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6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318855.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蓝瑞电气有限公司 ,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点接地电阻器自动控制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本装置接在配电网中性点和大地之间,包括小电阻器、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接触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接触器串联,接触器与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并联,并联后的接触器和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一端与配电网中性点相连,接触器和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小电阻器,小电阻器的另一端直接接地。本发明在电网正常运行的时候,可控硅不导通,中性点经均压电阻接地,将均压电阻的阻值按高阻接地的方式选取,则此时的电网运行于经高阻接地方式,从而可避免铁磁谐振的发生,并且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继电保护灵敏度高,保护算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17079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318841.2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蓝瑞电气有限公司 ,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R3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电压幅值特征的配电网单相接地辨相方法,步骤一:实时检测配电网中性点电压信号U0;步骤二:采集U0、UA、UB、UC信号,并计算出各信号的幅值和相角,步骤三:用U0的幅值与上限阈值X、下限阈值Y进行比较;步骤四:当U0>X,则计算Ua、Ub、Uc的最小值,如果U0
-
公开(公告)号:CN11171116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318855.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蓝瑞电气有限公司 , 思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性点接地电阻器自动控制装置,涉及电力技术领域;本装置接在配电网中性点和大地之间,包括小电阻器、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接触器和控制器,控制器与接触器串联,接触器与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并联,并联后的接触器和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一端与配电网中性点相连,接触器和可控硅过压自动投切开关的另一端连接于小电阻器,小电阻器的另一端直接接地。本发明在电网正常运行的时候,可控硅不导通,中性点经均压电阻接地,将均压电阻的阻值按高阻接地的方式选取,则此时的电网运行于经高阻接地方式,从而可避免铁磁谐振的发生,并且小电阻接地方式下继电保护灵敏度高,保护算法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214409634U
公开(公告)日:2021-10-15
申请号:CN202120352865.X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上海蓝瑞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5B19/04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测电压强弱的控制装置,包括圆扁盒、扇形凹面、弯管、转轴、导电线、绝缘圆块、编码器、电机、蓄电池、圆凹面、圆弧电阻块、螺孔、外螺纹塑料圆块、电接触滑片、卡槽和电压传感器。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根据电压变化值划分为两个以上电压范围值并经编码程序输入至编码器7中,便于根据电压传感器感应的电压对电机进行运行控制,达到自动控制的效果,通过在编码器的控制下运行电机将经转轴连接的绝缘圆块转动,达到将电接触滑片依次卡在对应的卡槽内的效果,有利于与圆弧电阻块不同阻值部位接触,实现调整控制输出电流大小的功能,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780598B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111094690.8
申请日:2021-09-1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IPC: G06Q10/20 , G06Q50/06 , G06F40/242 , G06F40/1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变电站虚端子校核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立IED的端子库;建立典型IED模板;设置变电站的电压等级、接线方式,选择不同类型的典型IED模板生成变电站模板;导入变电站模板、IED的端子库、待校验的SCD文件,设置待校验的SCD文件中待校验IED的设备类型、电压等级、间隔类型、接线方式以及IED所属支路属性;将待校验SCD文件中的IED的虚端子连接关系与典型IED模板中的虚端子连接关系比较,输出虚端子校验结果;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智能变电站虚端子的校验,自动判断虚端子连线的正确性和完整性,使得人工检查周期大大缩短和工作效率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6455061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260824.1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 西安交通大学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变电站一二次信号关联测试过程可视化方法及系统,包括绘制变电站主接线图,所述主接线图中各一次设备均创建独立间隔;将SCD文件中二次设备对应逻辑节点关联至所述主接线图一次设备及相应间隔,完成所述一次设备和所述二次设备的关联建模;基于所述二次设备的状态监测配置,动态展示各所述间隔的电压电流、所述主接线图的一次设备运行状态以及所述二次设备的测试状态监测;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测试间隔的跳闸、动作、闭锁、反校、回采和位置等信号来校验跳合闸动作的逻辑和时序是否正确。
-
公开(公告)号:CN11059648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0778504.9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湖北中科亿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00 , G01R19/25 , H03M1/66 , G05B19/0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模一体化测试仪及其数模同步输出方法,数模一体化测试仪包括FPGA、CPU最小系统、第一DAC、恒温晶振、GPS/BD模块、光网口、第二DAC、功率放大器以及波形回采模块,FPGA与CPU最小系统连接,FPGA通过第一DAC与恒温晶振连接,FPGA通过第二DAC与功率放大器连接,功率放大器输出模拟量,功率放大器通过波形回采模块与FPGA连接,FPGA通过光网口输出数字量,FPGA与GPS/BD模块连接,GPS/BD模块接收卫星源信号;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数字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的同步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10704992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0779004.7
申请日:2019-08-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南京国电南自电网自动化有限公司 , 湖北中科亿能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光纤物理回路自动成图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选择间隔的设备列表集合A,非本间隔非交换机设备列表集合B,所有交换机设备列表集合C,选取集合A和集合B中的具有相同发送报文块和/或接收报文块的设备作为集合D;合并集合A和集合D作为集合E,从集合E中任取两个设备形成若干种第一组合;对每种第一组合中的两个设备的端口信息分别作为集合F和集合G,从集合F和集合G中分别任取一个端口进行组合形成若干种第二组合,判断对侧端口的端口信息与集合G中端口信息是否匹配,将所有物理连接关系按照自动布局算法进行自动成图;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实现变电站过程层光纤回路自动成图。
-
公开(公告)号:CN1144166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064993.3
申请日:2022-01-20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武汉凯默电气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虚实回路分层的二次回路可视化展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并解析智能变电站的SCD文件和SPCD文件;获取IED设备的虚端子以及虚端子描述,进行关键字匹配,对IED设备实际虚端子进行功能分类划分;展示任意一IED设备及其与虚回路关联IED设备之间的虚回路连接关系、虚回路实际状态、虚回路对应收发软压板状态、虚回路中交流信号的向量图;展示被选中IED设备与关联IED设备之间被选中回路功能定义的虚回路连接关系、虚回路实际状态、虚回路对应收发软压板状态、虚回路中交流信号的向量图和波形图;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继电保护二次回路复杂交错不利于现场人员进行异常分析及问题查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240133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434938.4
申请日:2021-04-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长园深瑞继保自动化有限公司
Abstract: 基于人工智能的继电保护设备家族性缺陷辨识方法,属于继电保护技术领域,解决如何有效识别在运行继电保护设备家族性缺陷的问题,通过获取并整理继电保护设备缺陷信息、设备台账信息得到缺陷数据,利用缺陷点提取、信息关联、数据规范化对缺陷数据进行打标签,结合继电保护设备的缺陷数据,分析继电保护设备缺陷原因和具体部位;根据继电保护设备家族型号,挖掘保护设备具体的缺陷分布情况,筛查出继电保护设备家族性缺陷;结合不同家族性缺陷设备在全网的运行情况,分析保护不正确动作软硬件风险,对应提出技术改造方法,缩短了继电保护设备家族性缺陷认定周期、提高了家族性缺陷认定准确性,有效加强家族性缺陷处理能力,提升电网运行稳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