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8771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543510.8
申请日:2015-08-28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 , 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公司
IPC: H04L12/88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7/5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共网共口网络的延时抖动控制方法及系统,控制方法通过接收并识别发生传输延时或传输抖动的报文类型并将报文的发送时刻记录在报文阈值队列中;将报文依次发送至发送缓冲区中;根据发送时刻,将发送缓冲区中的报文发送至目的设备。控制系统包括均设置在变电站通信网络中的以太网交换机、用户配置模块及发送缓冲区。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实现了新一代智能变电站“共网共口”的通信网络架构中特定报文传输延时和传输抖动的受控问题;并延续通用变电站通信网络架构中以太网交换模式,支持通用变电站通信网络架构向新一代智能变电“共网共口”的通信网络架构平滑过渡。
-
公开(公告)号:CN118467163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68068.3
申请日:2024-05-09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IPC: G06F9/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网算力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电网算力网络系统多级算力资源的统一标识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获取电网算力网络系统的算力资源,并基于算力资源构建预设层次的树状层次化模型;获取树状层次化模型内各层次中算力资源的性能参数及运行状态,并基于性能参数和运行状态对算力资源进行抽象表示,得到对应的抽象对象;标定算力资源的属性信息,并根据属性信息生成所对应抽象对象的统一标识。本发明通过对电网算力网络系统中算力资源进行统一标识,能够根据统一化标识对算力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兼容不同的算力资源,从而为电网系统内算力资源的调度、优化或协作提供参考,提高电网系统的智能化水平,优化电网系统的资源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60721A
公开(公告)日:2023-06-13
申请号:CN202310244375.1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IPC: H04L41/0823 , H04W24/02 , H04L41/12 , H04L67/56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电厂软件定义通信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虚拟电厂的全局通信网络状态,基于所述全局通信网络状态生成网络资源优化方案,根据所述网络资源优化方案生成通信控制指令集并将所述通信控制指令集进行封装,将封装后的所述通信控制指令集发送至资源边缘聚合装置,所述资源边缘聚合装置根据所述通信控制指令集对接收到的调控业务数据执行对应通信动作,实现虚拟电厂通信资源的全局可观,提高虚拟电厂的网络通信性能、可测能力及资源优化调度能力,有效保证了调控业务数据的可靠传输,支撑虚拟电厂参与电网调频调峰业务。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97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38339.9
申请日:2022-06-07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41/0833 , H04W52/02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一种分布式能源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以及所述当前运行状态对应的当前系统总能耗;基于所述当前运行状态以及所述当前系统总能耗确定所述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目标运行状态,其中,所述目标运行状态下的所述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系统总能耗最小;调整所述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当前运行状态为所述目标运行状态,以及基于所述目标运行状态确定所述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目标系统总能耗;基于所述目标系统总能耗对获取到的分布式能源进行管理,由本方法,在保证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能效最大化的基础上,对能源进行管理,实现虚拟电厂通信系统的混合供能,提高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559330B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610045082.0
申请日:2016-01-22
IPC: H04L12/707 , H04L12/24 , H04L12/803 , H04L12/85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SDN的动态路径规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ODL控制器动态采集网络链路状态信息,生成网络拓扑结构;获取经过OpenFlow交换机的网络流量信息;对所述网络流量信息进行细粒度分析,计算端口吞吐量和链路利用率;结合网络链路状态信息规划流量转发的可行路径;基于流量跟踪算法DHT实时调整路径规划。通过该路径规划方法解决了传输信道的低利用率或拥塞问题,以此提高了数据传输可靠性,使得网络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6559408B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510847820.9
申请日:2015-11-27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信任管理的SDN认证方法,包括:采用密码技术与硬件设备结合的方式,构建基于信任管理的SDN认证授权模型;通过单点登录获得访问权限;以评估访问安全等级和为用户分配受限会话时间为约束条件,建立TMUAM机制;实现用户的授权认证。通过对用户和终端行为进行评估,使得异常行为和威胁得到控制;从而解决SDN控制器的网络安全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59254A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1019019.1
申请日:2015-12-29
IPC: H04L12/24 , H04L12/937 , H04L12/939 , H04L12/7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L41/0668 , H04L45/28 , H04L49/253 , H04L49/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基于双端口交换机的SDN多域网络装置及实现方法,其包括:通过链路连接的SDN总控制器和多个网络通信模块;每个网络通信模块至少包含一个主控制器、SDN辅控制器以及若干双端口交换机;所述SDN主控制器和SDN辅控制器分别与上层的SDN总控制器相连。通过构建网络通信模块,划分网络区域;处理该网络通信模块中的SDN主控制器与双端口交换机之间的链路故障,以及当某个网络通信模块发生故障时,通过该网络区域内的双端口交换机自动连接另一个区域,以实现跨区域通信。保证了在网络若干链路乃至某个SDN控制器发生失效的情况下装置的正常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869399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0787211.8
申请日:2024-06-1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分布式能源聚合调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HPLC的分布式负荷聚合调控装置及调控方法,包括:待聚合的每个分布式负荷上均配置有一个尾端设备,每个尾端设备用于计算对应负荷的可调容量;每个控制设备中的CCO模块与位于同一个电力线网络中的所有尾端设备中的STA模块通过HPLC协议建立通信;每个尾端设备将可调容量通过HPLC协议传递至对应控制设备;每个控制设备用于将所有尾端设备当前的可调容量的总和以及与对应所有尾端设备之间通信时延中的最大值上传至云端设备,使云端设备为每个控制设备分配调控功率量;每个控制设备基于所接收的调控功率量为每个尾端设备分配调控信号,实现分布式负荷调控,实现分布式负荷聚合。
-
公开(公告)号:CN117714344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660121.4
申请日:2023-12-05
Applicant: 国网智能电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H04L43/0852 , H04L43/50 , H04L49/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网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路由转发时延测量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系统包括:交换机、通信网关、发送端、接收端以及测量端,通信网关、发送端、接收端以及测量端连接至交换机端口;发送端发送数据通过对应连接交换机端口由交换机发送至通信网关,通信网关通过对应连接交换机端口将数据路由转发至接收端;测量端用于利用交换机端口镜像功能获取发送端发送数据以及接收端接收数据对应的镜像数据,根据镜像数据确定转发时延。本发明解决了收发两端时间存在偏差导致时延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实现了提高网络时延测量准确性的效果,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存在的网络时延测量存在误差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4967533B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510275151.2
申请日:2015-05-26
Abstract: 一种SDN控制器上增加IEC 61850配置接口的方法和装置,包括:SDN控制器自检,如出现异常自动发送告警信号;搜索智能变电站中的交换机,建立网络拓扑,并进行初始化;根据IEC61850通信需求对SDN控制器进行功能映射;定义SDN控制器的工作模式;对SDN控制器北向接口建模;实现了智能变电站所有IED设备的统一管控,简化了通信系统及后台操作流程,由此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
-
-
-
-
-
-
-