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55B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024323.3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大容量多元数据接入的机网协调系统,包括火电厂子站采集系统、水电厂子站采集系统、风电场子站采集系统和中心主站系统,所述火电厂子站采集系统、水电厂子站采集系统、风电场子站采集系统与中心主站系统之间通过IEC104规约并借助电力调度数据网实现通信。在此系统架构基础上,实现了发电厂热工、水机、励磁等专业设备级、控制系统级数据在电网侧的集中采集,并结合电网运行信息,实现了发电侧设备运行设备评估、涉网功能考核等机网协调高级应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589455A
公开(公告)日:2016-05-18
申请号:CN201610024323.3
申请日:2016-01-14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5B2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23/0224 , G05B2219/240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大容量多元数据接入的机网协调系统,包括火电厂子站采集系统、水电厂子站采集系统、风电场子站采集系统和中心主站系统,所述火电厂子站采集系统、水电厂子站采集系统、风电场子站采集系统与中心主站系统之间通过IEC104规约并借助电力调度数据网实现通信。在此系统架构基础上,实现了发电厂热工、水机、励磁等专业设备级、控制系统级数据在电网侧的集中采集,并结合电网运行信息,实现了发电侧设备运行设备评估、涉网功能考核等机网协调高级应用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78471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1
申请号:CN201910016117.1
申请日:2019-01-08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北京四方继保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评估系统、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其中所述系统包括:获取模块,其用于获取各火电机组的样本数据,以及用于获取各火电机组实时生产信息,所述样本数据包括各火电机组的生产信息样本以及与所述生产信息样本对应的一次调频能力样本值;训练模块,其用于利用所述样本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模型,并得到满足精度要求的神经网络模型;计算模块,其用于将所述各火电机组的实时生产信息输入至所述满足精度要求的神经网络模型,获得各火电机组实时一次调频能力值。本公开实施例能够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各火电机组实时一次调频能力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30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61405.6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刘阳 , 李勇杰 , 肖文凯 , 何鹏 , 王晗 , 马鹏飞 , 翟显 , 马勤勇 , 孙谊媊 , 何成 , 李伟 , 郑义 , 赵建平 , 郜宁 , 徐凯 , 王欣欣 , 游溢 , 崔晓东 , 陈东娃 , 王宗江 , 赵普志 , 杨柱石 , 廖杰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设备线夹的疲劳试验机,两个待测试设备线夹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疲劳试验机包括箱型的框架底座、两个夹板、拉杆、滑座、传动杆、以及由电动机驱动的转动轮;两个夹板与两个待测试设备线夹一一对应,一个夹板夹持一个待测试设备线夹,两个夹板包括固定设在框架底座顶部的固定夹板和可滑动的设置在框架底座顶部的可动夹板,拉杆的上端设有用于穿设导线的活动环套,拉杆的下端与滑座连接,滑座可竖向移动的设在框架底座上,转动轮上设有偏心孔,传动杆的一端与滑座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偏心孔连接。本发明有利于设备线夹的服役性能评价、寿命评估、物资方案制定,对于电网线路可靠运行、事故预防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931103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69588.2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G01F1/34
Abstract: 一种差压变送器高低压侧转换装置系统结构,包括管道、孔板、一次阀、二次阀、高低压侧转换装置、三组阀和差压变送器;管道的中部设有孔板;孔板高压侧和低压侧由两根传压管与高低压侧转换装置相连;每根传压管上分别设有一次阀和二次阀;高低压侧转换装置由三组阀连至差压变送器,其左侧设有与孔板的低压侧和高压侧对应连接的低压端和高压端,其右侧设有与低压端和高压端对称的高压端和低压端,其右侧的高压端和低压端由两根传压管连至三组阀;穿过高低压侧转换装置左侧的低压端的传压管倾斜连至右侧的高压端,穿过左侧的高压端的传压管倾斜连接至右侧的低压端,两根传压管在高低压侧转换装置内部呈相互交叉的剪刀状。
-
公开(公告)号:CN105202623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510605520.X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F24D1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7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供热机组采暖调峰能力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选择具有代表性至少一户电厂,对其供热机组的供热设计资料、供热设备状况、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介质、参数、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数据分析、理论计算,确定供热区域的设计热负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并考虑气温变化对建筑散热量和供热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电厂供暖期调峰负荷预测。具有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等优点,利用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供热机组最大发电和供热潜力,有效地缓解和解决供暖期电网调峰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7830999B
公开(公告)日:2019-10-29
申请号:CN201711061405.6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武汉大学
Inventor: 刘阳 , 李勇杰 , 肖文凯 , 何鹏 , 王晗 , 马鹏飞 , 翟显 , 马勤勇 , 孙谊媊 , 何成 , 李伟 , 郑义 , 赵建平 , 郜宁 , 徐凯 , 王欣欣 , 游溢 , 崔晓东 , 陈东娃 , 王宗江 , 赵普志 , 杨柱石 , 廖杰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设备线夹的疲劳试验机,两个待测试设备线夹通过导线连接,所述疲劳试验机包括箱型的框架底座、两个夹板、拉杆、滑座、传动杆、以及由电动机驱动的转动轮;两个夹板与两个待测试设备线夹一一对应,一个夹板夹持一个待测试设备线夹,两个夹板包括固定设在框架底座顶部的固定夹板和可滑动的设置在框架底座顶部的可动夹板,拉杆的上端设有用于穿设导线的活动环套,拉杆的下端与滑座连接,滑座可竖向移动的设在框架底座上,转动轮上设有偏心孔,传动杆的一端与滑座连接,传动杆的另一端与偏心孔连接。本发明有利于设备线夹的服役性能评价、寿命评估、物资方案制定,对于电网线路可靠运行、事故预防有着比较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767B
公开(公告)日:2019-03-05
申请号:CN201610461880.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电机组协调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与AGC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判断电网高低频率,判断AGC控制系统增减负荷;第二步:当高频率与增负荷同时为1,输出增负荷和保持信号;第三步:当低频率与减负荷同时为1,输出减负荷和保持信号;第四步:增负荷触发,闭锁AGC的增负荷指令,优先一次调频功能的减负荷指令;第五步:减负荷触发,闭锁AGC的减负荷指令,优先一次调频功能的增负荷指令;第六步:在原有AGC指令的基础上叠加功率补偿量;第七步:一次调频发挥作用后,AGC系统恢复正负向的功率调整功能,本发明增加了电网频率控制的保障防线,降低了电网频率事故扩大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6169767A
公开(公告)日:2016-11-30
申请号:CN201610461880.1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火机电组协调控制技术领域,是一种火电机组一次调频与AGC的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判断电网高低频率,判断AGC控制系统增减负荷;第二步:当高频率与增负荷同时为1,输出增负荷和保持信号;第三步:当低频率与减负荷同时为1,输出减负荷和保持信号;第四步:增负荷触发,闭锁AGC的增负荷指令,优先一次调频功能的减负荷指令;第五步:减负荷触发,闭锁AGC的减负荷指令,优先一次调频功能的增负荷指令;第六步:在原有AGC指令的基础上叠加功率补偿量;第七步:一次调频发挥作用后,AGC系统恢复正负向的功率调整功能,本发明增加了电网频率控制的保障防线,降低了电网频率事故扩大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05202623A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510605520.X
申请日:2015-09-2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疆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东北电力大学
IPC: F24D19/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10/70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供热机组采暖调峰能力预测方法,其特点是,包括选择具有代表性至少一户电厂,对其供热机组的供热设计资料、供热设备状况、工业热负荷和采暖热负荷介质、参数、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再通过数据分析、理论计算,确定供热区域的设计热负荷、散热器的散热面积、并考虑气温变化对建筑散热量和供热量的影响分析及对电厂供暖期调峰负荷预测。具有科学合理,实用性强等优点,利用该方法能够充分发挥供热机组最大发电和供热潜力,有效地缓解和解决供暖期电网调峰困难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