巷道支撑装置
    1.
    发明公开
    巷道支撑装置 审中-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957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411717631.5

    申请日:2024-11-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巷道支撑装置,巷道支撑装置包括:支护组件,具有沿巷道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的两个液压支撑装置,液压支撑装置包括底座与液压支柱,液压支柱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液压支柱的伸缩端上设置有支撑梁;推移组件,包括沿巷道延伸方向延伸的伸缩杆和支撑件,伸缩杆相对设置的两端分别与两个底座铰接,支撑件固定设置在伸缩杆的侧壁上,且位于伸缩杆与巷道的底板之间,支撑件用于支撑伸缩杆。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巷道底板不平时迈步式液压支架无法移动的问题。

    带式输送机用纵梁专用钻孔装置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8983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814544.0

    申请日:2023-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带式输送机用纵梁专用钻孔装置,包括:加工平台;输送机构,输送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到加工平台;限位件,限位件固定在加工平台上,限位件用于对待加工的工件进行限位;夹紧机构,夹紧机构与加工平台固定连接,夹紧机构用于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固定;立式钻床;卧式钻床。采用本方案,工件在加工平台上进行加工,输送机构将待加工的工件输送到加工平台上。限位件对输送到加工平台上的工件进行限位,使得工件被限位在指定位置。夹紧机构将待加工的工件夹紧使得工件固定,避免钻孔的位置发生偏移。立式钻床和卧式钻床分别对夹紧固定的工件进行钻孔,保证了钻孔的位置准确,减少了工序。

    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焊接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86555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219137.1

    申请日:2023-09-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转机构及具有其的焊接装置,其包括:座体,具有间隔分布的第一工位和第二工位;第一翻转部,对应第一工位设置且可翻转地设置在座体上,第一翻转部具有相第一支撑状态和第一翻转状态,第一翻转部能够朝向第二工位的方向翻转,第一翻转部具有第一支撑面;第二翻转部,对应第二工位设置且可翻转地设置在座体上,第二翻转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支撑状态和第二翻转状态,第二翻转部能够朝向第一工位的方向翻转,第二翻转部具有第二支撑面;第一翻转部处于第一翻转状态,第二翻转部处于第二翻转状态时,第一支撑面和第二支撑面相向设置,第一翻转部和第二翻转部配合,以将工件由第一翻转部翻转至第二翻转部上。

    托辊架
    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92518U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22535004.7

    申请日:2023-09-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架,托辊架包括:支撑组件,支撑组件包括支撑座和立辊,支撑座用以支撑托辊组件,立辊设置在支撑座的侧边,且立辊高于托辊组件,以对托辊组件上的输送带进行遮挡;调心组件,调心组件包括安装座、转轴和轴承组件,安装座具有容纳腔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与容纳腔连通,转轴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转轴的第一端与支撑座连接,转轴的第二端通过第一开口穿设在容纳腔内,转轴能够相对安装座转动,轴承组件设置在转轴和容纳腔之间;连接座,安装座固定在连接座上,连接座用于与输送机固定。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输送机上的输送带极易跑偏的问题。

    托辊吊挂装置
    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38097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287929.4

    申请日:2023-08-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吊挂装置,包括:框架,具有开口朝下的放置腔;相互连接的伸缩组件和卡爪组件,卡爪组件可开合地穿过放置腔的开口并和放置腔的内壁限位配合,卡爪组件包括两个可相对转动地的卡爪件,两个卡爪件的转动中心固定且对称分布在伸缩组件的两侧,卡爪件与伸缩组件铰接,卡爪件的另一端伸出放置腔的开口;伸缩组件可伸缩地设置在放置腔内,以带动两个卡爪件分别绕各自的转动中心做相对转动并夹紧或放松托辊。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加工中的托辊吊挂拆装困难、效率低的问题。

    一种刮板输送机槽沿更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709299U

    公开(公告)日:2022-02-01

    申请号:CN202121773468.6

    申请日:2021-07-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刮板输送机槽沿更换装置,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二安装座和滑杆,第二安装座位于第一安装座的上方,滑杆连接在第一安装座与第二安装座之间;滑杆上连接有可滑动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位于第二夹板的上方,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持槽沿板的夹持空间;第一安装座上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一夹持板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一夹板连接;第二安装座上连接有用于带动第二夹持板移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二夹板连接。该刮板输送机槽沿更换装置结构简单,具有便携性。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能够稳固夹持槽沿板进行更换,且方便调整槽沿板的位置,便于操作。

    托辊装置
    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651464U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22996815.3

    申请日:2020-12-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托辊装置。托辊装置中,托辊组件包括铰接的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第一连接链和第二连接链均包括链环,第一连接链安装在第一托辊的一端,第二连接链安装在第二托辊的一端;任一调节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安装板以及活动安装在安装板上的卡板,安装板上开设有供链环通行的通行孔,卡板上开设有条形孔,条形孔贯通卡板的一个边沿;托辊组件位于两个调节组件之间,第一连接链和第二连接链分别一一对应地穿设过两个通行孔后均通过条形孔卡接在卡板上。本申请提供的托辊装置,可使托辊组的角度可调,且便于拆卸,减少了更换或者维修托辊组对输送机经济性的影响。

    冲压装置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491670U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20165775.3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冲压装置,其包括:机架;驱动部,设置在机架上;第一模具,顶部设置有冲压槽,冲压槽的至少一个端部呈开口状,第一模具的顶部用于放置待冲压工件;第二模具,位于第一模具的上方,第二模具的底部设置有冲压凸起,冲压凸起的形状与冲压槽的形状相适配,驱动部与第二模具驱动连接,以使冲压凸起与冲压槽扣合或分离;止挡件,设置在冲压槽的开口的一侧,止挡件用于对待冲压工件的端部止挡配合。通过本方案,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冲压过程中,通过工作人员扶持待冲压的板材,难以保证冲压精度的问题。

    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02059U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20944288.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包括:相互套设的外支柱和内支柱,外支柱的开口处与内支柱密封配合,内支柱的外侧壁与外支柱的内侧壁之间形成流通通道,外支柱上设置有第一油口和排油口,内支柱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二油口和注油腔,第二油口设置在内支柱的位于外支柱内的一端上,第一油口、流通通道、第二油口和注油腔依次连通;内支柱处于极限收缩位置时,内支柱位于外支柱的一端与外支柱之间形成排油腔,排油口位于第一油口的下方且与排油腔连通;封堵部,设置在排油口处,封堵部用于封堵或打开排油口。本方案能尽可能地排出液压支柱内的油液,减轻液压支柱的重量,减少存放环境温度较低时,损坏悬浮式单体液压支柱的问题。

    托辊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484376U

    公开(公告)日:2024-02-13

    申请号:CN202322054658.8

    申请日:2023-08-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托辊装置,包括:安装架;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安装架上;第一托辊,高度可调地设置在第一支撑组件上;两个第二支撑组件,分别设置在安装架的两端,第一支撑组件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撑组件之间;两个第二托辊,与两个第二支撑组件一一对应设置,第二托辊角度可调地设置在对应的第二支撑组件上,第二托辊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两个第二托辊的第一端均靠近彼此设置,第二托辊的第二端高于第二托辊的第一端,且第二托辊的第二端高于第一托辊,第二托辊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第一托辊的轴线所在的竖直平面平行设置。通过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托辊的角度不可调节,以及胶带跑偏的几率较高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