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28516B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210235468.3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5K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线板浮动式减振插箱及其安装方法,插箱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侧板以及总线板,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靠近前端面对面均设置有前横梁,前横梁上设置有滑槽,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滑槽内均设置沿滑槽滑动的滑块,所述总线板上下两端均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侧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总线板沿垂直于滑槽方向移动,所述总线板内侧设置总线板连接器插座,总线板连接器插座用于连接插件印制板。总线板与插箱外壳通过滑块和滑槽连接,当插箱受到振动时,总线板和总线板上的插件会同步相对插箱移动,使两者的相对位移得到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5693603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444578.7
申请日:2022-11-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力二次设备开关电源输出失电保护电路及方法,包括储能用超级电容、充电回路、第一释放回路和第一电压监测控制电路;储能用超级电容用于储能;充电回路的一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储能用超级电容连接,用于对储能用超级电容充电;第一释放回路的一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其另一端与储能用超级电容连接;第一电压监测控制电路与第一释放回路并联,用于对第一释放回路两端的电压值进行监测,该第一电压监测控制电路包括一控制端,控制端用于根据第一释放回路两端的电压值判断开关电源输出是否失电,当开关电源输出失电时,对第一释放回路进行控制,使储能用超级电容通过第一释放回路给负载供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82851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235468.3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5K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总线板浮动式减振插箱及其安装方法,插箱包括上顶板、下底板、侧板以及总线板,所述上顶板和下底板靠近前端面对面均设置有前横梁,前横梁上设置有滑槽,上顶板和下底板的滑槽内均设置沿滑槽滑动的滑块,所述总线板上下两端均与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侧板内侧设置限位装置,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总线板沿垂直于滑槽方向移动,所述总线板内侧设置总线板连接器插座,总线板连接器插座用于连接插件印制板。总线板与插箱外壳通过滑块和滑槽连接,当插箱受到振动时,总线板和总线板上的插件会同步相对插箱移动,使两者的相对位移得到有效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89147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1107511.3
申请日:2024-08-1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变压器套管末屏测量结构,通过测量轴芯及端部的金属弹片结构将套管末屏本体接地延长,测量轴芯在穿过电流传感器后,与套管末屏接地帽组成回路。将上述结构集成于密封的金属外壳内,电流传感器信号通过射频同轴连接器引出至信号采集单元。通过拧紧安装螺母将上述末屏测量结构装配至套管末屏底座上,并通过支撑结构加以固定。另外,为进一步提升末屏端子帽接地可靠性,在原内置弹簧通流的接地方式基础上,增加接地帽轴芯与与接地帽金属外壳的直接焊线的导通方式。既方便用户及时获知当前变压器套管末屏运行状态,从而提高检修效率和准确性,又可以在需要进行高压试验时,方便地将末屏接地打开将其引入试验仪器进行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735472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496070.9
申请日:2018-05-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振动冲击的互感器,包括外壳、硅钢片组、线圈、骨架、定位在上骨架上并向上延伸出外壳的初级引线、定位在下骨架上并向下延伸出外壳的次级引线,次级引线作为互感器的信号引脚制成弹性针,增加引脚有效长度,降低引脚刚度;从而隔离互感器和PCB上相关信号焊盘,防止互感器的振动冲击力损伤焊盘及PCB板上相关走线。另外在互感器外壳内柔性胶灌封,从而隔离互感器内部元件与外壳,外壳与PCB板增加固定连接,有效减少互感器内部元件的振动幅度,防止振动冲击造成互感器本体损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