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纤收容装置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723601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0995761.8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跳纤收容技术领域,是一种跳纤收容装置,包括柜体、盒体和跳纤收容装置,柜体上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储存室,储存室内左右间隔安装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下的盒体,每个盒体内前后间隔均布有至少两个储纤室,每个储纤室内均安装有跳纤收容装置,每个跳纤收容装置均包括收容盒、分隔板、涡簧、止动机构、绕纤柱、挡板、卡块和挡条。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跳纤存储容量大,当施工人员在光纤屏柜先后需要开通不同业务时,分别从相应业务的跳纤收容装置内拉出跳纤,并沿相应的跳纤路由通道即可,通过设置止动机构,能够使跳纤定位后,消除涡簧对其产生的拉力,延长跳纤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内侧整洁、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效率高。

    跳纤收容装置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723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0995761.8

    申请日:2019-10-1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跳纤收容技术领域,是一种跳纤收容装置,包括柜体、盒体和跳纤收容装置,柜体上部设有开口向下的储存室,储存室内左右间隔安装有至少一个开口向下的盒体,每个盒体内前后间隔均布有至少两个储纤室,每个储纤室内均安装有跳纤收容装置,每个跳纤收容装置均包括收容盒、分隔板、涡簧、止动机构、绕纤柱、挡板、卡块和挡条。本发明结构合理而紧凑,跳纤存储容量大,当施工人员在光纤屏柜先后需要开通不同业务时,分别从相应业务的跳纤收容装置内拉出跳纤,并沿相应的跳纤路由通道即可,通过设置止动机构,能够使跳纤定位后,消除涡簧对其产生的拉力,延长跳纤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内侧整洁、简单,使用方便,维护效率高。

    一体式光纤熔盘装置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289415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10431.0

    申请日:2023-10-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体式光纤熔盘装置,涉及电力辅助工具技术领域,包含外壳、光纤配线部和盘纤部,外壳一体成型,光纤配线部和盘纤部设置在外壳内部,外壳内设置有隔板,光纤配线部固定在隔板一侧,盘纤部固定在隔板另一侧;盘纤部包含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外壳包含盖板、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垂直,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垂直于底板;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固定在隔板上;隔板设置有进线孔。本发明利用站内ODF光纤配线部的既有空间,通过更换或在ODF后侧闲置空间内加装一套拓展盘纤部,即可实现光纤余纤的盘留,以达到站内尾纤整理的目的,降低鼠患、压伤等损坏概率,提高通信检修作业效率。

    熔盘一体光配单元储纤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29991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61672.7

    申请日:2023-03-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熔盘一体光配单元储纤装置,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包括:光纤配线模块和盘纤模块,所述盘纤模块包括:外壳,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和隔板;外壳包括壳体和盖板,壳体和盖板扣合,壳体上设置第一穿线孔和第二穿线孔;外壳内部设置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平行设置于外壳的底部且与外壳底部垂直,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与外壳之间设置支撑板;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之间设置隔板;隔板通过导轨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连接,隔板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垂直设置;隔板上设置绕线柱,绕线柱的端部设置挡板。本发明通过隔板将所有尾纤分开设置,防止尾纤之间交互发生线缆交缠,不易整理的现象。

    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北斗短报文通信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341625A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411443576.5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电力领域北斗短报文通信传输方法,涉及电力通信技术领域,旨在解决当前通信传输技术无法满足电力设备在极端情况下的通信传输需求,在紧急情况下无法确保受干扰环境中关键信息优先传输的技术问题,包括下列步骤,无信号区通信保障,短报文通信,为山区、无人区等无信号区域的电力设备安装高性能北斗短报文通信模块,通过高性能北斗短报文通信模块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定期将参数信息发送至监控中心,本发明依托电力设备作为中继节点为无信号区域电力设备提供通信保障,并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及特殊场景下优化短报文传输,保障通信的顺畅进行,且在紧急情况下确保受干扰环境中关键信息的优先传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