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4669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30051.6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N20/00 , G06Q10/0639 , G06Q50/06 , G06F17/18 , G06F18/10 , G06F18/2433 , B60L53/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能量路由器的快充站资源聚合与互动调控方法,涉及电动汽车充电站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能量路由器采集快充站参数数据,将采集到的充电站参数数据通过本地服务器进行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快充站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指数;根据快充站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指数及快充站资源利用分析数据,通过机器学习构建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根据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进行参数优化,得到最优的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本发明通过快充站资源聚合模型分析资源利用情况数据,达到了快速明确快充站的资源利用充分程度的效果,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难以快速明确快充站资源利用充分程度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1610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594959.3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基于三总线的变电站二次系统,其中的所有二次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电流模块、电压模块、非电量参数模块、开关量模块、多回路启动模块、多回路分闸模块、多回路重合闸模块、多回路合闸模块,每一模块均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系统总线相连,对每一模块都进行多回路集成,对于二次设备需要与一次设备进行联系的部分,全部采用无线联系。本发明将全站所有二次系统利用“一对多”的集成控制技术,进行大规模高度集成,将原变电站中各种二次设备的数量进行大规模压缩。一次系统与二次系统之间的通信方式改为无线广域网通信方式,使其能够从现有变电站中移出,进一步减少变电站的占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6031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94581.7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全封闭的智能变电站的一次系统,取消了所有与输变电过程无关的所有建筑面积,移除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无人员与车辆进出通道并取消了所用电系统,仅包含有一次设备,所述一次设备利用GIS气体进行封装,对于需要与二次设备进行联系的部分,全部采用无线联系。本发明在取消了变电站内所有与输变电无直接关系的建筑面积、把二次系统从变电站内移出和取消所用电系统后,再对变电站内剩下的一次系统利用GIS技术再次进行空间压缩后,变电站的占地面积得到了大规模的压缩。
-
公开(公告)号:CN119962724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16967.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娄伟 , 朱胜龙 , 潘敏 , 甄超 , 赵成 , 丁津津 , 朱健 , 孙立成 , 王明 , 刘蔚 , 汪勋婷 , 刘峣 , 周杨俊冉 , 赵晔 , 程道卫 , 张凯棋 , 王浔 , 赵学理 , 杨晓东
IPC: G06Q10/04 , G06Q10/0631 , G06Q30/0202 , G06Q40/04 , G06Q50/06 , G06N3/126 , G06N5/04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用户差异化的PIES多主体博弈协同优化方法,考虑了包括产消者柔性资源的分布情况以及用户种类等差异性,建立了PIES内3种典型类型的用户模型,通过差异化建模揭示不同用户在动态价格机制下的优化行为与策略调整规律。建立含多种能源设备的PIA模型,统筹园区设备协同运行;考虑PIES的碳排放,引入奖惩型阶梯碳交易机制,建立园区电‑热‑碳交易市场,以约束园区综合能源系统的碳排放。基Stackelberg博弈理论,构建含多能互补的多主体主从博弈决策模型,用自适应差分进化算法结合Gurobi工具箱对所提模型进行求解获得最优调度方案,能够在保障用户隐私的前提下,协调PIA与用户之间的信息交互。
-
公开(公告)号:CN118569632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06937.7
申请日:2024-05-1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安徽大学
IPC: G06Q10/0635 , H02J3/0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故障分析的输配一体化化风险评估指标构建方法,包括:获取电力系统停电事故的历史事件信息,对历史事件信息进行机理分析获得事故机理图;根据事故机理图进行输配电网的耦合分析,获得风险因素;分析风险因素对电网可造成的潜在风险,基于潜在风险的分析结果构建风险评估指标。本发明以历史电力系统停电事故为基础,综合考虑新型电力系统中输配交互作用,深入分析输配电网交互作用和故障机理,设计一体化的风险指标,能够实现能源的有效输送,从而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474319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352798.1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风险评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接入电气设备性能信息采集、电力系统关联信息分析和电力风险等级反馈,本发明通过采集指定评估区域的各接入电气设备所属性能信息进行分析,并判定指定评估区域的设备性能评价值,对接入电气设备的功率、温度、容量等信息分别进行评定,为后续综合评定指定评估区域的系统风险指数提供更加科学的数据支撑,同时通过综合评定指定评估区域的系统风险指数,由此得到指定评估区域的电力风险等级,并进行风险反馈,能够减少风险等级误判的现象,在较大程度上保障了电能的可靠传输和系统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093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606650.1
申请日:2022-12-13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一种装配式智能变电站,包括设置有一次设备的变电站和移除变电站的集成的二次设备,一次设备利用GIS气体进行整体封装,所有二次设备按照功能划分为:电流模块、电压模块、非电量参数模块、开关量模块、多回路启动模块、多回路分闸模块、多回路重合闸模块、多回路合闸模块,每一模块均通过多路模拟开关与系统总线相连,对每一模块都进行多回路集成,对于二次设备需要与一次设备进行联系的部分,全部采用无线联系。本发明将全站所有二次系统利用“一对多”的集成控制技术,进行大规模高度集成,将原变电站中各种二次设备的数量进行大规模压缩,并从现有变电站中移出,进一步减少变电站的占地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9599221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876336.4
申请日:2024-12-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电车集群聚类与阶梯式碳交易的配电网低碳优化方法,涉及低碳优化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基于预设的自适应FCM算法对电动汽车充电站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分析结果构建电动汽车区域聚合商,对电动汽车集群进行控制;引入阶梯式碳交易机制,引导控制智能配电网的碳排放;以智能配电网运行成本最小和电动汽车聚合商运行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考虑阶梯式碳交易的智能配电网运营商与电动汽车聚合商的主从博弈双层优化模型,通过控制电价对电动汽车充电功率进行调控。本申请用以解决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接入智能配电网的低碳优化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97919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94632.0
申请日:2024-10-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nventor: 陶伟龙 , 汪勋婷 , 方进虎 , 孔德骏 , 唐大城 , 张程 , 王钰竹 , 丁津津 , 毛德拥 , 吕晓娜 , 王洪波 , 王伟 , 毛旬 , 郭力 , 周杨俊冉 , 印欣 , 张宏庆 , 陈璐 , 张传海 , 张倩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网多重级联故障的处置方法及系统,涉及电力系统故障处置领域,所述的一种用于电网多重级联故障的处置方法,包括:构建多重级联故障快速判断知识图谱;通过综合智能告警信息获取故障事件信息,监测电网实时运行状态;识别故障类型,获取设备关联信息;查询故障预案知识图谱,匹配故障处置流程预案,建立用于输出故障处置流程操作提示和信息互通的故障处置群;判断是否存在越限风险;对存在的越限风险采取调整策略直至消除全部越限风险;分析实际情况进行设备复电和状态恢复操作。本发明解决了故障处置时主要依赖于人工经验,智能化水平低的问题,同时提高电网多重级联故障处置的效率,减轻调控人员工作负担。
-
公开(公告)号:CN119543130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52960.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合肥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安徽大学
Inventor: 陶伟龙 , 汪勋婷 , 方进虎 , 孔德骏 , 唐大城 , 王钰竹 , 丁津津 , 毛德拥 , 王洪波 , 王伟 , 毛旬 , 郭力 , 周杨俊冉 , 印欣 , 张宏庆 , 陈璐 , 张传海 , 胡慧怡 , 杨一鸣 , 王玉宝 , 孙桥枫 , 张倩
IPC: H02J3/00 , H02J13/00 , G06Q10/0635 , G06Q50/06 , G06Q10/06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负荷转供智能分析及辅助决策方法,包括:通过模型管理和状态估计获取电网模型和基态断面数据,进行设备停电和越限转供分析,采用并行计算和服务化的方式,向故障协同处置等实时监控类应用、事故预案生成等分析校核类应用以及检修计划等调度管理类应用提供负荷转供辅助决策,从而可以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电网的风险等级。本发明选择停电和越限设备,自动计算得出相应负荷转供方案,分析受影响的重要用户,并清晰的展现在调度员面前,作为提醒和辅助依据,能一定程度的缩短过载负荷转供时间。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