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多个光伏微电网的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4499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494352.1

    申请日:2018-12-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含多个光伏微电网的配电网的运行维护方法,属于配电网运行维护领域,以解决目前方法会给配电网和工作人员带来安全威胁的问题。包括建立含多个光伏微电网的配电网模型,配电网模型包括配网主干路、配网支路和光伏微电网支路,配网主干路、配网支路和光伏微电网支路均包括多个节点;在配电网模型的配网主干路和配网支路中的每个节点设置短路故障,在故障时记录各个节点的电压有效值并判断配电网模型的运行是否可靠;如果配电网模型运行不可靠,确定配电网模型中的配网主干路和配网支路中的节点出现短路故障时的运行维护方法;确定配电网模型对应的配电网现场的配网主干路和配网支路中的节点出现短路故障时的运行维护方法。

    一种风冷控制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655095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66348.7

    申请日:2016-03-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F27/08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用的风冷控制装置。本发明主要解决变压器中油温较高的问题。本发明风冷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和多个风机、安装在控制箱内的CPU控制主板和电路板,多个风机安装在变压器的柜子内,控制箱的前盖设置在控制箱的上部,在控制箱的下部设有信号开出端子、电源输入端子和电源输出端子,CPU控制主板与电路板相连接,电路板与多个风机相连接以控制多个风机的开和关,在前盖上设有风机运行指示灯、风机停止指示灯和电源工作指示灯,电路板与多个风机和电源输入端子相连接,电路板还与风机运行指示灯、风机停止指示灯和电源工作指示灯相连接。

    一种电力电子器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4201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811298234.3

    申请日:2018-11-02

    Abstract: 一种电力电子器件测试方法,利用包括电源模块、系统控制单元、阻抗测试单元、低压测试单元、触发回报单元、输出控制单元、采样单元和外设在内的测试装置,完成晶闸管旁路开关的集成化快速检测。具体包括:根据外设输入的测试项目判断是否是阻抗测试、短路测试还是触发测试,并由系统控制单元下发指令到相应的测试单元和输出控制单元;采样单元采集被测电力电子器件上流过的电流及两端电压发送给系统控制单元判断试验结果;触发回报单元将被测器件的回报信号反馈至系统控制单元,判断被测器件的触发状态。本方法实现了阻容回路、短路试验、触发试验等试验项目的集成化;简化晶闸管旁路开关的测试操作、测试流程,缩短维护检修时间。

    量程可调式主变温度变送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646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210257236.8

    申请日:2022-0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量程可调式主变温度变送器控制方法,温度变送器控制方法:信号接收:温度变送器可以接入两路油温表的输出信号,分别接入TE1、TE2;信号处理,处理模块接收TE1、TE2信号,通过拨码开关可以控制改变处理模块运行的程序,从而选择油温表的输入量程;拨码开关设定,拨码开关设有一路开关、二路开关、三路开关和四路开关,拨码开关选择输入油温表的量程后,进行信号转化;信号输出,恒流信号输出端分别是AO1、AO2。本发明对应温度输入量程范围0‑100℃、0‑120℃、0‑150℃、0‑160℃涵盖了目前常用的主变油温表的量程范围;使用拨码开关改变芯片程序,调节量程便捷;可同时为两个主变油温表提供接入端口。

    齿轮齿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6853909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910153.9

    申请日:2023-07-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齿轮齿条组合往返驱动的线箱绕线机构,解决了如何实现电线进入绕线箱后能均匀地缠绕在线辊上的问题;通过锥形小齿轮(6)与锥形大齿轮(9)的啮合,将L形旋转摇把在前后纵向方向的旋转转化成在左右方向上的旋转,并通过两组直齿轮的啮合,将旋转传递给第二传动轴(12)和第三传动轴(16),齿条(19)上的左部齿与左齿轮第一有齿区域(24)上的齿啮合在一起,齿条(19)上的右部齿交替地分别与右齿轮第一啮合齿区域(20)上的齿和右齿轮第三啮合齿区域(22)上的齿啮合在一起;从而带动口字形导线框中电线在绕线辊上依次轮流向左和向右移动下的缠绕,使绕线不会出现卡滞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