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648208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0182269.0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631 , G06F30/18 , G06Q50/06 , G06N3/126 , H02J3/38 , H02J3/28 , G06F119/06 , G06F113/0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的配电网规划方法及存储介质,其步骤包括: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变电站进行规划;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对配电网网架进行规划;考虑微网灵活性资源属性情况下建立配电网双层规划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配电网规划模型中网架规划部分进行求解,针对网架结构出现交叉的现象,采用一种线路交叉判定方法并建立规划模型。本发明提出的考虑微电网灵活性资源的规划方法会少量增加网架规划的成本,但会提高整个配电网的传输裕度,使得未来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分布式电源波动或负荷预测不准确的情况时,线路留有足够的灵活性使得主网或微电网进行功率传输。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54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352127.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1H17/00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变压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首先通过传感器对变压器运行时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将采集的振动信号分为两组,一组为训练数据一组为测试数据;利用训练数据对周期稀疏注意力机制增强的LSTM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测试数据对训练后的LSTM模型泛化能力进行测试并依据结果对模型进行局部微调,最终利用局部微调后的LSTM模型实现变压器机械故障的诊断与识别。本发明可以减少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识别,对变电设备运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87787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211498473.X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抽水蓄能电站运行管控调节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协调发展的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智能管控调节系统,该抽水蓄能电站运行智能管控调节系统包括抽水调节子系统、发电调节子系统、信息存储子系统和设备调节子系统,本发明用过从抽水和发电这两个层面进行调节解析,实现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协调管控,有效解决当前抽水以及发电分析维度过于单一的问题,大幅度提高了抽水管理以及发电管理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同时有效增强了发电质量和蓄能质量的管控力度,确保了电力调峰效果和节能效果,并且还有效维护了抽水存储以及放水发电之间的平衡,使得抽水蓄能站的抽水方式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5730728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497645.1
申请日:2022-11-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 , G06Q10/0635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抽水蓄能电站选址评估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指定区域历史用电参数获取、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参数分析、目标建造区域获取、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获取、目标建造区域基本参数分析、待选建造区域初步筛选、待选建造区域地形结构参数采集分析、抽水蓄能电站适配建造区域选取,本发明提高了抽水蓄能电站选址分析的精准度,进而提升了后期实际建设的抽水蓄能电站与实际环境状况之间的匹配度,不仅降低了储水蓄能电站的投入成本,且能够达到合理高效的蓄能发电水平,进而为电网电力调度结构的调整提供可靠性的支撑依据,并有利于保障抽水蓄能电站的持续健康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15907167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496880.7
申请日:2022-11-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Q10/04 , G06Q10/0639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抽蓄电站调度运行优化技术领域,具体公开抽蓄电站调度运行优化方法、设备及介质。一方面来说,通过对各水电站对应各历史周期的运行状态评估指数进行分析,提高了各水电站对应各历史周期运行状态评估结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为后续各水电站对应预测周期的预计供电量的分析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一方面来说,对各水电站对应预测周期的预计运行状态评估指数进行分析,进而分析得到各水电站对应预测周期的预计供电量,不仅实现了对各水电站对应预测周期的预计分析,同时还有效规避了因水电站对应预计供电量不足以满足需电区域的需电量而造成的二次调度,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调度资源,避免了一定的电量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11542314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0830514.4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回归分析和LSSVM的源荷一体化预测方法,包括:采集数据;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剔除异常数据,并进行归一化处理;计算待预测地区的各风、光电站功率时间序列和该地区风、光电站总功率序列的皮尔逊相关系数r,以及各个风、光电站的数据准确度C;对待预测地区的特征风、光电站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基于STL的时间序列分解;构建回归预测模型;得到待预测地区最终的风电、光伏预测功率;得到待预测地区的负荷预测结果。本发明通过STL时间序列分解,对于各个分量的特性构造不同的回归函数,以量化气象因素、时间因素对风电场、光伏电站出力的影响,本发明考虑到气象因素对不同分量的影响,预测模型更加详细。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285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88222.6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源电力系统排放智能监测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输电线分别进行开关设备泄露碳排放监测和线损碳排放监测,进而基于监测结果统计目标输电线在当前监测周期的综合碳排放指数,实现了电力系统所属电网侧的碳排放监测,深化了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监测,满足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监测需求,与此同时在对输电线上的开关设备进行泄露碳排放监测过程中,不仅对开关设备的六氟化硫泄露量进行监测,还对开关设备安装位置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进而据此分析六氟化硫的扩散状态,从而基于六氟化硫泄露量及其扩散状态综合评估开关设备的泄露碳排放系数,提高了开关设备泄露碳排放监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189346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12211.2
申请日:2022-06-22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直接负荷控制和分时电价的柔性负荷最优引导性方法,包括:通过改进边界移动技术,添加约束因子作为约束条件,以邓恩指数为目标函数求解最优时段,针对可削减柔性负荷,首先对最优时段内峰时段的负荷采取直接负荷控制策略,然后采用分时电价策略进行负荷修正,得到修正后的负荷;针对可转移柔性负荷,对最优时段采用分时电价策略,并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求解最优分时电价。本发明采用邓恩指数作为目标函数,既能实现高精度,又能有效提高时段划分效率;本发明采用等效热参数ETP模型建立可削减柔性负荷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修正分时电价,可有效减小可削减柔性负荷曲线的峰值负荷和峰谷差。
-
公开(公告)号:CN117093854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311352127.5
申请日:2023-10-19
Applicant: 安徽建筑大学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1H17/00 , G06F18/10 , G06N3/0442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变压器机械故障诊断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包括首先通过传感器对变压器运行时的振动信号进行采集;将采集的振动信号分为两组,一组为训练数据一组为测试数据;利用训练数据对周期稀疏注意力机制增强的LSTM模型进行训练,并利用测试数据对训练后的LSTM模型泛化能力进行测试并依据结果对模型进行局部微调,最终利用局部微调后的LSTM模型实现变压器机械故障的诊断与识别。本发明可以减少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量,实现智能化的故障诊断与识别,对变电设备运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5236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2210888222.6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安徽众兴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能源电力系统排放智能监测分析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对电力系统的输电线分别进行开关设备泄露碳排放监测和线损碳排放监测,进而基于监测结果统计目标输电线在当前监测周期的综合碳排放指数,实现了电力系统所属电网侧的碳排放监测,深化了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监测,满足了整个电力系统的碳排放监测需求,与此同时在对输电线上的开关设备进行泄露碳排放监测过程中,不仅对开关设备的六氟化硫泄露量进行监测,还对开关设备安装位置的大气环境进行监测,进而据此分析六氟化硫的扩散状态,从而基于六氟化硫泄露量及其扩散状态综合评估开关设备的泄露碳排放系数,提高了开关设备泄露碳排放监测的全面性和深刻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