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选线及定位方法及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2008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507564.3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布式选线及定位方法及方法,同步高速采集每一个供电区段上零序电压、零序电流和/或三相电流,并进行零序暂态能量法和/或三相电流暂态相关法分析,确定接地线路并定位接地故障区段;对接地线路上的每一个供电区段由受电端相供电端进行差分延时跳闸,当故障区段跳闸后故障消失,故障区段之前的所有供电区段停止计时,故障区段隔离时间达到后,通过重合闸恢复故障区间供电,若故障为瞬时故障,则可以实现恢复该故障区段所在线路的供电;若故障为永久故障,则通过后加速再次切除故障区段,实现故障永久隔离。本发明对单相接地故障区段实现准确定位、可靠隔离,保障了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提高了配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一种频率跟踪及动态布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1723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1811533480.2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跟踪及动态布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包括:同步采样模块、传输模块、频率跟踪模块及接地选线模块;同步采样模块用于同步采集电网的电压及电流信号,上传给接地选线模块及频率跟踪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实现接地选线模块及频率跟踪模块与同步采样模块间的同步数据传输,并用以支撑整个系统的动态布置;频率跟踪模块用于跟踪测量电网的实时频率;接地选线模块用于在得到频率基础上,对同步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进行选线算法分析,判断接地支路。本发明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能够实现在任何频率电网中可靠、准确、快速的选出接地线路,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能够实现系统的动态布置,提高对电网的适应性。

    一种频率跟踪及动态布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617235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533480.2

    申请日:2018-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频率跟踪及动态布置的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包括:同步采样模块、传输模块、频率跟踪模块及接地选线模块;同步采样模块用于同步采集电网的电压及电流信号,上传给接地选线模块及频率跟踪模块;传输模块用于实现接地选线模块及频率跟踪模块与同步采样模块间的同步数据传输,并用以支撑整个系统的动态布置;频率跟踪模块用于跟踪测量电网的实时频率;接地选线模块用于在得到频率基础上,对同步采样模块采集到的电压及电流信号进行选线算法分析,判断接地支路。本发明小电流接地选线系统,能够实现在任何频率电网中可靠、准确、快速的选出接地线路,从而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可靠性;能够实现系统的动态布置,提高对电网的适应性。

    跌落式熔断器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64825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99076.2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跌落式熔断器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实时获取区域配电网内每一个跌落式熔断器的定位信息、熔管位置信息、环境温湿度信息和线路负荷电流信息,并定时上报至上级服务器;根据所述熔管位置的变化情况以及线路负荷电流信息,判断熔管跌落状态;将所述熔管跌落状态的信息、所述熔管跌落前设定时间段内的线路负荷电流、环境温湿度信息以及对应的定位信息发送至上级服务器;通过上述步骤,实现对跌落式熔断器的实时在线监测。本发明能够对区域配电网中每一个熔断器跌落点进行快速、准确的定位并随之进行及时的维护,实现对区域配电网内的各个跌落式熔断器状态的实时在线监测。

    一种自适应全补偿消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262234A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2010185678.7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全补偿消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01、系统电容电流与对地漏电流参数计算,确定有源补偿的参数整定值;步骤S02、单相接地故障辨识,安全可靠的启动消弧线圈消除关隐患;步骤S03、主从消弧线圈的协同控制,以准确实现全补偿;步骤S04、故障消失后从消弧线圈退出机制,防止消弧线圈误动作,引发系统故障;步骤S05、建立自适应全补偿消弧系统,从而实现自适应全补偿。本发明能够快速、准确地补偿残流,使得接地残流限制在较小的范围甚至完全消除,从而有效抑制电弧接地过电压,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减少供电中断及发生电力事故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保证人员人身安全,提高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