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32192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1578354.0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T7/593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T7/90 , G06V10/74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感知损失的双目深度估计方法,包括步骤一,收集数据;收集真实的立体图像;步骤二,利用计算机软件重建立体图像;步骤三,形成视差生成网络;利用步骤一收集的立体图像与步骤二重建的立体图像形成视差生成网络;视差生成网络的形成是将左右两幅图像连接到卷积层作为训练时的输入;步骤四,确定视差损失L;所述视差损失L包括颜色相似性损失Lc以及感知损失Lp;步骤五,利用视差损失L改进立体视差生成网络,形成立体视差估计网络。本发明通过考虑视差损失,所述视差损失L包括颜色相似性损失Lc以及感知损失Lp;感知损失考虑原图像和重建图像的差异损失,更精确的建立双目感知的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0188648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434913.7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图像的防误入间隔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头戴设备发送的间隔标识图像,并对间隔标识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当前标识信息;将标识信息与当前任务中的预存标识信息进行比对,若一致,则根据当前任务中的操作指令生成并发送操作提示信息至头戴设备;获取头戴设备发送的关键步骤操作图像,并识别关键操作信息,以及将关键操作信息与当前的操作指令进行比对,确定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本发明通过对间隔标识进行识别,能够提示工作人员是否进错间隔,同时对检修过程中的关键步骤进行图像识别,避免检修过程中误检、漏检的现象,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429452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534016.7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施工现场的高空3D采集设备,包括安装板、探测装置、动力装置以及控制装置;动力装置包括电机;探测装置包括转轴、转盘、相机总成;相机总成包括弧形轨道、相机支架总成、双目相机;相机支架总成包括阻尼滑块、球头杆、压盖、螺钉;所述球头杆与所述双目相机固定连接;所述弧形轨道内部设有弧形槽,阻尼滑块与所述弧形槽阻尼滑动;阻尼滑块与球头杆万向连接;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以及服务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服务器;服务器根据双目相机发送的图片进行3D合成和判断,对于施工现场可能会出现的特征事件进行预判;防止事故的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603B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1810832784.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设备检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保护屏屏门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电设备的工作模式,根据预存的变电设备工作模式工作规则判断变电设备的工作模式是否是目标工作模式,若判定工作模式不是目标工作模式,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变电设备对应的保护屏屏门开启或关闭。采用上述方案后,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使得变电站设备检修到位,保障了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102603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832784.2
申请日:2018-07-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7C9/00174 , G07C1/20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设备检修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保护屏屏门管理方法及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变电设备的工作模式,根据预存的变电设备工作模式工作规则判断变电设备的工作模式是否是目标工作模式,若判定工作模式不是目标工作模式,将工作模式切换至目标工作模式,并根据目标工作模式控制变电设备对应的保护屏屏门开启或关闭。采用上述方案后,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能够使得变电站设备检修到位,保障了变电站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87895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758740.6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可更换标识的针管保护装置,包括防护盒和标识套筒,防护盒为可开合的盒子,防护盒用于对针管进行放置和保护,标识套筒设置在防护盒一端来对具有不同文字的标识环进行放置,标识套筒和标识环的设置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在标识套筒上更换不同的标识环,方便进行区别和标识环的重复使用;相比目前采用原塑料包装对针管进行放置、标识现场打印或书写,本发明通过防护盒和标识套筒的设置,在对针管进行规范化保护的同时,对绝缘油进行了明显标识,方便检验人员进行分类整理,且标识环样式统一可以循环使用,有效解决了目前玻璃针管的区别标识不统一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8583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09734.3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度传感器和无线传输的发热缺陷跟踪管理系统,包括温度采集模块、设备跟踪模块、图像采集模块、无线传输模块和远程监测模块,所述温度采集模块、设备跟踪模块以及图像采集模块与无线传输模块连接,所述无线传输模块与远程监测模块连接。本发明通过采集目标设备的温度信息,所述目标设备为电力设,并同时获取目标设备的实时位置信息,对目标设备进行跟踪,从而对目标设备进行远程监测以及在目标设备出现发热异常时进行提示,从而提高了处于异常温度状态设备的跟踪、检修和温度采集效率及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8787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808048.4
申请日:2023-07-04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监测电力设备漏气的装置、系统和方法,涉及电力设备监测技术领域;装置包括监测模块,用于获得电力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的监测数据,获得第一时间的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时间的第二监测数据,获得两个监测数据的差值,将该差值正太分布变换获得标准差值,当标准差值超出3σ范围,获知漏气,系统包括控制器、测量装置、报警模块和监测模块,方法包括监测的步骤,获得电力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的监测数据,监测数据包括第一时间的第一监测数据和第二时间的第二监测数据,获得两个监测数据的差值,将该差值正太分布变换获得标准差值,当标准差值超出3σ范围,获知漏气;其通过监测模块等,获知电力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漏气。
-
公开(公告)号:CN115809801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351264.2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T11/20 , G06F18/24 , G06F18/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HFACS的电力安全事故人因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对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始资料进行以层级因素和单项因素为依据的分析提取,并对层级因素和单项因素分别进行统计整理,层级因素之间进行上下层级划分;步骤S2、绘制层级因素分布图并且绘制单项因素分布图。本发明建适用于电力安全事故的HFACS模型,通过卡方检验和比值比分析上下层级间人为因素的因果关系,寻找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路径。基于关联规则分析各层级内人为因素的影响程度,确定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点因素。有助于切断电力安全事故发生的关键路径和针对性控制重点因素,可以有效提高管控效率和降低事故发生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037010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758729.X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7/00 , H01R13/629 , H01R13/72 , H01R13/703 , H01R13/717 , H01R13/52 , H01R13/502 , H01R13/66 , H05K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辅助工具智能充电管理柜,用于对充电设备充电,在实际使用中,充电接头与外部电源连接来进行供电,运维人员通过推动触伸板朝向充电格内移动,触伸板在移动时对反弹器进行挤压,反弹器的特性会使触伸板在反弹器的推力下朝向开口移动并滑动到充电格外,运维人员可以在充电格外将需要进行充电的充电设备与充电接头连接进行充电,再通过推动触伸板带着充电设备回到充电格内,本发明通过反弹器和触伸板之间的相互配合使运维人员在充电格外即可完成对充电设备进行充电,不会受到充电格内狭小空间的限制,方便运维人员进行操作,有效解决目前运维人员在对设备充电时容易发生受损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