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2154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8810.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nventor: 朱晟 , 刘同旭 , 刘同同 , 朱明星 , 冯飞波 , 尹晓峰 , 王平 , 张满 , 孙慧 , 李莉莉 , 杨晓艳 , 任卫明 , 沈世林 , 张健 , 娄伟 , 孙立成 , 张诗寒 , 杨晓东
IPC: G06Q10/0631 , H02J3/00 , G06Q10/20 , G06Q50/06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考虑高供电可靠性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规划方法,涉及配电网领域,包括建立“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结构、建立“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模型以及建立配电网和交通网协同规划模型。本发明提出考虑高供电可靠性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电网‑交通网协同规划方法,统筹分布式电源接入方式、农具电气化、农村微型交通充换电等建立“光、车、储、网、荷”和配电自动化设备一体化组合的三微融合主动配用电系统规划模型,提升乡村配电系统的应急保供能力,为建设“零停电”高可靠乡村配电示范区提供网架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647028A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1568962.7
申请日:2024-11-0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合肥工业大学
IPC: G06F30/18 , H02J3/00 , H02J3/28 , H02J3/32 , H02J3/38 , G06F30/20 , G06N5/04 , G06F113/04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系统运行模式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结构;步骤2、建立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模型;步骤3、建立基于纳什‑哈萨尼理论的三微运行模式。本发明所提出的方案能够最优地协调所有资源,可以显著提高运营经济性和资源利用率,体现了所提出的三微融合配电网‑交通网耦合系统运行模式的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1897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111414493.X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仲超 , 朱明星 , 李奇 , 李建泽 , 孙智慧 , 沈卫兵 , 李莉莉 , 薛立军 , 盛华艳 , 孙航 , 孙冰冰 , 仰继连 , 张纯 , 王一帆 , 曹艳珺 , 余赵绮
IPC: H04Q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电能参数远程采集监控系统、方法、终端及介质,实现了电能表远程抄表和监控系统,系统地分析了该电能表的计量算法、软硬件设计和远程监控系统的具体功能。该电表采用双CPU结构对数据进行处理,数据信号处理器(DSP)主要计算电表的功率、电能等数据,电能管理CPU的主要作用是与用户进行人机交互并通过4G通信技术对数据进行传输。远程监控系统主要是将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该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电表情况,采用自动抄表的方式大大地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但该系统只能对电表数据进行采集,不能对水表、燃气表等其它表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064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83092.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仲超 , 孙航 , 李莉莉 , 朱明星 , 孙智慧 , 李建泽 , 李奇 , 薛立军 , 沈卫兵 , 盛华艳 , 陈志辉 , 仰继连 , 曹艳珺 , 朱东亮 , 邱雯 , 周佳平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自适应窗的电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基于自适应窗预处理所述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以获得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基于所述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所述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预测,以获取预测电量数据。本发明可以最大程度地融合温度数据包含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获取气象温度变化对用户用电量的影响程度,提高了电量预测的准确性;预测方法简单,便于实现,且耗时较短,所对应的预测装置可直接设于监测点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及预测,进一步降低了预测的延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064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183092.1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仲超 , 孙航 , 李莉莉 , 朱明星 , 孙智慧 , 李建泽 , 李奇 , 薛立军 , 沈卫兵 , 盛华艳 , 陈志辉 , 仰继连 , 曹艳珺 , 朱东亮 , 邱雯 , 周佳平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自适应窗的电量预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基于自适应窗预处理所述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以获得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基于所述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所述向量自回归模型滚动预测,以获取预测电量数据。本发明可以最大程度地融合温度数据包含的信息,从而更准确地获取气象温度变化对用户用电量的影响程度,提高了电量预测的准确性;预测方法简单,便于实现,且耗时较短,所对应的预测装置可直接设于监测点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及预测,进一步降低了预测的延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217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08137.6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PC: G06Q10/047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6/29 , G06T17/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地图规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网数据地图的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得若干个最接近选址点的电站点,并以环境信息中的面积信息作为影响因素建立环境代价模型,根据环境代价模型来确定最优的选址点以降低并网的路径建设成本,并将确定的最优选址点作为未完成建设的电站点记录在电网地图中,以保证下一次进行选址时,电网地图上具有所述未完成建设的电站点。本发明通过在地图规划时,以环境信息的面积作为估算基础来获得最优的选址点,无需多次访问电网地图,而且能够在每次确定最优选址点后将其记录,能够在每次计算的同时考虑到上次计算中确定的选址点,在优化的同时考虑到未完成建设的电站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06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110180375.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仲超 , 孙航 , 李莉莉 , 朱明星 , 孙智慧 , 李建泽 , 李奇 , 薛立军 , 沈卫兵 , 盛华艳 , 仰继连 , 陈志辉 , 张纯 , 王一帆 , 余赵绮 , 张敬周
IPC: G06Q10/0631 , G06F18/2411 , G06F18/24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温度特征的电网电量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其包括:获取电网的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预处理所述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以获得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基于所述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所述向量自回归模型向前滚动预测,以获得电网的预测电量数据。本发明融合了气象因素中的温度特征,相较于现有预测方法或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预测误差更小,有效提高了电网电量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有助于供电公司进行合理调配以提供高质量用电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电量损耗,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用户服务体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290706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80375.0
申请日:2021-02-08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Inventor: 吴仲超 , 孙航 , 李莉莉 , 朱明星 , 孙智慧 , 李建泽 , 李奇 , 薛立军 , 沈卫兵 , 盛华艳 , 仰继连 , 陈志辉 , 张纯 , 王一帆 , 余赵绮 , 张敬周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融合温度特征的电网电量预测方法、装置、介质及终端,其包括:获取电网的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预处理所述原始电量数据和原始温度数据,以获得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基于所述标准电量数据和融合温度数据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采用所述向量自回归模型向前滚动预测,以获得电网的预测电量数据。本发明融合了气象因素中的温度特征,相较于现有预测方法或模型,考虑因素更为全面,预测误差更小,有效提高了电网电量预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并且有助于供电公司进行合理调配以提供高质量用电服务,不仅有利于提升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减少了电量损耗,节约了能源,改善了用户服务体验,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706566A
公开(公告)日:2020-01-17
申请号:CN201910972467.5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变电场站虚拟展示培训导航一体化系统,该系统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架构,服务端采用.net平台,weblogic发布服务端应用程序,客户端安装培训仿真三维软件,该系统总体架构分为展示层、数据层和导航应用层三个层次。本发明对变电场站标准化规范化,降低出错率,提高电力工程质量;电力技术重复培训,打破时间空间限制,降低成本,将我们的变电站1:1还原场景,所有的使用者都可以根据这套发明操作大大降低培训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9757360U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20636404.4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蚌埠供电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电网运行环境监测装置,包括集水斗和报警机构,集水斗设置在方形铝制天花板的内壁;集水斗为两端开口的漏斗状结构,且集水斗开口较小的一端设置有引导管;报警机构包括声光警报器、触发单元和空心浮球;通过放置在铝制天花板内的集水斗将屋顶漏下的雨水导入引导管的底部,产生的浮力推动空心浮球带动触发单元,使得触发单元接触声光警报器,启动声光警报器报警,便于在电网配电室屋顶漏水时,及时检测到漏水报警并收集部分漏水,留下断电检修的反应时间,有效避免配电室元器件受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