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2997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680156.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18/213 , G01M13/045 , G01M13/021 , G01M13/028 , G01M13/003 , G01R31/34 , G06F18/22 , G06F1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烈度污秽区生产环境智能监控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高烈度污秽区数字车间生产环境智能监控方法及系统,特别地,本发明针对设备的振动信号进行分析,以实现对设备运行状态的有效监控,具体而言,本发明通过提取振动信号的时域特征,并结合这些特征的权重计算出设备的振动分数,进而判断设备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并进一步确定具体的故障类型,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显著提高了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并增强了系统的适应能力,适用于多种工业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045930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410141.7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翼缘断开式梁柱连接节点,涉及连接节点技术领域,包括:上翼缘板,上翼缘板包括第一上翼缘板和第二上翼缘板,第一上翼缘板与第二上翼缘板之间具有上翼缘切口;上连接板,上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上翼缘板和第二上翼缘板上,上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上翼缘板的横截面积;下翼缘板,下翼缘板包括第一下翼缘板和第二下翼缘板,第一下翼缘板与第二下翼缘板之间具有下翼缘切口;下连接板,下连接板的两端分别固定于第一下翼缘板和第二下翼缘板上,下连接板的横截面积小于第一下翼缘板的横截面积;腹板,上翼缘板和下翼缘板的一端固定于腹板的一侧。本发明利用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产生塑性铰,并且方便安装与制造。
-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34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19318.5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数字化设计模型进行施工管理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变电站GIM三维设计模型;步骤二,在三维模型渲染引擎中建立变电站场地模型;步骤三,根据初始施工计划,将GIM三维设计模型加载到变电站场地模型中;步骤四,通过施工预演,真实模拟每一个施工工序并呈现每一个施工工序后的三维场景;步骤五,人工审核每一个施工工序后获得的三维场景图并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形成最终施工计划和可视化的施工方案;步骤六,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最终施工计划和可视化的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施工。本发明通过施工预演,减少了施工过程的问题返工,以及风险预控措施的规避失误,减少了施工过程的安全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8087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66002.9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角度调节预制光伏外墙板构造及方法,包括基层墙体,所述基层墙体表面预制锚固龙骨或锚固件,所述基层墙体上活动设置有可调节外框架,可调节外框架上安装光伏面板,所述可调节外框架通过转动组件及滑移组件安装于所述基层墙体预制锚固龙骨或锚固件表面,并通过PC端控制驱动机构促使光伏面板围绕转动组件随着太阳的照射角度进行调节。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竖向转动轴,竖向转动轴与驱动机构连接,通过PC端控制驱动机构带动竖向转动轴转动,竖向转动轴与设置于基层墙体上的齿轮齿条传动盒连接。
-
公开(公告)号:CN118007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266001.4
申请日:2024-03-0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E04C2/284 , E04C2/30 , E04B2/00 , E04B1/80 , E04B1/94 , E04C5/06 , E04C5/16 , B28B23/04 , B28B11/24 , B28D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组合式断桥防火保温墙板及制备方法,包括保温墙板,所述保温墙板包括保温材料、跨中断桥抗剪连接件、边缘断桥抗剪连接件、钢筋和墙板基材,所述保温墙板由钢筋通过边缘断桥抗剪连接件和跨中断桥抗剪连接件连接成整体,形成钢筋网笼,所述钢筋网笼之间填充保温材料,所述钢筋网笼被墙板基材包覆,通过边缘断桥抗剪连接件和跨中断桥抗剪连接件协同工作抵消层间纵向剪力,实现内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协同受力。本发明通过边缘断桥抗剪连接件和跨中断桥抗剪连接件协同工作,完成抵消层间纵向剪力,实现内外侧蒸压加气混凝土或轻质混凝土协同受力,在抗弯截面惯性矩增大,提高了受力性能和抗变形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2035934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010919318.5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30/13 ,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变电站的数字化设计模型进行施工管理控制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变电站GIM三维设计模型;步骤二,在三维模型渲染引擎中建立变电站场地模型;步骤三,根据初始施工计划,将GIM三维设计模型加载到变电站场地模型中;步骤四,通过施工预演,真实模拟每一个施工工序并呈现每一个施工工序后的三维场景;步骤五,人工审核每一个施工工序后获得的三维场景图并对施工计划进行优化,形成最终施工计划和可视化的施工方案;步骤六,现场施工人员按照最终施工计划和可视化的施工方案进行现场施工。本发明通过施工预演,减少了施工过程的问题返工,以及风险预控措施的规避失误,减少了施工过程的安全事故发生。
-
公开(公告)号:CN112036759A
公开(公告)日:2020-12-04
申请号:CN202010919487.9
申请日:2020-09-0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 国网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网工程物资清单编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从三维设计平台获取电网工程三维设计成果并提取电网工程中需要的工程设备材料数据;步骤二,从物资数据库中对提取到的工程设备材料数据中的设备进行物资选型;步骤三,物资选型后形成物资清单并上报。系统包括三维设计平台和物资清单上报平台。本发明直接从电网工程的三维设计成果中提取工程设备材料数据,经过物资选型后形成物资清单并进行上报,能保证上报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81084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49526.2
申请日:2024-01-12
Applicant: 国网山西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H02B13/035 , H02B13/075 , H02B1/20 , H02B1/24 , H02J3/18 , H02H9/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烈度污秽区变电站布置结构,属于高烈度污秽区变电站布置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高烈度污秽区变电站布置结构的改进;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布置在目标区域内的220kV配电装置楼、110kV配电装置楼、35kV开关柜和主变压器场地,在主变压器场地设置有第一、第二、第三主变压器,各主变压器的进线端通过高压线缆接入220kV配电装置楼内的进线回路,各主变压器的出线端通过高压线缆分别与110kV配电装置楼内的出线回路、35kV开关柜的出线回路相连;220kV配电装置楼外部通过设置电缆隧道接入220kV等级进线高压电缆;本发明应用于高烈度污秽区变电站设施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14087514A
公开(公告)日:2022-02-25
申请号:CN202111410034.4
申请日:2021-11-24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F16M1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钢结构配电楼GIS设备安装可移动吊夹,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包括轴体和抱梁矩;所述轴体上部两侧分别通过所述抱梁矩与工字钢梁连接;所述轴体与所述抱梁矩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轴体上设置有多个连接孔。本发明中的钢结构配电楼GIS设备安装可移动吊夹,吊装可靠,安装方便;不对梁体加工,无碍梁体又简化施工;适用全部GIS设备安装,有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37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25743.8
申请日:2024-01-08
Applicant: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PC: G06F40/58 , G06F40/24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输变电工程模型参数智能提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数据字典初始化加载;S2:数据源的解析;S3:源数据的装载;S4:数据的加工;所述数据加工是系统最为关键的步骤,具体可分为枚举类数据格式的翻译,对字符有长度要求的约束性翻译,以及普通的对应关系翻译;S5:自定义格式的封装;S6:数据的持久化。该输变电工程模型参数智能提取方法可建设基础模型的数据映射,使现有电网建设基础模型中的数据与其他系统或平台进行共享和交互,从而可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和价值,同时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并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最终促进电力行业的创新和发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