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57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703332.0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串并联综合补偿装置,包括:串联补偿模块,设于主回路中,并与主回路中的快速真空开关连接;并联补偿模块,通过真空接触器与主回路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快速真空开关和真空接触器连接,用于根据配电网系统末端电压及负荷,通过快速真空开关和真空接触器控制串联补偿模块和并联补偿模块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配置了串联补偿模块和并联补偿模块,根据系统的需求对串联和并联电容器回路进行综合控制,不但能改变线路电抗,而且还能改变系统的无功潮流,同时还可以吸收谐波,使装置的调压能力和调压范围大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106099881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07016.3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 H02H9/02 , H02J3/18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无损耗阻尼回路,补偿装置包括电容器组,无损耗阻尼回路包括与电容器组连接并构成回路的阻尼支路,该阻尼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阻尼电阻和第一旁路开关,无损耗阻尼回路还包括与电容器组连接并构成回路的第二旁路开关,第二旁路开关与阻尼支路并联;第一旁路开关闭合后指定延时后,第二旁路开关闭合,第一旁路开关后,电容器组通过阻尼支路放电,阻尼电阻抑制放电电流峰值和频率,第二旁路开关闭合后,电容器组通过第二旁路开关放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两级旁路后,无电阻器R和电抗器L等部件长期接入回路,无插入损耗,相对于传统RL阻尼回路长期通电的旁路模式,更加经济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89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407026.7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串并联混合式主动调压设备,包括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补偿装置,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通过第一开关串接于主线路中,并联补偿装置并接于主线路中,并设于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之后,并联补偿装置为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装置,主动调压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串联电容器投退状态的开关状态检测装置,该开关状态检测装置分别与第一开关和并联补偿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配电网中采用串并联混合式主动调压装置,能有效提升线路末端电压,降低网损,相对单一的串联或并列补偿装置,串并联混合式主动调压装置具有不受系统电压和负荷电流变化的影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989B
公开(公告)日:2019-02-26
申请号:CN201610407026.7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配电网串并联混合式主动调压设备,包括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和并联补偿装置,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通过第一开关串接于主线路中,并联补偿装置并接于主线路中,并设于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之后,并联补偿装置为静止型动态无功发生装置,主动调压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串联电容器投退状态的开关状态检测装置,该开关状态检测装置分别与第一开关和并联补偿装置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配电网中采用串并联混合式主动调压装置,能有效提升线路末端电压,降低网损,相对单一的串联或并列补偿装置,串并联混合式主动调压装置具有不受系统电压和负荷电流变化的影响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22665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1
申请号:CN201510703332.0
申请日:2015-10-26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低电压治理的串并联综合补偿装置,包括:串联补偿模块,设于主回路中,并与主回路中的快速真空开关连接;并联补偿模块,通过真空接触器与主回路连接;控制器,分别与快速真空开关和真空接触器连接,用于根据配电网系统末端电压及负荷,通过快速真空开关和真空接触器控制串联补偿模块和并联补偿模块工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同时配置了串联补偿模块和并联补偿模块,根据系统的需求对串联和并联电容器回路进行综合控制,不但能改变线路电抗,而且还能改变系统的无功潮流,同时还可以吸收谐波,使装置的调压能力和调压范围大大增强。
-
公开(公告)号:CN205960635U
公开(公告)日:2017-02-15
申请号:CN201620559175.0
申请日:2016-06-1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配电网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无损耗阻尼回路,补偿装置包括电容器组,无损耗阻尼回路包括与电容器组连接并构成回路的阻尼支路,该阻尼支路包括相互连接的阻尼电阻和第一旁路开关,无损耗阻尼回路还包括与电容器组连接并构成回路的第二旁路开关,第二旁路开关与阻尼支路并联;第一旁路开关闭合后指定延时后,第二旁路开关闭合,第一旁路开关后,电容器组通过阻尼支路放电,阻尼电阻抑制放电电流峰值和频率,第二旁路开关闭合后,电容器组通过第二旁路开关放电。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两级旁路后,无电阻器R和电抗器L等部件长期接入回路,无插入损耗,相对于传统RL阻尼回路长期通电的旁路模式,更加经济节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574A
公开(公告)日:2013-10-09
申请号:CN201310232591.0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的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55kV侧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的装置包括并联的相控电抗器TCR支路和滤波FC支路,相控电抗器TCR支路和滤波FC支路均直挂在55kV母线下;该装置并联在AT供电系统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与正馈线之间;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目标分别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和闭环控制方式进行控制。本发明从电气化铁路牵引变无功补偿的关键技术着手,全面考虑了牵引变供电特点,把开环控制方式和闭环控制方式有机的结合使用,全面综合考虑了高压侧和低压侧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动态调节作用,灵活的定值设定便于用户根据自身要求下发调节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631187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310682409.1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开关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后部平行其设置一块连接背板;所述连接背板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光入光出面板、控制面板、触发面板、晶闸管面板和电源面板;所述光入光出面板、控制面板、触发面板、晶闸管面板和电源面板分别设有与各自垂直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背板相互电气连接的光入光出板、控制板、触发板、晶闸管板和电源板。该装置的结构紧更加凑,可以整体更换或对部分模块进行更换,大大提升了用电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346574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232591.0
申请日:2013-06-1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2J3/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40/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的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牵引变55kV侧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控制方法。该方法用的装置包括并联的相控电抗器TCR支路和滤波FC支路,相控电抗器TCR支路和滤波FC支路均直挂在55kV母线下;该装置并联在AT供电系统铁道牵引网的接触线与正馈线之间;控制方法根据控制目标分别采用开环控制方式和闭环控制方式进行控制。本发明从电气化铁路牵引变无功补偿的关键技术着手,全面考虑了牵引变供电特点,把开环控制方式和闭环控制方式有机的结合使用,全面综合考虑了高压侧和低压侧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的不同需求,最大限度的发挥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动态调节作用,灵活的定值设定便于用户根据自身要求下发调节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03631187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10682409.1
申请日:2013-12-12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中电普瑞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开关控制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机箱;所述机箱内后部平行其设置一块连接背板;所述连接背板上由左至右依次设置光入光出面板、控制面板、触发面板、晶闸管面板和电源面板;所述光入光出面板、控制面板、触发面板、晶闸管面板和电源面板分别设有与各自垂直连接并通过所述连接背板相互电气连接的光入光出板、控制板、触发板、晶闸管板和电源板。该装置的结构紧更加凑,可以整体更换或对部分模块进行更换,大大提升了用电负荷的供电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