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19884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322855.6
申请日:2024-09-23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工程大学
IPC: G01N2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传感与量测技术领域,公开了气敏传感器的涂覆层、气敏传感器和应用。所述涂覆层包括内部材料层和外部材料层,所述外部材料层涂敷在内部材料层的表面;所述内部材料层的材料为g‑C3N4和双金属钼酸盐复合材料,所述g‑C3N4和双金属钼酸盐复合材料通过将g‑C3N4与双金属钼酸盐进行烧结得到;所述外部材料层的材料为环状大分子化合物改性的氧化石墨烯;所述环状大分子化合物为环糊精和/或聚脲。本发明的涂覆层的外层材料层具有体积筛分作用,可以过滤掉其它干扰气体,仅氢气可透过,被气敏传感器所感应,气敏传感器对氢气具有高灵敏度且能防止其它还原气体分子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404741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982422.3
申请日:2021-08-25
Applicant: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GIS/GIL设备机械振动模拟系统及其方法,包括GIS/GIL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单元、扫频注入单元、电压电流发生单元、多通道振动测试和结构模态分析单元和人机交互控制单元;GIS/GIL设备机械缺陷模拟单元包括由GIS/GIL设备的真型气室组合形成的主回路;扫频注入单元用于向主回路注入扫频电源;电压电流发生单元用于向主回路施加电压负载和注入工频电流;多通道振动测试和结构模态分析单元用于采集GIS/GIL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进行缺陷辨识和模态分析并将辨识分析结果反馈至人机交互和控制单元;人机交互和控制单元用于显示辨识分析结果。本发明为有效检测GIS/GIL设备机械振动缺陷提供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481B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010906414.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设备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待测GIS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对该振动信号进行标准化处理;S2、计算所得标准化处理后的振动信号的显著性序列;其中,显著性序列为表示原始振动信号变化趋势的时间序列;S3、将所得显著性序列输入到预训练好的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中,得到待测GIS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本发明通过计算GIS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显著性序列,来提高故障信号的区分度;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GIS设备的故障诊断模型,对GIS设备的显著性序列进行识别,可精确的完成对GIS设备具体故障类型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179481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0906414.6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GIS设备的机械故障诊断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采集待测GIS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信号,并对该振动信号进行标准化处理;S2、计算所得标准化处理后的振动信号的显著性序列;其中,显著性序列为表示原始振动信号变化趋势的时间序列;S3、将所得显著性序列输入到预训练好的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中,得到待测GIS设备的运行状态;其中,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为卷积神经网络。本发明通过计算GIS设备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信号的显著性序列,来提高故障信号的区分度;并采用卷积神经网络作为GIS设备的故障诊断模型,对GIS设备的显著性序列进行识别,可精确的完成对GIS设备具体故障类型的判断。
-
公开(公告)号:CN11206993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844222.7
申请日:2020-08-20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武汉南瑞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升GIS设备故障诊断准确率的振动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采集不同健康等级下的GIS设备振动信号;将GIS设备振动信号以一个周期为时间长度划分成多个样本,构建振动信号数据集;对振动信号数据集中所有样本做归一化处理,然后做一维转二维的图像化操作,获得图像化的振动信号,得到振动图像数据集;将振动图像数据集按照预设比例划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构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将实时采集到的GIS设备振动信号归一化处理后做图像化操作,得到图像化的振动信号输入GIS设备故障诊断模型,得到当前GIS设备的健康等级,实现GIS设备故障诊断。本发明对GIS设备具体运行状态进行判断且故障诊断准确性较高。
-
公开(公告)号:CN118066126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507221.1
申请日:2024-04-25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浙江尔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F04D1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变压器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变压器潜油泵扫膛故障模拟装置及评估方法,包括:连接件,通过轴承设置在叶轮与转子之间的潜油泵轴上;第一波纹管,一端与连接件侧表面密封连接,另一端连接潜油泵外壳内壁,其管壁上设置有第一出油口,第一出油口连接第一阀门,第一阀门连接第一抽油装置;第二波纹管,与第一波纹管关于潜油泵轴对称设置,其内部设置有电机和挡板,挡板通过牵引绳与电机相连;倾斜角度测量模组;运行数据采集模组;上位机;本申请通过控制第一出油口、第一阀门、第一抽油装置的工作状态和电机电压,控制第一波纹管和第二波纹管压缩或伸展,从而模拟潜油泵轴不同倾斜角度下的潜油泵扫膛故障。
-
公开(公告)号:CN118294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9741.9
申请日:2024-04-07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多参量监测装置及融合检测方法,具体包括:在并联电抗器内部设置典型局部放电缺陷,通过所设计的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多参量监测装置,监测不同局部放电缺陷下的宽频电流信号、振动信号和特高频信号特征;通过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算法对不同典型局部放电缺陷下的特征数据序列进行训练、学习,修正模型参数,使模型能够更好地识别故障特征。本发明解决了以往仅依靠单一传感器造成局部放电故障误判、漏判进而造成并联电抗器状态感知不准确的难题;解决了多参量之间互相关联、耦合的问题,实现了并联电抗器局部放电故障原因精准识别和运行状态准确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289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111383864.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套管末屏接地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末屏底座、接地帽、末屏绝缘套和末屏引线,接地帽螺纹连接于末屏底座上,接地帽与末屏底座之间形成空腔,末屏绝缘套设置于末屏底座的内孔中,末屏引线贯穿末屏绝缘套且一端伸入空腔内;末屏引线的上方设置有倒“凹”形的接线柱,接线柱的上端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接地帽上端面设置,连接杆的周向设置有绝缘组件,绝缘组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嵌有多个密封轴承;接线柱周向两侧对称设置有绝缘块,接地帽内壁设置有水平凸起,水平凸起与绝缘块一一对应且抵触设置。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102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247114.0
申请日:2022-03-1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电抗器磁路缺陷模拟装置,包括分隔为两个油室的油箱;一油室放置变压器,变压器副边与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电连接;第一电容另一端穿过另一油室接地,第二电容另一端与第一选择开关、缺陷选择电路和第二选择开关串联后接地,缺陷选择电路包括并联的多个缺陷单元,各缺陷单元连接方式相互独立,均与第一电容另一端电连接。本发明提供的并联电抗器磁路缺陷模拟装置,油箱分割为两个油室,可减少产生气体污染的范围;通过配置开关不同档位,实现对并联电抗器磁路多点接地,以及磁路处于多种不同缺陷单元的连接状态下的准确模拟,提升查找磁路缺陷与产生的特征气体之间的关联特征的工作效率,提高判断结果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289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383864.2
申请日:2021-11-19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1R4/6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式套管末屏接地装置;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末屏底座、接地帽、末屏绝缘套和末屏引线,接地帽螺纹连接于末屏底座上,接地帽与末屏底座之间形成空腔,末屏绝缘套设置于末屏底座的内孔中,末屏引线贯穿末屏绝缘套且一端伸入空腔内;末屏引线的上方设置有倒“凹”形的接线柱,接线柱的上端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贯穿接地帽上端面设置,连接杆的周向设置有绝缘组件,绝缘组件内部自上而下依次嵌有多个密封轴承;接线柱周向两侧对称设置有绝缘块,接地帽内壁设置有水平凸起,水平凸起与绝缘块一一对应且抵触设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