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51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18314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区基岩与风积沙地表传递损伤研究模拟方法,其方法包括:A、利用UDEC软件构建基岩模型,利用PFC模拟软件构建地表模型;B、对基岩模型进行仿真开采,基岩模型与地表模型传递循环至平衡并记录数据;C、分析得出风积沙地表对矿区覆岩传递损伤研究数据;D、得出开采传递损伤研究数据、风积沙地表对矿区覆岩传递损伤研究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基岩与风积沙地表传递损伤关系科学研究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复现模拟,能够模拟分析基岩与风积沙地表损伤传递演变过程,并能得到传递数据,同时也能随仿真开采进行持续模拟研究,对矿区安全开采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5106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83149.9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矿区基岩与风积沙地表传递损伤研究模拟方法,其方法包括:A、利用UDEC软件构建基岩模型,利用PFC模拟软件构建地表模型;B、对基岩模型进行仿真开采,基岩模型与地表模型传递循环至平衡并记录数据;C、分析得出风积沙地表对矿区覆岩传递损伤研究数据;D、得出开采传递损伤研究数据、风积沙地表对矿区覆岩传递损伤研究数据。本发明实现了基岩与风积沙地表传递损伤关系科学研究并实现两者之间的复现模拟,能够模拟分析基岩与风积沙地表损伤传递演变过程,并能得到传递数据,同时也能随仿真开采进行持续模拟研究,对矿区安全开采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21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392636.0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矿井地下水库残留煤柱稳定性的相似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煤矿采空区建设地下水库过程中煤柱稳定性的实验室测试装置及方法。相似模拟装置主要包括加载系统、声发射系统、注水系统、流量采集系统以及应变测试系统。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运用无线应力传感器实测整个采区开采过程中煤柱的采动应力,根据实测应力设计煤柱试样应力路径;根据相似比建立煤矿采空区残留煤柱模型;在煤柱顶部施加现场采动应力至稳定状态;向腔体注水至要求水位,加入示踪剂,判断煤柱是否贯通;根据实验目的设置相应的净水时间、水流冲蚀速度等参数。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煤柱声发射信号、煤柱变形量等参数,实验结束后CT扫描煤柱,观测内部裂隙发育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2098221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392636.0
申请日:2020-05-11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矿井地下水库残留煤柱稳定性的相似模拟装置及实验方法,属于煤矿采空区建设地下水库过程中煤柱稳定性的实验室测试装置及方法。相似模拟装置主要包括加载系统、声发射系统、注水系统、流量采集系统以及应变测试系统。测试方法的主要步骤包括:运用无线应力传感器实测整个采区开采过程中煤柱的采动应力,根据实测应力设计煤柱试样应力路径;根据相似比建立煤矿采空区残留煤柱模型;在煤柱顶部施加现场采动应力至稳定状态;向腔体注水至要求水位,加入示踪剂,判断煤柱是否贯通;根据实验目的设置相应的净水时间、水流冲蚀速度等参数。在实验过程中记录煤柱声发射信号、煤柱变形量等参数,实验结束后CT扫描煤柱,观测内部裂隙发育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8779956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3360.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7/11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数值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采场覆岩拱壳特征确定方法及浅埋煤层拱壳稳态修正方法;所述采场覆岩拱壳特征确定方法包括确定压力拱壳模型组成,将压力拱壳自内而外分为拱壳内部损伤区、拱体成形判断区和拱壳外部应力扩散区;确定压力拱壳的拱轴线方程;确定压力拱壳各部分厚度;确定压力拱壳模型各部分范围。所述浅埋煤层拱壳稳态修正方法包括采场覆岩拱壳特征确定方法,还包括判断压力拱壳是否超出地表,计算修正后的压力拱壳的拱轴线,只取逆向堆积区边界以下部分的拱轴线。本发明量化了压力拱壳各部分的范围,利于采用压力拱壳理论指导工程实践;对于逆向堆积区边界以下部分仍然可以采用压力拱壳理论指导工程实践。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8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052254.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浅埋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属于煤矿高强度开采损伤控制及地表减损方法。本发明针对西部矿区浅埋高强度覆岩大损伤“两带”发育结构提出垮落带与离层裂隙带注浆充填形成低损伤“三带”覆岩结构,大大减缓了地表损伤。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覆岩关键层所在位置;计算出关键层破断前最大挠度w;计算出离层裂隙带所需注浆量计算公式根据煤层工作面开采高度及顶底板性质确定垮落带高度H1;进而给出确保关键层不断裂的垮落带注浆量的计算公式Vk=dH1L‑Vg‑(H1‑M)bdL。根据计算结果在工作面下位基本顶初次断裂后从地面打钻井向垮落带内注浆;在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时,向离层裂隙体开始注浆;如摘要附图所示。该方法的实施能够大幅度降低浅埋高强度开采地表损伤程度,实现西部矿区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118780432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903357.4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IPC: G06Q10/04 , G06Q50/02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煤矿开采矿山压力与数值计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基于压力拱和厚硬岩层理论的采场矿山来压预测方法;包括构建压力拱壳模型;引入中性轴的概念确定厚硬岩层的极限弯矩和极限剪切强度;确求出各厚硬岩层极限抗弯强度以及极限抗剪强度;工作面每步回采距离为v,每回采一步进行一次计算;计算压力拱壳,计算各厚硬岩层的悬露长度,基于悬露长度采用结构力学计算各厚硬岩层实际弯矩与剪力确定其破断情况;每回采一步进行一次判断,记录每次厚硬岩层破断对应的开采位置,该开采步距有厚硬岩层破断,即有矿压产生。本发明以压力拱壳理论为基础,同时考虑厚硬岩层的影响确定厚硬岩层的破断情况,对矿压的预测更加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20963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010052254.3
申请日:2020-01-17
Applicant: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一种浅埋高强度开采岩层运移注浆控制及注浆量计算方法,属于煤矿高强度开采损伤控制及地表减损方法。本发明针对西部矿区浅埋高强度覆岩大损伤“两带”发育结构提出垮落带与离层裂隙带注浆充填形成低损伤“三带”覆岩结构,大大减缓了地表损伤。主要步骤包括:确定覆岩关键层所在位置;计算出关键层破断前最大挠度w;计算出离层裂隙带所需注浆量计算公式根据煤层工作面开采高度及顶底板性质确定垮落带高度H1;进而给出确保关键层不断裂的垮落带注浆量的计算公式Vk=dH1L‑Vg‑(H1‑M)bdL。根据计算结果在工作面下位基本顶初次断裂后从地面打钻井向垮落带内注浆;在工作面推进至一次见方时,向离层裂隙体开始注浆;如摘要附图所示。该方法的实施能够大幅度降低浅埋高强度开采地表损伤程度,实现西部矿区生态脆弱地区绿色开采。
-
公开(公告)号:CN218973730U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22658704.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矿用井筒渗水快速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矿用井筒渗水快速识别的装置。该矿用井筒渗水快速识别的装置包括:支撑座、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热成像仪主体、红外镜头、距离感应器、数据储存卡槽和防爆电池,支撑座的一侧外壁开设有放置槽,第一支撑板设置在支撑座的顶部上方,第二支撑板设置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上方,热成像仪主体设置在第二支撑板的顶部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矿用井筒渗水快速识别的装置具有高度调节和角度调节的功能,使其可以为识别工作提供便利,同时利用正常围岩区域与渗水区域的温差实现了对井壁隐蔽渗水区域的快速智能识别,致使监测结果准确且直观的优点。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