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1807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314028.8
申请日:2023-10-10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分时段切换无功控制方法和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母线电压和设置的第一电压阈值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运行状态;根据所述运行状态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的无功控制模式;根据所述母线电压,以及设置的第二电压阈值,时间阈值和时间步长确定所述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定交流电压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所述方法和系统在交流电网发生短路故障时,通过合理安排柔性直流换流站受端采用的无功控制模式,以及无功控制模式的持续时间,加快故障近区电压的恢复速度,避免助增交流系统短路电流,有效维持了系统电压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5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33112.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机组可用容量的电网区域间联络功率安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输入多分区电力系统各分区生产模拟计算所需的数据;计算形成各分区全年的等效负荷曲线;分别进行各分区的机组检修安排;结合考虑分区机组可用容量和联络功率限值,构建联络功率安排的二次优化模型,全年逐小时安排分区间联络功率;形成全年联络功率安排曲线。本实施例结合分区机组可用容量和联络功率限值,构建二次优化模型全年逐小时安排分区间联络功率,实现多分区电力系统区域间联络功率的自动合理安排,节约人力,为分区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计算提供联络功率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41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1542421.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量管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火电机组容量增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全年新能源的生产模拟基础数据集;进行生产模拟计算,统计全年电力不足情况;根据新能源时序出力数据和全年电力不足情况,确定新能源连续小出力情况出现概率;根据新能源连续小出力情况出现概率,确定新能源连续小出力出现时段和改善电量缺额需达到的目标电量;以预设步长增加火电机组容量,并利用增加后的火电机组容量进行生产模拟计算,统计在新能源连续小出力出现时段内电量缺额的变化,直到增加到电量缺额的变化达到目标电量;计算并输出火电机组增配容量。通过该技术方案避免了机组容量的过量配置和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99684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311542421.2
申请日:2023-11-17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新能源电量管理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火电机组容量增配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区域的全年新能源的生产模拟基础数据集;进行生产模拟计算,统计全年电力不足情况;根据新能源时序出力数据和全年电力不足情况,确定新能源连续小出力情况出现概率;根据新能源连续小出力情况出现概率,确定新能源连续小出力出现时段和改善电量缺额需达到的目标电量;以预设步长增加火电机组容量,并利用增加后的火电机组容量进行生产模拟计算,统计在新能源连续小出力出现时段内电量缺额的变化,直到增加到电量缺额的变化达到目标电量;计算并输出火电机组增配容量。通过该技术方案避免了机组容量的过量配置和资源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959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1533112.9
申请日:2023-11-16
Applicant: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华东分部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机组可用容量的电网区域间联络功率安排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技术领域。该方法输入多分区电力系统各分区生产模拟计算所需的数据;计算形成各分区全年的等效负荷曲线;分别进行各分区的机组检修安排;结合考虑分区机组可用容量和联络功率限值,构建联络功率安排的二次优化模型,全年逐小时安排分区间联络功率;形成全年联络功率安排曲线。本实施例结合分区机组可用容量和联络功率限值,构建二次优化模型全年逐小时安排分区间联络功率,实现多分区电力系统区域间联络功率的自动合理安排,节约人力,为分区电网的电力电量平衡计算提供联络功率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51895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270900.8
申请日:2024-09-11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烟台供电公司
IPC: H02J3/46 , H02J3/28 , G06Q10/063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新能源基地经柔性直流孤岛送出系统的构建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利用获取的新能源基地的全年风电出力曲线、全年光伏出力曲线优化风光容量配比,得到新能源年利用小时数;利用获取的新能源基地的柔性直流容量、直流年利用小时数及新能源利用率,结合所述新能源年利用小时数,确定新能源最小装机规模;利用所述风光联合出力最佳曲线、所述柔性直流容量,确定满足新能源利用率约束的电化学储能最佳配置方案;利用所述新能源最小装机规模、所述风电装机容量最优占比,确定新能源基地中风电场数量、风电汇集站数量、光伏站数量、光伏汇集站数量及变电站数量。如此能够提高风光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59958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0593463.8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常规直流孤岛外送纯新能源的配置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单条常规直流单独输送风电或光伏所需配套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和直流之间连接的输送方案、配套储能容量、动态调节设备的容量;确定以风电和光伏混合出力功率波动性最小为目标的风电和光伏的配比;基于风电和光伏最优配比确定风电和光伏最优配比下单条特高压直流外送纯新能源孤岛系统的储能配置容量;基于单条常规直流输送新能源所需配套的新能源装机容量、新能源和直流之间连接的输送方案、配套储能容量、动态调节设备的容量以及所述风电和光伏最优配比方案和储能配置容量,确定新能源基地所需的外送直流条数、系统所需配置的整体储能和动态调节设备的无功补偿容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967123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0459150.3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覃琴 , 张健 , 张立波 , 陆润钊 , 贺海磊 , 张玉红 , 吴俊玲 , 代倩 , 孙玉娇 , 姜懿郎 , 韩奕 , 杨京齐 , 高熠莹 , 王雪琼 , 赵珊珊 , 张文朝 , 崔曦文 , 赵伯铉 , 刘晓明 , 田鑫 , 赵龙 , 高效海
IPC: H02J3/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端电网承载电力电子化电源规模的确定方法和系统,包括:确定受安全稳定约束的电力电子化电源的最大承载规模和最小常规机组的开机规模;将最小常规机组的开机规模作为边界条件,通过生产模拟程序对电力电量平衡和调峰进行分析,获得新能源机组的弃电率;若弃电率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则确定受安全稳定约束的电力电子化电源的最大承载规模为受端电网承载电力电子化电源的规模;若弃电率未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则以弃电率达到预先设定的要求为目标,将开机规模和直流安排中的电力电子化电源规模作为受端电网承载电力电子化电源的规模。解决新能源和直流等电力电子化电源的高比例馈入,受端电网调节能力严重下降、抗扰动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5495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210271732.9
申请日:2022-03-18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可靠出力水平的计算方法和装置,包括:获取目标地区全年的新能源出力预测数据和实际出力数据;根据所述新能源出力预测数据和实际出力数据,构建每天各时刻的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数据集;基于各时刻的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数据集,通过核密度估计方法拟合各时刻的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概率分布;基于所述各时刻的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概率分布,根据预先设定的置信水平确定相应的单边置信区间,及所述单边置信区间的分位数;根据所述各时刻的新能源出力预测误差数据集和所述分位数,获取对应的新能源可靠出力水平。解决负荷低谷时期新能源参与电力平衡的程度降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738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065635.0
申请日:2022-09-01
Applicant: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24 , H02J3/38 , G06F111/04 , G06F113/04 , G06F11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储能配置的评价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获取混合储能系统中的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各自需要平抑的功率;步骤S2、建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用于表征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各自需要平抑的功率与各自的容量间的关联;步骤S3、构建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的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步骤S4、基于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对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进行求解,进而获取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的容量配置。本发明中的方法,能够首先基于超级电容器和锂电池各自需要平抑的功率,通过建立混合储能容量配置模型并构建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进行求解,可较佳地获取混合储能系统中的容量配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