结冰膨胀,从而绝缘密封装置随之膨胀而向上顶开抵接在导电体二上的导电体,使地线与塔身绝缘;当履冰融化时,绝缘密封装置体积缩小,导电体回原位,地线恢复接地,整个过程全自动,不需人工操作;可有效解决现有方式存在的费时费力,效率低下且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08705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5
申请号:CN201810730893.3
申请日:2018-07-05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供电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山东容弗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变电站线缆敷设的现场作业终端、服务器和系统,所述现场作业终端包括施工推荐模块、图纸查阅模块、截面透视模块和路径展示模块;通过所述现场作业终端,能够随时调阅需要的图纸和规划好的线缆敷设路径等信息,解决了图纸查阅不便的问题,且提高了线缆敷设的效率,并且经由服务器,施工人员能够方便的通过现场作业终端将有问题的图纸进行标注并传送至设计人员,解决了沟通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575197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429683.8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电碳耦合网络流的碳流排放追踪分配方法、系统及介质,包括步骤S1:基于电碳耦合特性建立电碳耦合网络流计算模型;步骤S2:以有功网损碳排放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低碳系统网络流模型;步骤S3:基于潮流计算结果确定电网功率分布,进行碳排放具体流向的准确追踪和溯源;步骤S4:基于灵活适用原则,分配电力系统实时碳排放。本发明将电力系统的碳排放与电网的拓扑结构相结合,建立了网络化的碳排放分析计算模型,提出一种满足灵活适用原则的电力系统碳排放分配方法,在提高碳流分析准确性的同时,将网损碳排放按比例分摊给发电侧和用户侧,推动碳流考核相关机制的进一步完善。
-
公开(公告)号:CN117439070A
公开(公告)日:2024-01-23
申请号:CN202311421093.0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湖北正源电力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 武汉供电设计院有限公司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武汉市黄陂区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考虑负荷特性的差异化组合网格负荷预测方法,包括以下具体步骤:根据评估指标和相关因素的耦合制约关系,从驱动因素、技术支持、中间因素和效果指标四个层级划分变量,构建配电网的指标层级网络;基于层级网络,构建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得到各变量之间的激励或反馈关系;基于变量因果关系环路结构,通过系统动力学算法建立分模块模型;将所有子模块整体地联接成一个系统,构建配电网动态评估模型。本发明综合考虑了不同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实现了对配电网的动态评估,使电网企业更高效的掌握配电网运营效益发展趋势,该模型可为电网短长期规划提供支撑,提高投资合理性,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