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023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713103.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清洁能源的储能以及供能方法、系统、装置和设备,包括:获取采集到的第一清洁能源,并从第一清洁能源中获取进行第一轮次的电能转换所需的第二清洁能源,并基于第二清洁能源得到第一电能;从第一清洁能源中获取待存储的第三清洁能源,并对第三清洁能源进行储能处理得到第四清洁能源;响应于识别到第一清洁能源中存在除第二清洁能源和第三清洁能源之外的第五清洁能源,对第四清洁能源和第五清洁能源进行第二轮次的电能转换,得到第二电能;基于第一电能和第二电能,对用户集群进行供能。提高了第一清洁能源的能源利用率,降低了用户集群出现电能供给不足的异常情况的发生概率,提高了用户集群的供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854314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310735.5
申请日:2022-10-25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热储热‑潜热储热耦合的储热供汽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加热器、显热供热设备、堆积床和储水装置,加热器与显热储热设备连通以将热量储存在显热储存设备内,显热储存设备内设有换热管,换热管的入口与储水装置连通,换热管的出口与堆积床入口连通,堆积床内填充有相变材料,堆积床的蒸汽出口与换热管连通,还与蒸汽用户连通。本发明提供的显热储热‑潜热储热耦合的储热供汽系统将显热储热设备作为主要的储热和供蒸汽设备产生饱和蒸汽,堆积床作为过热和稳定出口温度的设备进行蒸汽过热和控温。利用低谷电或清洁能源产热,并将热能储存起来,在白天峰电、平电时将热能释放,降低了工业蒸汽用户的用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75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02427.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能源的储热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储热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低温储液罐、换热器、清洁能源机组,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低温储液罐串联组成储热回路,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的热侧和低温储液罐串联组成主加热回路,清洁能源机组与换热器的热侧串联组成辅助加热回路,储热装置与换热器的热侧串联组成放热回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复合能源的储热供热系统利用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作为热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不同热源之间互补,与单独的太阳能储热供热系统相比储量更大,同时减少对清洁能源机组的负担,能够为用热端提供稳定、持续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03723.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床储热发电系统,包括储热子系统和发电子系统。储热子系统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堆积床,堆积床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彼此隔热的第一储热区和第二储热区,发电子系统包括换热器、高压汽轮机、再热器、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换热器的热侧与第一储热区连通,再热器的热侧与第二储热区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堆积床储热发电系统的堆积床具有隔热的第一储热区和第二储热区,并且两个储热区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加热器相连通,堆积床具有两种不同的储热温度,适用于匹配具有不同工作温度和功率负荷的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具有更强的普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22742B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211303723.X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床储热发电系统,包括储热子系统和发电子系统。储热子系统包括第一加热器、第二加热器和堆积床,堆积床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彼此隔热的第一储热区和第二储热区,发电子系统包括换热器、高压汽轮机、再热器、低压汽轮机和发电机,换热器的热侧与第一储热区连通,再热器的热侧与第二储热区连通。本发明提供的堆积床储热发电系统的堆积床具有隔热的第一储热区和第二储热区,并且两个储热区分别与两个不同的加热器相连通,堆积床具有两种不同的储热温度,适用于匹配具有不同工作温度和功率负荷的汽轮机驱动发电机发电,具有更强的普适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823750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211302427.8
申请日:2022-10-24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复合能源的储热供热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储热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低温储液罐、换热器、清洁能源机组,太阳能集热器、储热装置、低温储液罐串联组成储热回路,太阳能集热器、换热器的热侧和低温储液罐串联组成主加热回路,清洁能源机组与换热器的热侧串联组成辅助加热回路,储热装置与换热器的热侧串联组成放热回路。本发明提供的利用复合能源的储热供热系统利用太阳能以及其他清洁能源作为热源,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不同热源之间互补,与单独的太阳能储热供热系统相比储量更大,同时减少对清洁能源机组的负担,能够为用热端提供稳定、持续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839631A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11293230.2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投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堆积床储热系统,所述储热系统包括堆积床、第一储罐和第二储罐,所述堆积床内设有储能颗粒,所述堆积床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所述第一储罐用于储存反应物,所述第一储罐通过第一通路和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且所述第一通路和所述第二通路并联设置,所述第一通路上设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储罐用于储存导热介质,所述第二储罐通过第三通路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所述第三通路上设有加热器,所述第二储罐通过第四通路与所述第三开口连通,所述第四通路上设有第二换热器。本发明实施例的堆积床储热系统通过引入堆积床,提升了系统的总储热密度,降低了设备的设计和制造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039853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1074.3
申请日:2024-08-22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163/02 , C09D7/61 , C09D175/04 , H05B3/03 , F03D80/00 , F03D8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热涂料、电热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电热涂料以质量计,包括:100份水性树脂;25~35份水性石墨烯;40~60份固化剂;10~15份助剂;1~2份表面活性剂;其中,所述助剂包括碲化铋、硫化铋、硫化铅、硫化镉、硒化锑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电热涂料,助剂与水性石墨烯复配协同作用,能够增强石墨烯近场红外热辐射效率,提高涂层发热速率,扩大涂层加热区域,提高除冰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956227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179623.X
申请日:2024-08-27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9D163/00 , C09D5/24 , C09D7/62 , C09D7/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修复发热涂料、自修复发热涂层及其应用,自修复发热涂料以质量计,包括:100份第一环氧树脂;10~25份微胶囊;33~67份水性石墨烯;50~60份固化剂;5‑10份分散剂;其中,所述微胶囊为光响应自修复微胶囊,微胶囊包括壁材和芯材,所述芯材包括光引发剂、第二环氧树脂和水性石墨烯。本发明的自修复发热涂料实现了对涂层损伤的快速响应和有效修复,提高涂层的耐久性和自修复能力,延长基体的使用寿命,提高基体的整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551380B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311391816.7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国电投重庆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 , 重庆交通大学
IPC: C09D163/02 , C09D7/20 , C09D7/6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涂料、环氧树脂涂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环氧树脂涂料,以质量计,包括:100份环氧树脂;33~67份导电填料;5~20份导热填料;50~60份固化剂;15~24份助剂;其中,所述导电填料包括水溶型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或多壁碳纳米管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环氧树脂涂料采用含有水溶型石墨烯、氧化石墨烯或多壁碳纳米管的导电填料以及导热填料,能够提升涂层的快速升温性能,升温发热速率快;能够改善环氧树脂的韧性,力学性能优异;添加导热填料,便于将导电填料产生的焦耳热快速传导至涂层及外部区域,增强涂层的整体导热性能,提高除冰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