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3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111627857.2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级联型多电平变换器及其有载、空载启动方法,包括启动柜和功率柜,功率柜通过启动柜接入电网;启动柜包括主断路器、预充电电阻和预充电开关,预充电电阻和预充电开关串联后与主断路器并联;功率柜包括多级串联的功率单元,相邻功率单元的交流侧串联,功率单元的直流侧为电容,交流侧和直流侧通过全桥或半桥电路连接。优点:先解锁脉冲,再合主断路器,可以使解锁脉冲时预充电电阻起到限流的作用,极大避免解锁脉冲时给设备带来的电流冲击;有载启动方法极大避免了合主断路器时给设备带来的冲击电流;空载启动方法可以减小合主断路器时给设备带来的电流冲击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44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561528.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电力系统多源异常工况耦合的状态序列模拟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异常源注册的方式,增加状态序列中可模拟的数据源;通过数据耦合的方式,将注册的系统暂态故障数据信息叠加到稳态电气量输出数据中;通过时序耦合方式,将复合故障电气量输出数据、开关量数据信息以及其他异常源数据信息耦合至时序节拍序列中,以状态序列方式模拟电力系统故障。本发明能够通过单台设备模拟电力系统各类暂态故障、辅助设备故障、通信信号故障等复合型电力系统异常工况,无需仿真系统,测试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76B
公开(公告)日:2023-06-16
申请号:CN202111630695.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单相SVG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包括:采集铁路牵引网电压、负载电流、H桥级联型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电压、输出电流,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目标计算指令电流;所述H桥级联型逆变器的直流侧为电容,H桥级联型逆变器的逆变侧通过连接电抗器或变压器接到铁路牵引网。优点:在固定的设备结构下,可以根据控制目标计算指令电流,完成多项补偿功能,控制效果稳定,在机车负荷短时间内剧烈变化等工况下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301076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30695.8
申请日:2021-12-28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网单相SVG控制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设备,包括:采集铁路牵引网电压、负载电流、H桥级联型逆变器直流侧电容电压、输出电流,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目标计算指令电流;所述H桥级联型逆变器的直流侧为电容,H桥级联型逆变器的逆变侧通过连接电抗器或变压器接到铁路牵引网。优点:在固定的设备结构下,可以根据控制目标计算指令电流,完成多项补偿功能,控制效果稳定,在机车负荷短时间内剧烈变化等工况下都能够达到很好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354A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910742214.9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协调控制方法,微电网包括光伏发电系统、负荷、微电网协调控制器、由锂电池储能单元和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组成的联合储能系统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和联合储能系统各自的本地控制器。微电网协调控制器确定协调控制指令,并将其下发光伏发电本地控制器和联合储能系统本地控制器进行功率跟踪控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和联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本发明利用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响应速度快、充放电次数几乎不受限制的优点,平衡功率的高频、小幅度波动,同时提供微电网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参考;利用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充放电次数有限的特点,可以有效平衡低频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866B
公开(公告)日:2021-07-02
申请号:CN201910132395.3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储能的微电网并网协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如下:储能管理站接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和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及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模块的状态反馈指令控制第一储能变流器及第二储能变流器,控制所述超级电容和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在以下任意一种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一:多元储能系统采用平滑功率波动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二:多元储能系统采用跟踪调度出力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三:多元储能系统采用削峰填谷的工作状态。本发明提高了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保证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大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98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561528.5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电力系统多源异常工况耦合的状态序列模拟方法,所述方法通过异常源注册的方式,增加状态序列中可模拟的数据源;通过数据耦合的方式,将注册的系统暂态故障数据信息叠加到稳态电气量输出数据中;通过时序耦合方式,将复合故障电气量输出数据、开关量数据信息以及其他异常源数据信息耦合至时序节拍序列中,以状态序列方式模拟电力系统故障。本发明能够通过单台设备模拟电力系统各类暂态故障、辅助设备故障、通信信号故障等复合型电力系统异常工况,无需仿真系统,测试效率高,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74354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742214.9
申请日:2019-08-13
Applicant: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锂电池和超级电容的微电网孤岛运行模式协调控制方法,微电网包括光伏发电系统、负荷、微电网协调控制器、由锂电池储能单元和超级电容储能单元组成的联合储能系统以及光伏发电系统和联合储能系统各自的本地控制器。微电网协调控制器确定协调控制指令,并将其下发光伏发电本地控制器和联合储能系统本地控制器进行功率跟踪控制,实现光伏发电系统和联合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本发明利用超级电容器具有高功率密度、响应速度快、充放电次数几乎不受限制的优点,平衡功率的高频、小幅度波动,同时提供微电网系统的电压和频率参考;利用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大,充放电次数有限的特点,可以有效平衡低频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904866A
公开(公告)日:2019-06-18
申请号:CN201910132395.3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电南瑞南京控制系统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元储能的微电网并网协调控制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如下:储能管理站接收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的控制指令和超级电容储能模块及磷酸铁锂电池储能模块的状态反馈指令控制第一储能变流器及第二储能变流器,控制所述超级电容和磷酸铁锂电池工作在以下任意一种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一:多元储能系统采用平滑功率波动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二:多元储能系统采用跟踪调度出力的工作状态;工作状态三:多元储能系统采用削峰填谷的工作状态。本发明提高了微电网运行的可靠性,保证风力发电系统、光伏发电系统接入大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0878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745935.7
申请日:2022-06-29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 , H04L43/50 , H04L41/0803 , H04L41/069 , G06F9/4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换机自动化测试方法及系统,读取待测试交换机信息,根据待测试交换机信息以及预先输入的交换机功能指令从预先构建的测试用例集中调取对应该待测试交换机以及所需功能的测试用例,根据测试用例的配置信息对待测试交换机和网络测试仪进行配置;根据测试用例的测试数据对待测试交换机进行测试,获得测试结果,所述测试结果用于验证待测试交换机的配置是否正常生效。优点:本发明能够释放人力操作,合理分配测试资源,实现自动化替代,规范操作流程,提升效率,保证测试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