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65645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1911075263.8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盘管式压缩空气换热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在压缩空气储能换热系统中的空气管道中设置一种变径螺旋管,拟定变径螺旋管的一种管径规格和相邻盘绕圆周的管径截面中心连线与空气管道的径向截面之间的夹角α,考虑在空气管道的规格、降温需求、热量损失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满足降温所需的换热面积时,判断变径螺旋管能否按照两种不同直径的圆周盘绕并被容纳在空气管道内;判断为是时得出设计结果,判断为否时重新拟定变径螺旋管的管径规格或夹角α再次依步骤计算。通过在空气管道内设置前述的变径螺旋管,缓解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换热系统中管壳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大、换热储能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418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248642.9
申请日:2020-04-01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缩空气储能的电力系统及其调度方法,涉及电力系统的技术领域。该方法为:考虑压缩空气储能电站建设成本情况下,并结合压缩空气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售电电价,建立了考虑压缩空气储能的电力系统的动态特性、出力限制、储气子系统气压限制和蓄热利用子系统储热量的压缩空气储能的电力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实现对压缩储能的优化调度,其次减少压缩空气储能的电力系统的支出成本,最后以推动压缩空气储能的电力系统既经济,又能够实现备用、调峰调频时的调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765645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5263.8
申请日:2019-11-06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F30/20 , G06F119/08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盘管式压缩空气换热系统的设计方法,通过在压缩空气储能换热系统中的空气管道中设置一种变径螺旋管,拟定变径螺旋管的一种管径规格和相邻盘绕圆周的管径截面中心连线与空气管道的径向截面之间的夹角α,考虑在空气管道的规格、降温需求、热量损失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在满足降温所需的换热面积时,判断变径螺旋管能否按照两种不同直径的圆周盘绕并被容纳在空气管道内;判断为是时得出设计结果,判断为否时重新拟定变径螺旋管的管径规格或夹角α再次依步骤计算。通过在空气管道内设置前述的变径螺旋管,缓解现有的压缩空气储能换热系统中管壳式换热器占地面积大、换热储能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595229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885737.9
申请日:2019-09-19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变直径螺旋管式压缩空气储能换热装置及系统。变直径螺旋管式压缩空气储能换热装置包括用于输送换热气体的气体输送管和用于输送换热工质的变径螺旋管,变径螺旋管沿气体输送管的输送方向布置于气体输送管内。螺旋管为变径螺旋管,且变径螺旋管沿气体输送管的输送方向布置于气体输送管内,空气进入气体输送管内后,变径螺旋管的变径结构可增加空气的扰动,提高了空气侧换热系数,加强了空气侧的换热,进而提高了空气侧的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54666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1451114.2
申请日:2018-11-30
Applicant: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清华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2J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能互补系统中储能状态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各储能单元通过稀疏网络连接,而各储能单元的分布式控制器模块采集本地控制模块的荷电状态,并与相邻的被控储能单元进行交互荷电状态信息,采用离散一致性算法实现储能单元荷电状态一致值,进而通过均衡控制模块和本地控制模块调解各储能单元的输出功率,按其容量比例输出有功功率,实现多能互补微网储能状态均衡控制。本发明能够提高多能互补微电网储能单元的荷电状态均衡、功率分配精度,降低有功损失,以及提高储能单元的使用寿命。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