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09B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187184.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 H02J3/14 , H02J3/32 , H02J3/26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孤岛微电网在线分层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在配电网故障发生后,基于储能设备和分布式光伏构建各孤岛微电网;基于孤岛微电网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模型,构建分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分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包括:电压偏差及分布式光伏逆变器产生无功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及与目标函数对应的约束条件;引入辅助变量向量对分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进行重构,得到问题等效模型;基于约束条件,使用拟牛顿ADMM方法对问题等效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孤岛微电网在线分层控制策略。本方案利用孤岛内固有的光伏资源解决孤岛微电网光伏并网后的电压安全问题,实现电压自治。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68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310804263.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的规划配置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通过建立深度置信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深度置信基本框架并确定训练方法,建立蚁群算法并进行改进,求解得到改进蚁群算法的控制策略,以控制策略作为网络的输出,历年交直流配电网数据作为输入训练深度置信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ACO‑DBN模型,进行算例测试和调整,输出优化配置策略,利用输出的优化配置策略对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进行优化。解决了传统DG选址定容规划中因没有考虑DG和负荷的时序特性而导致与实际有偏差的问题,有利于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实现系统经济性和环保性之间的平衡,使新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7370158A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710376024.0
申请日:2017-05-24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 北京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线路供电方法和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有载调压变压器,与一次侧电路和二次侧电路相连,用于调节一次侧电路和二次侧电路的变比;无功补偿电路,设置于二次侧电路;处理器,与有载调压变压器相连接,用于在一次侧电路的电压和二次侧电路的电压不满足预设条件时确定有载调压变压器的变比和无功补偿电路的无功补偿容量,并根据确定的结果调节有载调压变压器和/或无功补偿电路。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配电线路为了满足电能质量会造成增大无功消耗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8404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611148675.6
申请日:2016-12-1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1K11/32 , G01K1/02 , G01R19/16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1/32 , G01K1/02 , G01R19/16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监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通过传感器获取该待监测电缆的温度,其中,该传感器将该待监测电缆的温度发送至监控终端;该监控终端按照预设算法依据该温度计算出该待监测电缆的输电量需要调整的量;该监控终端依据该需要调整的量调整该待监测电缆的输电量,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达到了对电缆实现状态监测进而调整电缆输电量的目的,从而实现了可以动态分析电缆绝缘水平的规律、增强高压电缆安全性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由于现有技术无法提供运行维护的依据造成的高输出容量的高压电缆易出现事故、安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675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510187184.5
申请日:2025-02-20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IPC: H02J3/16 , H02J3/14 , H02J3/32 , H02J3/26 , H02J3/38 , G06F30/20 , G06F17/1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孤岛微电网在线分层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方法包括,在配电网故障发生后,基于储能设备和分布式光伏构建各孤岛微电网;基于孤岛微电网的三相不平衡配电网模型,构建分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分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包括:电压偏差及分布式光伏逆变器产生无功成本之和最小的目标函数,及与目标函数对应的约束条件;引入辅助变量向量对分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进行重构,得到问题等效模型;基于约束条件,使用拟牛顿ADMM方法对问题等效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孤岛微电网在线分层控制策略。本方案利用孤岛内固有的光伏资源解决孤岛微电网光伏并网后的电压安全问题,实现电压自治。
-
公开(公告)号:CN11947114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83740.X
申请日:2024-11-22
IPC: G01R31/00 , G01N23/2273 , G01N23/20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流避雷器用氧化锌压敏电阻状态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直流避雷器用氧化锌压敏电阻老化状态评估方法及系统,其方法通过对氧化锌压敏电阻单面被覆平行银电极,并对两电极之间沟道施加直流老化电压,分别测试未老化以及不同老化时间下,沟道处的ZnO压敏电阻(002)晶面的X射线衍射峰位置、Zn2p轨道峰位置。根据(002)衍射峰及Zn2p轨道峰的偏移程度对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状态进行评估,从而在晶界理化层面对直流避雷器用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状态进行判定,能够精准地对直流避雷器用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状态进行评价,提高了直流避雷器用氧化锌压敏电阻的老化状态评估结果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10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10570990.6
申请日:2024-05-09
IPC: H04W72/50 , H04W72/045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理层安全传输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涉及物理层安全通信领域,该方法包括:获取目标采样时段内采集到的第一信息时长和第二信息时长;基于第一信息时长和第二信息时长,构建目标函数;确定通过信道执行针对当前采样时刻的采集数据的多个任务时,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参数;基于目标函数,对资源分配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信道对应的资源分配结果;基于资源分配结果,对当前采样时刻的采集数据进行物理层安全传输。本发明解决了信道内资源分配由于相关技术中在物理层安全传输时,考虑因素不全面,导致信道内资源分配不均且通信效果较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526568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804263.7
申请日:2023-07-03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配电网的规划配置方法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电源优化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本发明通过建立深度置信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确定深度置信基本框架并确定训练方法,建立蚁群算法并进行改进,求解得到改进蚁群算法的控制策略,以控制策略作为网络的输出,历年交直流配电网数据作为输入训练深度置信网络优化的数学模型,构建ACO‑DBN模型,进行算例测试和调整,输出优化配置策略,利用输出的优化配置策略对交直流配电网分布式电源进行优化。解决了传统DG选址定容规划中因没有考虑DG和负荷的时序特性而导致与实际有偏差的问题,有利于得到更加符合实际的规划方案,实现系统经济性和环保性之间的平衡,使新能源利用率大幅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57815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319414.1
申请日:2022-10-26
Applicant: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压电缆穿仓的宽角平衡螺栓锁紧装置。包括连杆、卡扣和棘轮扳手,其中,卡扣分别固定设置于连杆的两端,棘轮板手分别对称固定设置于卡扣内。通过在连杆两端固定设置对称的两个棘轮扳手,并通过卡扣将棘轮扳手固定连接,使得在进行电缆仓底部的宽脚平衡螺栓在锁紧时,能够通过对称的棘轮扳手同时两个螺栓进行拧紧,使得处于对角线的螺栓的松紧程度和同步性保持一致,使得处于对角线的螺栓在拧紧时的受力保持一致,避免了电缆仓因螺栓在拧紧过程中由于受力不均造成环氧套管与电缆仓之间的密封圈被挤出导致电缆仓漏气或环氧套管碎裂,造成电缆安装的施工工期增长后施工成本增加。
-
公开(公告)号:CN115577425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239143.9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北京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户内变电站三维协同设计方法、系统、介质及设备,其包括:确定户内变电站三维设计的对象,该对象包括变电站物理模型及变电站编码;根据变电站物理模型的设计内容将变电站设计项目组划分为不同专业,对于不同专业内部,将专业设计任务细分为不同子目标,并分别规定其深度要求;设置上下游提、收资关系和关键节点,配合不同专业间的设计。本发明具有较高的时间和空间自由度,有效保障设计质量。本发明能在输变电工程三维设计领域中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