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二次风箱的声波吹灰系统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67931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80159.3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二次风箱的声波吹灰系统,包括:声波吹灰组件,包括导气管和声波器,所述导气管设置于所述二次风箱的下方且用于导入压缩空气,所述导气管上设有多个支管,所述支管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二次风箱内,所述声波器的数量有多个,多个所述声波器分别安装于所述支管的第一端,各所述支管上均设有控制阀;和灰尘监测组件,设置于所述二次风箱底部,用于监测所述二次风箱内灰尘的厚度;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控制阀和所述灰尘监测组件信号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灰尘监测组件的数据控制所述控制阀的通断。如此,相对于相关技术中的清灰方式,提高二次风箱内的清灰效果,清灰更彻底。

    吹灰系统、二次风系统及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

    公开(公告)号:CN11926793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1280158.9

    申请日:2024-09-12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吹灰系统、二次风系统及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吹灰系统包括导气管、开关阀、多个第一声波吹灰器和多个第二声波吹灰器,导气管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第一管段与前后墙对冲锅炉的一次风管连通,第二管段在二次风箱的内部,开关阀在第一管段上,每个第一声波吹灰器的进气口均与第二管段连通,多个第一声波吹灰器在第一部分的内部并与第一部分上的多个出风口一一对应,每个第一声波吹灰器均在对应的出风口的下方,且每个第一声波吹灰器的声波导管朝上,每个第二声波吹灰器的进气口均与第二管段连通,第二声波吹灰器在第一部分的内部和第二部分的内部的相交处,且第二声波吹灰器的声波导管朝向靠近出风口的方向倾斜。

    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和烟气脱硫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864954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410873247.8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和烟气脱硫设备,其中,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用于连接在脱硫吸收塔接口和浆液循环泵入口之间,其中,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的直径,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包括:管道本体,横向布置在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和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之间,所述管道本体的管径由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至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逐渐减小,所述管道本体的顶端呈水平布置,所述管道本体的底端倾斜布置;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以及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采用上部水平、下部向中心收缩的偏心异径管道能减少空气聚集,防止浆液循环泵汽蚀。

    一种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排烟塔内大气污染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063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767889.5

    申请日:2023-06-27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燃煤电厂烟塔合一排烟塔内大气污染的测试方法,本公开通过设置氢气球,并通过氢气球下方的牵引绳索限制氢气球的高度,当氢气球向上运行时,固定在牵引绳索上的采样管也随之向上运行,直至达到测试高度后,自动采样装置将测试高度处含有烟气污染物的空气引入吸收瓶中并与瓶中的吸收液充分反应后,使反应产物经分析单元分析即可得到污染物环境质量浓度;采用本公开的测试方法,能够实现现场测试排烟塔内大气污染物分布情况,以降低物理试验和数值模拟在研究过程中产生的误差。

    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和烟气脱硫设备

    公开(公告)号:CN222855081U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21535781.X

    申请日:2024-07-01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和烟气脱硫设备,其中,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用于连接在脱硫吸收塔接口和浆液循环泵入口之间,其中,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的直径大于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的直径,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管道组件包括:管道本体,横向布置在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和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之间,所述管道本体的管径由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至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逐渐减小,所述管道本体的顶端呈水平布置,所述管道本体的底端倾斜布置;第一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脱硫吸收塔接口;以及第二连接件,用于连接所述管道本体和所述浆液循环泵入口。采用上部水平、下部向中心收缩的偏心异径管道能减少空气聚集,防止浆液循环泵汽蚀。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